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调研纪要
机构调研、电话会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ETOP  ·  精品芯片课·打折倒计时! ·  昨天  
题材挖掘君  ·  DeepSeek,最新核心标的+延伸方向(精 ... ·  昨天  
题材挖掘君  ·  DeepSeek,最新核心标的+延伸方向(精 ... ·  昨天  
陕西工信数字化转型  ·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5年工业互 ... ·  2 天前  
陕西工信数字化转型  ·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5年工业互 ... ·  2 天前  
EETOP  ·  这篇博文让英伟达“血流成河”!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调研纪要

AI服务器电源的投资机会

调研纪要  · 公众号  · 硬件 科技自媒体  · 2024-11-15 23:27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国产AI服务器电源的投资机会,包括国产AI芯片功耗提升、头部互联网大厂采用机柜式设计带来的电源价值量提升以及碳化硅器件在服务器电源中的应用等关键信息。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当前服务器电源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厂商、技术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国产AI芯片功耗提升带动服务器电源需求增长

随着台积电流片受限,国产AI芯片功耗有所升高,进而带动服务器电源的需求和价格跳变。预计未来将有巨大的AI服务器电源市场规模。

关键观点2: 服务器电源市场格局及竞争情况

服务器电源市场主要由台资企业主导,国内企业如麦格米特逐渐切入市场。新进入者可能分得一定市场份额。台企占据了AI服务器电源市场大部分份额,但新进入者和国内厂商也有机会。

关键观点3: GB200电源配置的价值量和技术提升

新一代产品GB200相比上一代产品在电源价值量上大幅提升,主要原因是单功率提升、电力电子部分升级以及散热和电磁干扰问题。碳化硅器件在现代服务器电源中扮演重要角色,其高能效、小尺寸和散热性能满足数据中心的要求。

关键观点4: 麦格米特在AI服务器电源领域的发展前景

麦格米特凭借通信电源领域的实力,正在逐渐切入AI服务器电源领域。其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与台达、光宝等厂商竞争。未来,麦格米特有望在国际市场上与日系、欧美品牌竞争,并在国内服务器电源市场中有较大机会。

关键观点5: 未来趋势及影响因素

电源需求与GPU算力需求密切相关,算力提升导致耗能增加,对功率要求更高。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服务器电源市场将迎来持续增长。国内厂商在技术研发、生产规模、品控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逐步缩小与台资企业的差距,有望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正文

国产AI服务器电源的投资机会:

核心一句话:台积电流片受限,国产AI用电力换算力!国产AI电源3年高成长机会显现

根据调研,我们明确了25年下半年至26年国内核心大厂的机柜设计方案,以及机柜预期出货量。注重国内芯片性能升级+机柜式设计所带来的电源价格跳变,其所带来的AI服务器电源市场规模空间是巨大的。

1、随着台积电限制国内AI芯片流片,国产版本的芯片功耗均有所升高;

2、头部互联网大厂均采用机柜式设计方案(单机柜GPU数量超我们预期),电源的功率密度大幅提升,升级至碳化硅后每瓦单价显著升高;

3、33kw甚至60kw的powershelf将从25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出货,并在26年井喷。欧陆通跟国内头部服务器厂商以及互联网厂商合作极其密切,目前已有产品预研,随着国产AI芯片放量,公司最为受益。


AI服务器电源调研: GB200电源配置, 价值量测算,供应商份额及竞争格局-聚焦麦格米特/光宝/伟创力/欧陆通/汇川

要点

- 服务器电源市场主要由台资企业主导,国内企业麦格米特也逐渐切入,并已进入英伟达供应链。

- 新一代产品(GB200)相比上一代产品(H100和H200)的电源价值量大幅提升,主要原因是单功率提升、电力电子部分升级以及散热和电磁于扰问题带来的成本增加。

- 碳化硅器件在现代服务器电源中扮演重要角色,其高能效、小尺寸和散热性能能够满足数据中心对功率密度和空间限制的要求。

- 台企占据了AI服务器电源市场75%至80%的份额,预计未来这一份额变化不大,但新进入者可能会分得5%至8%的市场份额。

- 在AI服务器电源领域,由于NVL72电源附加值较高,因此盈利水平相对较好。


以下是专家观点:

当前服务器电源市场的竞争格局如何?有哪些主要厂商参与其中?

