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H ID:落落花浸酒
16代皇冠Sedan
趁着国庆有空,给它拍了一套图片。本来以为自己会给它写一个详细的评价,包括跟一些同级车的详细对比评测,然而在做完动态尝试和抬完底盘之后,又考虑到他的价格,实在是不知道应该写谁是他的竞品。
尽量不写长评价了,想到哪写到哪,每一段也尽可能短一些,因为是一边炉石一边写的,如有不通顺敬请谅解。以下将该车简称为SD。
一、历史传承
代号230系列的16代皇冠,已经从之前的车型变为了一个车系,日本本土发布会是四个车型,SD是继Sport Cross(SC)之后第二个进入国内的。皇冠本身的历史就不提了,国内多数人可能对12-14代有一定的印象,15代很美,也开始使用部分LS的架构,可惜没引进。顺便感叹一句,从1955年1月1日首次下线的第一代皇冠至今,已经69个年头了。
二、外观
SD的外观很多身边人都很喜欢,但我到现在也只能说还算可以接受。风格外形如图。六个颜色,其中五个是晶焠系列,车漆水平跟凌志的钛银金属漆目测差不多。六个颜色具体颜色,如下方某图所示。
三、内饰
有一定木饰纹板点缀,质感中规中矩,并且这辆低配不能选棕色内饰,也没有半苯胺真皮座椅,只能说作为车主觉得看着是顺眼的,或者说也无所谓内饰,不一眼膈应人即可。倒是值得夸奖一句,方向盘和中控一堆实体按键,真好。
四、
五、动力
01加速8.6,绝对动力很一般,但实际开起来相比我现在这辆01 7.0秒的玩意,没有什么不适应,并且因为是电驱起步,感觉前段非常轻快,后端高速上正常超车够用,更重要的是,开这个车的时候内心极其平静平和,多数时间都特不想超车。
六、刹车
与丰田部分前期动能回收和机械刹车有分段感不同,9代凯美瑞和SD终于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且解决的比较妥善。
七、底盘滤振和车身动态表现
底盘抬起来看了一下,SD跟雷克萨斯的现款LS几乎一样,除了轴距这个尺寸差别,还有三处不同,一是LS有四个AVS传感器,SD仅有一个,二是LS为空悬,SD为弹簧,三是LS的排气管中段某处有个差不多小孩手掌大小的护片,SD上没有,记得LC上也没有。抬完底盘之后,现在这辆雷车的售后大哥就说了,以后保养还要来我们店哈,除了发动机和空悬,都给你按LS来就行。
TNGA-L架构下目前有四款车,国内正常4S能买到的除了LS和SD还有LC500h。最早看SD的重量参数等信息,猜测可能就是个弱化版LS,但做完动态部分之后,真的是忍不住说一句仅仅是个人感受的话,这玩意比LS要好开一些,弯中姿态也要来的舒展自然,甚至所谓乘客舒适性,因为SD明显不纠结与怎么平衡舒适和运动,加之更韧和轻200公斤,而回弹更干脆,颇有几分LC的感觉。与此同时,在各个速度下压过各种凹凸地形的时候,都对全员屁股有着很好的保护,回弹轻松且“柔”“韧”(前提是把3.0的出厂胎压调回2.3-2.4推荐值)。
直线加速相关的部分比较弱,但起速之后车身动态表现我愿称之为这个尺寸、很好兼顾舒适性下的极佳。如果真有哪位坛友对这个车感兴趣,诚心诚意的建议去试一下LS/A8和S,以及新5系、新E,然后再来试试这货,抛开价格的去感受他们的底盘、动态控制和变向时的手感。这还是在邓禄普MAXX 050的轮胎上做到的,如果没记错,之前心心念念的GS都是用的050+,丰田一贯抠门轮胎,无解。
八、空间
本人184/90,坐巡展样车的时候微微顶头,但实车开上去,唯一感觉差点事的地方不在头部,而是座椅缺个腿部支撑,头部不知道怎么,确确实实有着一拳的空间。后排腿部空间足够,后排中间扶手因为带屏幕,准备长期放置下来,本身也没准备坐五个人。后备箱空间不大,明显小于GS/IS,且后排座椅不能放倒。
九、油耗
目前开的还比较短,最初在7.5徘徊,后来在7.0徘徊,目前开始逐渐低于7,车友群里平均而言感觉在6.2-6.5附近。92-98的油均可。关键是,这玩意油箱84L...
十、音质及隔音
音质中规中矩吧,很多群友倒是给它评价不低,DENSO和雅马哈给做的,还用了zylon,但感觉也就那样,比雷车中低配上的先锋强一些,比马克列文森(正经版)存在明显差距。
隔音极佳,除了没想隔住这个破A25发动机的声音
十一、其他
SD在日本本土标价730万日元裸车,跟部分车型车价相对关系如下方某图。然而进入国内居然由丰田自己扛了关税,高低配分别为35/30...这还是丰田么。
不过元町工厂的产能的确是不太行,SD最初三个月给国内的月配额应该是70+,目前有消息已经削减到了30+不太到40。本地除了我这辆,后面的准车友们也都没配上车。
整体而言,这玩意可以说是一辆乍开平静温和且易于上手,高速下又有着超出预期的动态表现的家伙,全家人连司机带乘客都异常满意,这是令我最为开心的。
写到这里,又想打完这局炉石,开着它出去漫无目的在高架和高速上转俩小时去了,确实没想到一辆皇冠,会让做梦都想开MX5的我觉得,开这货也不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