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专注业绩潜伏  ·  年报业绩预告超预期(2.4) ·  2 天前  
专注业绩潜伏  ·  年报业绩预告超预期(2.4) ·  2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爆了!凌晨6点排队,3小时进不去,游客住宾馆 ... ·  3 天前  
华尔街见闻  ·  打到美国死穴,DeepSeek真正动摇的是什么?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亿万富豪、离奇死亡、争夺家产:“富不过三代”真的是魔咒?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12-06 17:24

正文

来源: 微信公众号 桌子的生活观(ID: zzdshg)


1

《保富法》中,曾经记录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民国时期,江西有一个周老爷,生意做得很大,家里有数百万银元的家产(在那个年代非常有钱)。

他手下湖南公司的一个经理,看湖南发生了灾荒,官府向他们劝募捐款,这个经理就认捐了五百银元。

而这个周老爷怪这个经理擅做主张,捐得太多,发了很大的脾气。

区区五百银元,对这个老爷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但他还是舍不得。

有人问周老爷,如何积累了这么大的财富?

周老爷回复说:没有别的法子,只是积而不用。

后来,他活到八十多岁才死,遗产有三千万银元,子孙把十房全部给分了。

可是呢,没过多久,他的子孙就全部败光了。

你看,这个周老爷这么有钱还这么吝啬,只想着怎么把钱留给子孙。

可是子孙呢?败得干干净净。

看完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唏嘘不已,我就一直在想,父母应该留给孩子什么样的遗产?富不过三代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前天,我去看了一部电影,叫《利刃出鞘》,也正是加深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这是一部美国的悬疑片,大咖云集,剧情也非常精彩,一个接一个的反转,看得十分过瘾。

《时代周刊》把这部电影评为“2019年度十佳电影之一”,在国内一经上映就口碑炸裂,豆瓣和猫眼电影都给出了极高的分数。

桌子在这里就不剧透相关情节了,只和大家聊一聊电影中的家庭关系。

哈兰是一个伟大的作家,靠一台生锈的打印机,白手起家,成为一个畅销书作家,他的书卖出了8000万本,翻译成为30多种语言,他也因此积累下了亿万财富。



但就是这样一个富豪,却在自己的家里割喉死亡,警察过来调查真相。

他死之前,有一大帮儿孙,他们看上去全都光鲜亮丽,有和他一样争气的大女儿琳达,有帮他打理出版公司的小儿子沃特,还有人称“带货女王”的网红儿媳乔妮。

可是,随着剧情的推进,他们每个人身上的伪装也被一点点撕去。

他的大女儿,总爱吹嘘自己是“白手起家”,但其实父亲给她提供了100万美元启动资金。

她极其自私,色厉内荏,生怕父亲会因为这个钱而占她公司的股份,因此逼父亲签下无偿赠予的协议。

之前,她一直保持着自己的体面,但是一听到得不到父亲的遗产,就露出可怕的獠牙。


他的小儿子沃特,只是趴在他身上的吸血虫,说是说替父亲打理公司,但是其实无时无刻不想着榨干父亲最后一滴鲜血(卖更多的版权赚钱)。

如果他失去父亲的庇护,会毫无价值,所以当父亲说要把他踢出公司时,他情绪异常激动。


他的儿媳乔妮,说是说带货网红,看起来白莲花一样,但其实她的生活早就成了问题,还每个月从公公手里偷钱……


他的大孙子(对,没错,他就是美国队长桃总),极其聪明,但他整天游手好闲、花天酒地,在各大俱乐部充值昂贵的卡,以他的聪明才智,干什么事情干不成?但他偏偏在十字路口选择了一条邪路,把自己送入了万丈深渊。


除此之外,还有他的女婿,看起来是翩翩公子,但其实在外面出轨,包养情妇,还有他的小孙子,是一个极其自私的人,为了遗产竟然说自己的爷爷和女护工通奸……

哈兰的子孙们,从外表上看,是一副欣欣向荣、自立自强的表象,其实,全都是可悲的寄生虫。


片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他们这一家子人对女护工玛塔说她就是他们的家人,非常关心她,但他们却不知道她来自哪里,说什么的都有。

囊括了整个拉丁美洲:厄瓜多尔、巴拉圭、乌拉圭、巴西,但没有一个人知道明确的答案。

他们不关心父亲的精神世界,不关心女护工是不是真的对父亲好,不关心家中的老奶奶到底多大年纪了。


甚至在父亲死后,他们最关心的事情也只有一件: 就是遗产如何分配。

可想而知,如果哈兰的遗产全部被子女们继承,他们一定逃不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很快就会被败光。

