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典文献学微刊
多聞闕疑,無徵不信,辨章學術,考鏡源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古典文献学微刊  ·  新書 | 《論語義疏二種》出版 ·  3 天前  
德慧智  ·  总叙|《德解弟子规》 ·  5 天前  
墨香中华  ·  中国 · 圆 ·  5 天前  
社會學會社  ·  术数中国:我们如何解释和理解“风水” | 荐书 ·  5 天前  
社會學會社  ·  术数中国:我们如何解释和理解“风水” | 荐书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古典文献学微刊

版本學丨圖錄丨《增修互註禮部韻略》五卷

古典文献学微刊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2-17 21:58

正文

宋毛晃增註,宋毛居正重增。宋刻元公文紙印本。六册。匡高二十八•二厘米,廣十九•二厘米。半葉十行,行十六字;小字雙行,行三十二字。左右雙邊,白口,單魚尾。

毛晃,字明叔,江山人(今艇浙江)。紹興末免解進士。閉戶讀書,留心字學,硯爲之穿,學者稱“鐡硯先生”。著有《禹貢指南》。毛居正,字義夫,一作谊父。晃子。嘉定十六年(1223),詔國子監刊正經籍,聘为司校雠,以目疾罷歸,裒所校正之字,作《六經正誤》。

《禮部韻略》乃審音定顏標準之韻書,舆爲科舉而設,北宋丁度奉敕纂修,仁宗景祐四年(1037)頒行。宋代屢經修訂增補,《增修互註禮部韻略》即其一。毛晃以十年之力成初稿,於紹興三十二年(1162)上表進呈,但未見重。居正複爲校正重增,至嘉定十六年(1223)首次刊行。魏了翁《跋毛氏增韻》(《鶴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六十三,《四部叢刊》本)云:“三衢毛氏《增韻》奏御之六十二年,其子居正義夫應大司成校正經籍之聘,始克鋟梓於胄庠。然人情異嚮,趨簡厭煩,故校其始著,尚多刊削,世之不遇者,非特一《增韻》也。”

此本宋諱避至寧宗。因韻書之特殊,其遇諱字不用通常缺筆之法,而於小字中注明某字爲“廟諱”,且規定何種讀音當避,何種不避。如卷五入聲十九繹韻下“漷”字小注云:“又苦鑊切,係御名同音,合當避諱。其霍虢切,照式許用,下郭字同。”刻工有吳春、張明、宋琚、朱玩、王恭、沈茂、何澄、陳壽、沈昌、馬祖、徐珣、曹興祖、何澤、呂信、徐義、高文、張富、馬松、陳彬、董澄、石昌、王遇、王璡、孫振、王壽、孫日新、裼潤、高異、方信、孫春、詹世榮、吳祐、徐仁、丁松年、高寅、陳晃、金嵩、金祖、王良佐、周成、沈定、徐經、邵亨、顧永、王政、毛祖、顧澄、曹冠英、丁之才、顧達、夏義、宋通、余敏、朱春、繆恭、凌宗、徐珙、應拱、陳伸、沈思忠、蔣祖榮、黄祚、沈珍、陳鎮、董辰、陳良、張榮、方至、沈思恭、金榮、朱梓、金震、李仲、何昇、范元、王汝霖、徐儀、張昇、沈旻、蔡邠、陳浩等,多爲南宋中後期杭州地區刻工。其中王恭、髙文、高異、顧永、顧澄、張昇等又見兩浙庾司本《禮記正義》:陳晃、陳鎮、金榮、孫日新等又見浙刻本《武經七書》;何澄、何澤、詹世榮、楊潤、陳彬、吳祐等又見嘉定杭州本《荀子》:馬祖、丁松年、徐珙、董澄、邵亨等又見嘉定杭州本《渭南文集》,知爲寧宗時期浙江地區所刻,疑即嘉定十六年國子監刻本。至于臺北故宫所藏宋本(即傅氏藏園、沈氏研易樓舊藏之本),避諱以缺筆,不若此本合理:字體亦非浙刻風氣,疑為福建翻本。

此印本紙背有字,如卷四葉八十二背面書“一户楊肆拾元係湖州路德淸縣金鹅鄉拾伍都蘭村拾保人氏,亡宋乙亥年前作民戶附籍,至元拾叁年随衆歸附,見於本保住坐,應當民役”等,因知此本以元公文紙刷印,而潘祖蔭《滂喜齋藏書記》據此定爲元刻本者不確。

此書元代幾經刊刻,茲校以本館所藏日新書堂刻明修本與妃僊興慶書堂本,该宋本可正元本之誤颇多。如卷一上平聲四江“控”字下“儒以金椎控其頤”,日新本误作“金稚”,妃僊本误作“金推”;卷二下平聲一先“眞眞”字下“李石傳”,日新本、妃僊本誤作“李白傳”:卷三上聲一董“嵸”字下“巃嵸,山貌”,日新本、妃僊本誤作“寵嵸”;卷三上聲十五海“宷”字下“說文:同地為宷”,日新本、妃僊本誤作“記文”;卷五入聲十九鐸“霩”字下“苦穫切”,日新本、妃僊本誤作“若穫切”:卷五入聲二十二昔“脊”字下“相踐藉也”,日新本、妃僊本脫“踐”字;卷五入聲二十二昔“僻”字下“乖僻偏側也”,日新本、妃僊本誤作“偏側反”等。

此本曾經淸怡府收藏,卷首《擬進增修互注禮部韻略表》及《新增修互注禮部韻略序》皆怡府鈔補。鈐有“安樂堂藏書記”、“孫鳳鈞印”、“佞宋齋”、“伯寅藏書”、“潘祖蔭藏書記”、“八求精舍”、“小脈望館”等印。

來源:《上海圖書館藏宋本圖錄》,上海圖書館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9月。

微刊主編:文止

本文編輯:沐齋上人

排版:飲冰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