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结婚生子这事已经没那么传统了,
代孕、冻卵,
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今天,蝉主要推荐的这部电影,
不仅讲了代孕,还揭露了代孕背后的秘密。
这部电影就是
《妮娜》。
一对中产阶级中年夫妻没有孩子,双方想找个代孕妈妈,但不巧的是,
老婆却和代孕妈妈相爱了。
最后,为了心爱的女人想要一个小孩,
代孕妈妈居然去找她老公借了个精。
这剧情乍听上去有点狗血,但实际内涵不浅。
电影从代孕转为质疑婚姻问题,以及大胆接受个人性取向,
这两个社会话题都是我们活生生的现实。
本片导演欧嘉·查达斯
所以,代孕只是一个幌子,在代孕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
在很多破裂婚姻中夫妻被孩子“捆绑”,
表面上是为了孩子,实际上是
毁了生活。
另一方面,很多人活了一辈子可能都以为自己是异性恋,直到遇到一个怦然心动的同性时,一切都不一样了。
但是又有多少人
敢于面对自己的
性取向,
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
在《妮娜》里导演给出了完美答案。
因此,《妮娜》的意义就不仅停留在代孕层面,而是两性关系,以及自我审视上。
孩子是婚姻的纽带?
电影中的夫妻是中产阶级,并且人到中年,老婆妮娜是高雅的教师,而老公则是一个汽车维修工。
其实这样的设计已经让观众嗅到了裂变的味道,妮娜张嘴闭嘴都是
让-吕克·戈达尔(法国电影大师),而她的丈夫其实一直无法接受她法国人似的天性。
再加上现实状况棘手,两人无子嗣,但妮娜想要一个孩子,同时他们要养活父母,
虽然这是部波兰片,但是这样的现状放在中国也适应。
中年夫妻,还要面对没有孩子的处境,可以说是非常焦虑了。
但真正激化婚姻问题的还是
“七年之痒”。
除了“七年之痒”还有其他导火索,
就像妮娜厌倦了丈夫的审美。
当嫌弃已经变成无奈,这份婚姻已经处于危险地带。
就像一对结婚几十年的夫妻,
可能对方一个不太好的生活习惯都会让伴侣反感,这些都是婚姻潜在的隐患。
在这种情况下,妮娜无法怀孕的事实简直是火上浇油。
就连排卵期都要被丈夫的姐姐盯着。
排卵、受精、流产,
这些与子宫捆绑的东西让妮娜彻底崩溃。
虽然不想承认,但
女人的子宫就是女人的本钱。
子宫荒废了,麻烦就来了,妮娜和丈夫
每天生活在争吵中。
尤其是妮娜她变得歇斯底里,
在婚姻中她越来越被动。
她更加急于寻找代孕妈妈,真的就差下跪了。
所以,每天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丈夫的所有
调情都变得无趣多余。
对于一个结婚很多年的夫妻来说,没了情趣太可怕了。
导演在片中设计了很多诗意、充满隐喻的镜头,令人看后倍感遗憾。
妮娜无心喝掉丈夫调情的红酒,转身倒在浴池里,那大片红色好似流产后的痕迹...
其实,
夫妻俩很清楚孩子不应该是婚姻的阻碍。
妮娜的丈夫生于单亲家庭,他和年迈有病在身的父亲聊天时,直接就说你当初就该跟我妈离婚。
父母以为不离婚是为孩子和家庭负责,但有时反而成为枷锁。
孩子真的是捆绑婚姻的纽带吗?电影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真的实践时还是要屈服于现实。
宛如初恋少女
《妮娜》最成功的地方不仅在于对婚姻问题的揭露,还有对于
自我意识的发掘。
无论是在波兰,还是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
同志们的路走的很艰难。
因为外界的目光实在让他们感到憋闷。
大多数人嘴上说着我不恐同,其实骨子里并不一定是这么想的。
所以同志们要碍于家人、朋友不敢讲出心声,就像《喜宴》(李安导演)结尾,面对儿子的出柜,老父亲在机场的那个“投降”画面真是意味深长。
而《妮娜》里的情况更为复杂,结婚这么多年,当妮娜偶遇少女玛格达时她发现有点不对劲。
当一个人在异性婚姻中发现自己的同性倾向时,我相信妮娜要比其他同志更痛苦。
因为
她要面对学校、家人、婚姻,最后才是自己。
对于两个女人相恋过程,导演的处理方式非常细腻,
既情欲涌动又不失浪漫和疯狂,人到中年的妮娜却宛若初恋少女。
俩人第一次聚餐时,玛格达以为妮娜夫妻要和她XXOO,看妮娜的眼神紧张又无奈。
事实上,玛格达应该是没有跟男人做过的,关键是这场戏妮娜的眼睛就没有从玛格达身上移开过。
最高潮的段落出现在那个巨大的“子宫”模拟场景中,两个女人躺下来平静地聊了聊女性生殖器问题。
妮娜那被“嫌弃”的子宫忽然焕发了“生命力”。她感受到了一种平等。
而玛格达也给她带来了一种静谧的力量。此时,妮娜看玛格达的眼神更加温柔了,红唇、双眸,导演给的都是大特写。
在此之后,妮娜又在玛格达受伤时悉心关照,两个人的情感继续升温。
玛格达甚至温柔地唤妮娜“妈妈”。
两个人已经有了难分难舍的感觉。
当玛格达感觉到妮娜的“不同”时,她带她来到蕾丝酒吧,可以看出妮娜开始很抗拒,不自然。
但玛格达很细心地陪她调情,
让她放下顾虑,面对真实的自己。
接下来的
甜蜜瞬间也很虐狗,
两个人站在高台上,嘴对嘴接花。
这一系列互动让妮娜再次确信自己对玛格达的爱,此时她也
开始反思和丈夫的婚姻。
对于妮娜来说,
说出“我爱你”和“我不再爱你了”都是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