所以,他才会在一周前临时修改遗嘱,这才是整部电影真正好看的地方。

2


哈兰的子女们,让我想到去年一起轰动全国的“杭州富二代诈骗案”。


出生于1989年的张小安,父亲是某房地产公司的高管,特别宠这个儿子,基本可以算是予取予求。


为了支持儿子创业,张小安的父亲和叔叔给他投资了8000万元,爱子心切的张父还把四处房产都过户到了张小安名下。



可是,他根本没有做生意的天赋,很快就赔了个底儿掉。


于是,他开始打起了合伙人的主意,将他们的投资款全部诈骗进了自己的口袋,前前后后共有1.7亿元。


被指控时,1.7亿元已经全部被张小安挥霍光了,一点不剩。


按理来说,家里给了他8000万,还有4套房产,再加上这1.7亿,怎么就能在短时间内花得干干净净呢?


不得不感叹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张小安,真的太“会玩”了。


去外地收车,差旅费得上万;给网红刷礼物,一刷就是10几万;交往一个女朋友,说买房就买房,眼都不眨;短短两个月内,去了11趟澳门,输了大几百万……



最后,面对诉讼和索赔,他年仅70岁的父亲涕泪横流,拿什么赔呀?

儿子不争气,自己年纪也大了,已经没有了赚钱的能力,连养老的钱,都被儿子败光了。

中国有句俗话, 崽卖爷田不心疼。

父辈们辛辛苦苦挣下的基业,后辈们因为他没有经历那个奋斗的过程,体会不到其中的价值,所以说花就花,说卖就卖,没有什么情感。

有人说,这只是孤例,说明不了什么,但你随便百度一下富二代挥霍完父母的财富,露宿街头和蹲监狱的,真的太多太多了。



我们常常说,败家子,败家子,而我们这个社会,败家子真的太多了。

这些父母,能够留给孩子的,只有金钱,但金钱来去真的太快了,而且一个无能的人,就算拥有了巨额的金钱,也会摧毁他。

为什么很多家族无论曾经多么鼎盛,经过两三代之后,都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呢?


归根结底,是因为大多数家族当时传下来的,只是金钱而已,没有教会子孙为人处世,没有传递给他们精神,这就是富不过三代的原因。

正如清华大学全球家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高皓说的:

“钱的传承只是一个结果、只是表象,如果只看到钱,那就是舍本逐末了,家族财富的消失速度将会是惊人的快。

在家族传承中,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比如能力、精神、品格。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3


那么,怎样才能破除“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呢?美国繁盛了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参考。


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一代,是约翰·洛克菲勒,他做石油生意发家,19世纪时,成为全球首位亿万富豪。



但他一生都很勤俭,故意在俄亥俄州的百万富翁区挑了一个中等房子,让孩子们从小过普通中产家庭的生活。


他的儿子小约翰·洛克菲勒在8岁前一直穿他姐姐穿过的衣服。


他的后代们,都保持着记账的习惯,每天睡觉前,记下当天的所有花销,并且要写清楚,买了什么,为什么买。


另外,约翰·洛克菲勒还给后代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有自己的家规,写给儿子的信中反复提到的冒险、勇气、乐观等品质。


正是在这些精神,而非金钱的指引下,洛克菲勒家族已经绵延到了第六代,共有242名成员,能人辈出,不仅是主宰美国的富豪阶级,而且是活跃在各个领域的精英阶层。


他们中有美国副总统、大慈善家、风险投资业开创者、摩根大通银行董事长。


这是国外,而我们中国同样也是如此。

曾国藩是无比牛逼的人物,曾经率领湘军打败了席卷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后来他创立了两淮盐票。

盐票非常宝贵,每张票价二百两,后来卖到两万两,当时贪腐非常严重,有人劝曾国藩也动一下手脚,但是曾国藩就下了死命令,曾氏一家人都不准领取,而且在他死后的很多年,曾家也没有领一张盐票。

曾国藩当时死的时候,没有留多少财产给子女,但是他传递了一种精神。

后来曾国藩家族过得怎么样呢?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个家族是中国近二百年以来最成功的家族,没有其一。

有人曾经统计,曾国藩家族八代中,没有一个败家子,三代之后,依然人才不断。

比如曾孙曾昭权是美国麻省理工学士、湖南大学机电系主任;曾约农,台湾东海大学校长;曾宪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除此之外,女儿孙女这一系,那人才更是了不得。

外孙聂云台是上海总商会会长,开办中国第一家纺织厂,还有好多开国元勋都跟曾国藩家族有联系。



《曾国藩家书》相信大家都知道,那是他传递给子孙们的精神和智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