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来源
原文题目:
Can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ensure food security while achieving low-carbon transformation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China
原文作者
:
Junxia Liu, Yayun Ren
∗
第一作者单位: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通讯作者单位:
School of Economics,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550025, China
原载期刊: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发表时间:
2023
年
7
月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粮食安全;粮食生产低碳发展;耦合协调发展
观点摘要
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环境和发展
的
重大
议题
。温室气体(
GHGs
)的长期大规模排放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近年来,农业和粮食系统的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近三分之一,绿色低碳转型亟待
推进
。然而,这与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和农业经济发展等多个问题有关。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如何正确处理农业低碳发展与粮食生产安全的关系,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容之一。本文利用
2011-2020
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
采用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来研究和论证
数字普惠金融
(
DIFI
)
对粮食生产保供减碳协调发展的影响的驱动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
研究发现:(
1
)我国
DIFI
的发展有利于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促进粮食生产低碳转型。(
2
)粮食生产保供减碳协调发展趋势相对稳定,中部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最高。(
3
)
DIFI
提高了粮食生产保供减碳的协调发展水平,并对这种协调发展表现出空间溢出效应。(
4
)在我国区域划分研究中,
DIFI
的影响因地区而异,具有典型的不均衡特征,在中国中部和北部地区,促进效应更为显著。
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
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减少粮食在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促进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政府应利用
FLC
指数来更好地捕捉低碳农业的多维性和复杂性,制定出有效的政策和计划。
研究展望
局限性:(
1
)研究案例只关注中国的粮食生产体系,没有涉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比较分析。由于潜在的地理和文化差异,这种局限性可能会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