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文摘
青年文摘杂志社的官方公众号。小火慢炖暖心汤,挑三拣四好文章。来约,不让你失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冯唐  ·  人要敢干,心要敢狠! ·  2 天前  
冯唐  ·  远离内耗最好的方式:简化一切 ·  2 天前  
Kindle电子书库  ·  豆瓣8.2,19年间5起谋杀,见不得别人好才 ... ·  3 天前  
老子道德经  ·  够得着的幸福,才是你的(深度好文)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文摘

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怎么办

青年文摘  · 公众号  · 美文  · 2025-02-19 19:57

正文

“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 青年文摘的“青听”栏目入选啦! 小编在此邀请大家动动手指, 扫描二维码并点击“投票” ,投票结果将作为遴选的重要参考。 2月15日至2月21日,每日可投一票 ,感谢大家的支持!

点击播放按钮,聆听音频朗读


作者:凌   想

主播:朱欢乐

原标题:《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怎么办》


老师:


您好!


我渴望学习却又对自己没有信心,总是只有三分钟的热度,特别是对英语,我想改变,又力不从心,我该怎么办才好?


幽冥

幽冥:


您好!


虽然你的问题只有几十个字,我却仿佛能看到一个画面:一个年轻人坐在书桌前,从旁人的角度看,他正在用心学习。但对年轻人来说,他并不像看上去那么专注,而是心烦意乱——他的内心正在和巨大的无力感、挫败感搏斗,并且一次次败下阵来。


其实不光是你,人性往往如此:一方面,确实想奋发图强;另一方面,却总是信心满满地开始,无声无息地烂尾。为什么我们总是“三分钟热度”、想努力又力不从心呢?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迫切想要改变,导致目标定得过高。


你见过这样的计划表吗?每天具体到以小时为单位,每个时间段做什么,都安排得妥妥的;还有的人,会立下一个大大的flag,比如,一个月背完高中所有单词,一个月减重10斤,本学期进步20名……


这些目标都暗含一个信息:我们迫切地想要改变自己,变成心目中那个理想的样子。


越不接纳自己的现状,就越希望尽快改变,所以会给自己提出过高、过多的要求。但实际做起来,往往是第一天动力满满,两三天后,就再而衰,三而竭,最后不了了之了。


如果把目标定得过高,就像站在山脚下翻越整座山,我们会感到前路漫漫,生出深深的无力感。


2.习惯性的自责会削弱我们的内在力量,让人变得无力。


因为目标过高,很容易力不从心,半途而废。这时,我们就会陷入自责和焦虑中。在你的问题中,我看到了这样的字眼:“对自己没有信心”“只有三分钟热度”“力不从心”。我猜,在你眼中,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吧?


自责,就像一个人天天用鞭子抽你,你被抽打得都站不起来了,哪还有力量往前走?越自责,越无力;越无力,越做不到,从而更加自责——如此,形成了一个负向循环。


3.无法坚持,还可能因为你和这件事还没有发生真正的联结,没有从中感受到乐趣和意义。


比如,你想学好英语,是因为你认为自己“应该”学好英语。但是,在学英语的过程中,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想象一下:起初,一篇文章你读得磕磕绊绊,当你掌握了足够的单词量,阅读变成了一目十行,你自然感受到能力的提升,这会带给你小小的成就感。


如果只是枯燥地做一件事,很容易变成意志上的挣扎,而真正的坚持,来自内心的渴望,来自从这件事中收获的创造感,你感觉到了能


力的提升,得到了积极反馈……这些,才是自我驱动的持久力量。


明白了导致三分钟热度、力不从心的原因,我们该如何破解呢?


首先, 我想分享给你一个非常管用的方法:最小单元策略。 方法很简单:把一个大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重点是,这个目标要足够小,小到你不用很费力就能实现。比如,每天只背5个单词,每天只弄明白一个语法。


我在写文章时经常会用到这个方法。每当开始写一篇新文章时,我常常因为完美心作祟,迟迟无法动笔。后来,每次又想拖延时,我就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不去想我要写几千字,要写得多么好,只要写下一句话就好——哪怕写的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写”。


我的很多文章,就是从一句不着边际的口水话开始的。


这个办法之所以管用,是因为符合大脑的运作机制。为了节省能量,我们大脑总是喜欢保持既有状态。如果改变太大,大脑会本能地抗拒。这时,不如哄一哄大脑,告诉它:我们只做一点小小的变化。这样,每天做一点,变成习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坚持下来了。


而当你完成了这个小目标,你的自我掌控感就增加了,会更有力量进行下一步。如此,就形成了“行动——自信——继续行动”的正向循环。


其次,这个方法如果配合“正念”,效果更好。简单说,正念就是活在当下。比如,我们的小目标是每天背5个英语单词,那就踏踏实实去背。不要一边背,一边懊悔“我的英语不够好”。 要练习把心放在当下。


推荐你看一部纪录片《徒手攀岩》。就像攀登一样,如果总是盯着高高的山顶难免感到绝望,不如把专注力放在当下的这一步,脚蹬在哪里,哪块岩石可以抓住,制心一处,每一步都抓紧踩实。走着走着,回首一看,你已经离起点很远了。


当然,即便用了这两个办法,你可能也无法一下子做到持久的坚持。知易行难,中间肯定会有反复。如果是这样,也别急于自责。不妨告诉自己:我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来练习。


在这个过程中,训练自己用成长型思维看待问题。 把问题当作切入点,通过践行,你更加了解自己,看到自己内在的样子……这些,都是这个问题带给你的礼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问题,正是成长的契机。


我想,如果能学会从这个角度看待问题,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你会收获更多的信心和智慧。


祝开心。



陪你·成长


以小目标培育自信,

以正念专注当下,

成长恰如徒手攀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