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
(DJ00123987)
——不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故事,数百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免费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道长和月
来源:简书
(http://dwz.cn/6avgFG)
假如有人给你一盘80年时间长度的空白录像带,标签上写着《我的一生》,同时塞给你一部便携式录像机,你打算怎么拍这部纪录片?
恐怕绝大多数人拍出的影像都是在奔跑。所有人都在一条隧道里努力向前跑,尽管很少有人知道隧道的尽头是什么样子,但是人生路上有一个个目标等待我们,即使筋疲力尽,我们也会咬牙坚持下去。
有人曾说,我们终此一生的忙碌,无非为了真正自由的那天。
每日朝九晚六,忙碌于升职和加薪,是为了更接近财务自由;接近财务自由了,哪天可以完全不用工作,是为了时间自由。
当年看《勇敢的心》最后一幕之时,威廉 · 华莱士被行刑前最后高喊freedoom的场景历历在目。自由,是可以值得我们用生命与之一搏的。
只是有些人经常跑着跑着,却靠边停了下来,眼睛直勾勾看着那些还埋头向前奔的人,若有所想。我们如此奔波,真的能终有一天,得到自己所想吗?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如同一片树叶相对于一座森林。有些人社会地位更高一些,无非就相当于树叶更接近阳光,本质上还是一样。
同样生在这颗树上,需要和周围和谐相处,才得以生存。
追求自由这么困难,因为每个人生来都有这三大束缚会常伴终生。
1. 为了与地球资源更好地共存而必须进行工作,这是职业束缚。
我们居住在这个贫瘠星球的表面上,无处可逃。所有生命体,包括动植物、人类自身为了索取资源而必须贡献自己的价值。这是生命的天性。
2. 为了以自己孱弱的躯体对抗生存环境中各种危险而必须与其他人类配合、相处,这是社会束缚。
我们第二种束缚在于,我们并不是人类种族的唯一成员。个人的脆弱性和种种限制,使得我们无法单独生存下去。
所以我们生来就要考虑与别人的关系,尽管很多时候我们更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与人交道。但是我们不得不经常考虑别人的感受而做许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
3. 为了繁衍后代而必须面对和处理两性关系,这是家庭束缚。
几乎再拒绝婚姻的人,也都不能对这个问题避而不答。很多人的确很不解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结婚生子,但繁衍生息是每一个生命的原始本能,我们不得不去寻找爱情,逐渐学会和另一半相处的技能。
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发现,生活中几乎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归结于职业、社会、两性这三个主要问题。那些真正自由的人,如何摆脱这三种束缚呢?
大家都看过许多描写纸醉金迷场景的电影,比如《华尔街之狼》,几乎所有男性观众对小李子扮演的传奇股票经纪人乔丹·贝尔福特印象深刻。
抛开他最后锒铛入狱的结局,他曾经拥有了几乎所有男人都梦想拥有的一切,金钱,豪车,永无止境的挥霍,数不尽的女人。
“如果你想发财,永远不要放弃。”这是乔丹给他那些股票经纪人的建议,在多数人的世界观里,挣钱并为所欲为的享受就是最重要的人生。
但这恰恰是最不自由的人生,因为表面上我们满足了各种欲望,其实我们已经开始被各种欲望操控了。
许多贪官被抄家的时候,发现满屋子都是现金,甚至有个县委书记贪了整整3个亿的现金,一分都没花过。这不就是被贪念操控的极其可悲的人生吗?
在普通人的生活里,我们经常也可以做到偶尔的为所欲为。比如周末睡到12点,吃垃圾食品,什么都不做看一天的电视剧。
但往往我们会觉得这样的生活反而比工作更累,一天下来,除了满满的负罪感,我们几乎什么也没有得到。
为所欲为的人生,往往是最大的不自由。
美国有一对老人夫妇,从1997年开始定居三亚的丹州村,几乎花光了自己所有积蓄,建立一个脑瘫儿童的家,前后收养了18名脑瘫儿童并抚养长大。
当记者采访他们时,没有我们意料中那些“种种困难”的言论,转而是他们无时无刻透露出来的快乐。因为他们愿意做这件事情,而且和孩子天天待在一起真的很快乐。
但是生活中很多人觉得生了孩子以后没有了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生活彻底被打破了。
所以可想而知,真正的束缚并不来自于与生俱来的三大束缚,而是对待这些束缚的态度。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即是自由了。
这和“为所欲为”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为所欲为的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短暂的私欲。而像收养脑瘫儿童这样的行为是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断精进和自律。
需要不断精进和自律的事情,往往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自从每日6点早起以后,我日渐感觉到精进的美妙。早上突然多出两个小时,可以供自由支配。而且感觉效率奇高,非常舒服。转念一想,这不就是人人追求的时间自由吗?
似乎所有写作者都热爱早起的清晨,所有的作家也都向往自由。
我想起诗和远方的话题为什么被一些人诟病,那是因为他们简单以为那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情怀。但其实不管是一名诗人、音乐家或摄影家,他们令人羡慕的地方恰好是我们看不到的每日重复的精进和自律。
自律,方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