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岛晨报
半岛晨报-----离事实最近,离百姓最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夜读】真正的成熟,是懂得这6件事 ·  3 天前  
中国新闻网  ·  副局长彭勃,火了 ·  4 天前  
观察者网  ·  覃海洋成绩被取消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半岛晨报

女子怀孕后每天痛得嗷嗷叫!吃喝拉撒全在床上,医生见了直摇头…其实这病很常见!

半岛晨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23 11:38

正文

29岁的陈女士已经是一位7岁孩子的妈妈了,在她和家人们看来,生第二胎是一件轻车熟路的事情。


可这个念头让她在最近3个月里吃尽了苦头,“疼,特别疼,比生孩子还疼。”在疼痛评级上,分娩时候的疼痛是10级,而陈女士在3个月里无时无刻不被10级的特疼折磨。


网络配图


而原因仅仅是在大多数人看来稀松平常的腰椎间盘突出。


陈女士是上虞人,到现在,已经是一个怀孕29周的二胎妈妈了。


虽然年纪不大,可也是一位腰椎间盘突出5年的“老病人”,  5年来反复的腰痛以及右下肢的麻木酸痛一直困扰着她,各种保守治疗的方法都尝试过,小针刀也做过3次,但病情总是反反复复。去年开始,陈女士怀上了二胎,这让一家人高兴坏了,每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她,可这也是陈女士痛苦的开始。


随着陈女士的肚子越来越大,她的腰椎间盘突出也越来越严重了。她的身高有1.7米多,在女生当中算是大个子了,这样的身高加上鼓鼓囊囊的肚子,腰椎的负担越来越重,原来突出的椎间盘更加严重了,陈女士痛得都不能下地行走。


网络配图


怎么止疼?为了肚子里的孩子,止疼药是不能吃的,可这样长时间的疼痛没法忍啊,走路?疼!坐下来吃饭?疼!上厕所?还是疼!为了减少腰椎的活动,陈女士开始每天躺在床上,吃喝拉撒全部在床上解决。


可这样的状态没法消除所有的疼痛,陈女士能感觉到腰椎处一阵一阵袭来的痛感,大着肚子的她被家人送到绍兴的医院打封闭,最近3个月的时间里打了4针,可这封闭针也只能让她在几个小时里消除疼痛,时间一过,她又回到了痛不欲生的状态里。


3月底,陈女士被家人送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刚来的几天,每个查房的医生护士都要摇头。”骨科主任林向进告诉记者,“她疼得太厉害,一直在病房里嗷嗷叫。”


“在孕妇身上用止痛针、开刀都要十分得慎重,这种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引起的疼痛绝对比生孩子还疼。”林向进说,“生孩子的疼最多也就是熬几个小时,她这样是几天几个月,持续的疼痛啊。”


林向进告诉记者,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很高,有15.2%,而其中85%的病人只要保守治疗就可以,可陈女士的病情已经严重到保守治疗没法解决的程度了,怎么办?手术成了唯一的办法。


绿线为腰椎间盘突出的地方


这个手术怎么做?医生和家属们都很紧张,“大人小孩我们都要保住的。”陈女士的家人态度很坚决,首先,这个手术不能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出生,比如麻醉不能对孩子有影响、术前术中拍X光片不能辐射到孩子,另外,大人术后要尽快恢复,毕竟预产期也就在不久之后了。


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得由各个科室的专家们一起完成,骨科主任林向进教授组织了全院MDT大会诊,经过骨科、产科、放射科、麻醉科的科室主任的认真讨论,决定采用常规的微创椎间孔镜手术,因为这种手术伤口小,只有8mm,麻醉时间也较短,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会比较小,也有利于康复。


林向进在解释病人病情


3月31日,由骨科张玉柱主任主刀,陈女士在硬膜外麻醉下侧卧位接受了术中无透视的板间入路微创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由于做好了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仅用了60分钟就成功结束了。


经过检测,陈女士肚子里的孩子一切正常,张主任告诉记者,当天晚上,他去看病人的时候,陈女士正在呼呼大睡,术后第二天,她就能下地走路了,还对医生说:“我现在是最幸福的人。”


陈女士的例子对于准备怀孕的妈妈们很有警示性,“毕竟腰椎间盘突出发病率特别高,大家一定要注意。”张玉柱说,怀孕前觉得可以忍受的腰椎间盘突出,会因为孕后自身的变化而加重,而这时候再做治疗就棘手了,但是也不是所有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总之要加强腰椎间盘突出孕妇的管理非常重要。


林向进教授告诉记者,长期弯腰工作的女性体力劳动者、还有肥胖的女性的风险会更大。


所以准备怀孕的女性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增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适当的进行一些仰卧起坐、燕子飞、游泳等运动,就连走路散步也是很有效的方式,情况稳定的孕妇,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做散步、游泳、瑜伽等运动、这对生产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来源:钱江晚报(ID:qianjiangwanbao)授权发布


热点新闻推荐



编辑:窗外望月


赶紧戳下大拇指,提醒身边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