目前,服务器电源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由一些台资企业主导,如台达和光宝。此外,国内企业如麦格米特原本专注于通信电源,现在也逐渐切入AI服务器电源领域,并已进入英伟达的供应链。代工厂方面,伟创力也是英伟达供应链的一员。因此,在未来,预计这些公司将在服务器电源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为什么GB200相比上一代产品H100和H200的电源价值量有如此大的提升?

GB200相较于上一代H100和H200在多个方面都有显著提升。首先,从单功率来看,H100和H200的单芯片功率约 为700瓦,而GB200则达到2700瓦,是前者的近四倍。服务器配置也不同,H100和H200基本上一台服务器配置7-8颗,而GB200 NVL72相当于配72颗,因此对功率要求大幅提高。其次,GB200在电力电子部分进行了升级,以此提高能效和减小尺寸。传统上使用硅基MOSFET和IGBT,而现在则采用碳化硅器件,国产碳化硅器件价值量是传统器件的2-3倍,而进口品牌甚至可达到3-4倍。此外,由于功率的大幅提升,对散热能力和热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还需应对更强的电磁干扰问题。这些因素共同导致电源整体价值量显著提升。

碳化硅器件目前是否还是主要依赖进口?

主要还是取决于应用。虽然每家都做IGBT,但是每家的IGBT性能参数不一定完全一致,这也是为什么国际大牌跟国产还是有区别的。需要综合考虑可靠性、稳定性、能耗等综合因素,例如英飞凌、三菱和东艺等,它们凭借多年积累,在可靠性、稳定性及综合性能上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即便国产品牌逐步崛起,但在核心参数及可靠性上仍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差距,这也是为什么进口品牌价格较高但依然被广泛采用的重要原因。

服务器电源成本中,碳化硅占据了多大占比?

对于英伟达最新一代NVL配备的电源,电子电力这一块占到30%左右,可能更高一点,取决于配置。因为电源里面主要是电力电子强电部分,还包括1C驱动的集成电路、电感电容、PCB板和机壳。主要核心的就是强电部分,目前碳化硅主要依靠英飞凌等头部厂商,台达、光宝和伟创力与他们之间有长期合作关系。

目前麦格米特在技术上与台厂相比有哪些差距?其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麦格米特在技术上与台资企业确实存在一定差距。台资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规模、品控和质量控制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尤其是在电源领域有长期的积累。然而,麦格米特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作为通信电源领域的老牌厂商,麦格米特在中大功率电源方面有技术沉淀,并且正在将资源投入到AI服务器这一热门赛道中。尽管目前存在差距,但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此外,麦格米特拥有一些头部客户,不排除未来在AI赛道中与英伟达等公司合作,从而进步缩小与台资企业之间的差距。

台达和光宝在AI服务器电源市场中的份额是多少?未来市场份额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 去年,台达和光宝两家公司占据了AI服务器电源市场75%至80%的份额,其中台达约占60%,光宝约占15%至20%。预计今年这一份额变化不大。然而,随着麦格米特和伟创力等新进入者加入市场,他们可能会分得5%至8%的市场份额,未来,这些新进入者能否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将取决于其商务拓展能力以及能否融入如英伟达等主要供应链体系。如果商务关系拓展得好,在英伟达整个供应链里面有资源的话,不排除可以做到10%左右台达和其他厂商主要在哪些地区进行生产?这些地区对其业务有什么影响?台达主要在泰国进行电源生产,而国内的东莞工厂则主要负责开关电源及PC电源的生产。泰国工厂是AI服务器电源的主要供货基地。同样地,麦格米特也将部分生产放置于泰国,泰国目前已经在出货通信电源,同时也在美国正在建设工厂。

台达的毛利率和净利润情况如何?

在AI服务器电源领域,由于NVL72电源附加值较高,因此盈利水平相对较好。例如去年台达仅从服务器电源业务就实现了3亿美元(约2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今年预计翻番。而明年随着GB200放量,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长,利润有望达到数十亿美金级别。因此,公司重点资源也正向这一块倾斜,以抓住快速增长带来的机会。台达的AI服务器电源占整体服务器电源收入的15-20%左右,服务器电源大概150亿人民币左右的收入。


短期内还有可能有其他大陆厂商进入英伟达的供应链吗?

