本文主要介绍了上海公园城市建设的进展和未来的规划,包括公园的数量增加、质量提升,以及公园的社会功能挖掘等。同时,文章还提到了上海正在酝酿的第二个“千园计划”,并介绍了几个公园项目的具体案例和细节。
上海共有973座公园,其中849座实现24小时开放,占比超过87%。今年将再建120+座公园,成为真正的“千园之城”。同时,“十四五”期间,公园数量近乎翻了一番。
上海公园不仅承载生态功能,还承担社会功能。比如世博文化公园南区、世纪公园等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社交的好去处。市人大代表提出,公园应该给市民提供相对自由的空间,并可能成为未来夜间经济的一个亮点。
市人大代表指出,公园的质量,尤其是活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挖掘。例如,公园需要完善设施,提供更为便利的热水等,并不仅仅是单一的生态功能,而应该有更多的社会功能。
上海正在酝酿第二个“千园计划”,旨在释放更多的绿色空间,让市民有更多的可体验、可休闲的空间。一些具体的公园项目,如西岸自然艺术公园二期等,正在筹备或建设中。
截至去年底,上海共有973座公园
其中849座24小时开放,占比超过87%
今年再建120+,成为真正的“千园之城”
上海的“公园城市”建设还在继续提速
第二个“千园计划”正在酝酿布局
公园如何发挥出更大的综合效益?
能否承载起市民日益多元的需求?
不少市人大代表提出建议
视频:张趱
过去一年,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南区正式开放,海拔4800cm的双子山,成了上海人心目中的“珠穆拉玛”;美丽的大草坪可以搭帐篷,被市民亲切地称作“上海的阿勒泰”。
24小时开放,也为公园带来了新面孔。比如,浦东的世纪公园,成了下班谈恋爱,放空“去班味”的好去处。
公园就像一面镜子,展现出上海的开放、包容。
“实际上很多群体,下班后可能已经很晚了,通过24小时开放的公园,给他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
市人大代表何愉说,他在调研中发现,市民对24小时开放的知晓度、满意度都有较高评价,同时也有新的期待。
“我觉得,24小时公园也可能是未来夜间经济的一个亮点。
当然,可能要补齐一些设施。比如,公园提供的热水往往是在门口,但真正的公益活动区域是没有配置的,而且提供的往往都是很烫的热水,老百姓也希望有一些凉水可以选择。”
寸土寸金的上海,近年来,每年新增100多座公园。“十四五”期间,公园数量近乎翻了一番,今年将成为真正的“千园之城”。这意味着,即便每天去逛一座公园,把所有的上海公园全都走一遍,也需要近3年时间。
如何让每座公园都值得打卡,是公园建设者格外关心的话题。
市人大代表、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主任张莹萍说:“数量这一块,今年应该完成难度不大,但是质量这一块,尤其是公园的活力,我们觉得还是需要再进一步去挖掘。公园不仅仅是承载单一的生态功能,还应该有更多的社会功能。”
记者在杨浦区黄兴路看到,一家大型超市的内部绿地,经过绿化部门改造,变身成为“口袋公园”薇花园,不仅提升了街区的“颜值”,还串联起公交站和超市之间的慢行通道。
杨浦区绿化管理事务中心工程师洪艳介绍:“这里原来只有1个机非混行的入口,通过这个口袋公园的打造,增设了3个入口,主入口是正对着公交车站,方便人流疏导。”
西岸自然艺术公园一期 ”千足虫“座椅
在张莹萍代表看来,位于徐汇的西岸自然艺术公园一期,也是发挥社会效益的“标杆”,以最高近3万人次的单日客流,赋能了周边商业,激活了整个街区。
“它利用生长了20多年的成片的林子,打造了‘森虫秘境’儿童友好空间。设计的时候,专门去周边学校进行了调研,孩子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后,设计师真的用到了设计里面,去年可以说开园即爆火。”
西岸自然艺术公园一期 自然教育空间
张莹萍说,“公园城市”建设还会继续提速、提质,上海,已经在酝酿下一个“千园计划”。
“我们还有第二个‘千园计划’,要把更多的绿色空间释放出来,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可体验、可休闲、可感受的空间。”
就在西岸自然艺术公园一期的北侧,占地55公顷的西岸自然艺术公园的二期项目,正在筹备之中。未来,二期项目将分三个区域建设,连接外环绿带,丰富徐汇滨江。
上海西岸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子涵说:“西岸自然艺术公园二期的范围会更大,其中,规划龙腾大道以西以及龙吴路以东的区域,我们叫西区,西区正在办理前期手续,计划在今年的上半年正式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