短期内应该不会。

麦格米特能够进入英伟达供应链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技术优势还是其他因素?

麦格米特能够进入英伟达供应链是多方面综合考量的结果。首先,麦米特本身在通用电源领域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并且长期为爱立信、诺基亚和西门子等国际大厂供货,这使其在客户基础和技术实力上具有明显优势。此外,麦格米特与艾默生有商业关系,而艾默生后来被Vertiv收购,而Veriv与英伟达一直合作紧密,这也为麦格米特提供了进入英伟达供应链的重要商务优势。最后,英伟达为了保证其供应链安全,也会引进多个供应商。另外,麦格米特也-直在积极主动对接国际市场,去年业务基本40%以上都来自国外。

麦格米特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他们将如何拓展业务?

麦格米特未来将继续与ODM和OEM服务器厂家合作,如鸿海、广达、纬创、纬颖等。服务器厂商通常会根据品牌、产品力和价格进行综合考量分配份额,因此麦格米特预计初期份额可能会稳定在5%至8%。

Vertiv作为散热厂商对英伟达服务器电源方面有怎么样的影响力?

影响力肯定是有的,大家都在一个大的系统里面,虽然可能侧重点不同,但是供应链之间的商业关系存在很强的影响力。相当于Vertiv为麦格米特进行了品牌背书。

目前各大厂商如台达、光宝等是否能满足未来产能要求?

各大厂商如台达、光宝及麦米特已经提前规划产能扩展,以满足未来需求。尽管GB200电源价值量高,但从生产角度来讲数量上没有很大的扩张。目前H100单瓦价格在1块钱左右,GB200相当于单价提高了5-6倍.

英伟达下一代服务器Rubin对电源需求有哪些变化?

英伟达下一代服务器对电源需求将显著提升。目前GB200使用的是5.5千瓦电源,而明年可能需要8千瓦电源。在这种情况下,将采用更高效的氮化镓材料来提升能效和工艺密度。此外,在散热方面,将从目前使用液冷风扇交换系统逐步过渡到浸没式冷却系统。如果浸没式冷却技术成熟,不排除明年会采用浸没式冷却技术。浸没式的散热效率更高,但关键在于使用合适的冷却剂以及良好的密封性。而台达到目前为止还未涉足浸没式这一领域,但Vertiv具备相关能力,有望参与其中,国内厂商英维克在技术上应该问题不大,在浸没式冷却剂方面使用的是第三方产品所以整体技术上没有太复杂,关键在于如何参与竞争并进入供应链。

能否大概测算-下Rubin需要的电源的价值量是多少?

可以根据从5.5千瓦到8千瓦的增长比例来测算,整体电源价值量的增长基本是同比例关系,即大概增加50%左右。氙化镓成本相比碳化硅不会贵很多,因此对价值量的提升作用不大。从砗基到碳基是一个显著跃升,但从碳基到氙基之间差异较小。

数据中心对兄余配置有何要求? 同应用场景下有何区别?

数据中心对冗余配置的要求取决于具体应用场景和客户需求。一般情况下,会采用N+1或N+N冗余配置。其中N+1表示一个备用冗余,而N+N表示100%的冗余,即每个正常负载都有一个备份。例如,对于政府或军事用途的数据中心,由于其高可靠性要求,通常会采用N+N冗余,而普通商业应用则多采用N+1即可满足需求。此外,不同业主对于数据可靠性的要求不同,也会影响具体选择哪种冗余方式。GB200目前以N+1为主。

电源是否会像光通信一样,随着技术的升级,需求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光通信或铜缆等连接方式可能随着芯片开发而变化,但是电源属于基础设施,无论前端如何变化,对电力供应的基本需求始终存在。电源最基本的作用就是用于供电,随着电源配置数量的增加,还需要对电源之间的电流分配均衡进行管理,另外还涉及节能。

麦格米特在AI服务器电源的毛利率情况预计如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