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杠杆游戏”主创张银银撰稿
文章选自公众号“朝阳财富(ID:zhaoyangcf)”
在没有其他意外的情况下,向我国地产泡沫扣动扳机的将是美联储。
为期两天的最新政策会议结束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75%至1%的目标区间。我们决策者或许松了一口气,但这并不意味着联储转向鸽派。
以美联储主席耶伦为首的政策制定者,在一份声明中承认,家庭支出增速最近“仅温和”上升,他们同时强调,支持消费增长的“基本面因素”仍保持稳健——维持最早在6月进一步提高短期利率的路线。
泡沫帝国认为,联储6月加息几乎无悬念。2017年总计加息三次可能愈发显现,中国利率持续收紧、开始缩表几乎是大概率事件。在其它种种压力之下,长达10余年的中国地产泡沫,将在美联储接下来周期性的加息声中彻底改变。
▲美联储加息要看特朗普增支落地 6月加息概率上升
1、美元6月加息几无悬念,年加息3次基本肯定。
错过5月,美联储当然不会按兵不动。工银国际研究主管程实先生认为,习惯性的“开门寒”不改美国经济稳健复苏大趋势。
5月延迟加息并非表明美联储鹰派立场弱化,而是凸显了美联储对加息时机的慎重选择。在一年3次加息的鹰派路径下,5月会议的平淡大幅提升了6月加息的概率。
美国经济的内生复苏趋势依然稳健。剔除掉库存、进出口和政府支出三大波动因素的影响后,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内生增长率为1.86%,不仅高于同期的增长率,也高于2016年第一季度水平0.92%。稳定的内生增长动力巩固了经济复苏的基础。
非农就业中枢水平下降,是劳动力市场接近“自然率”状态后的必然现象。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造成了短期的不利影响。
美联储加速加息始终符合美国利益,符合美联储的长期政策理性。
美联储今年加息3次,基本肯定。
2、中国市场利率走高、适度缩表大概率,货币政策边际收紧没有退路。
外界都注意到,我国关键货币市场利率5月3日达到两年来的高点。
截止上周末(4月30日),央行在2017年迄今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收了8150亿元人民币流动性。此前,央行使用MLF缓冲资本外L导致的流动性紧张,但最近几个月资本外L减缓,注入流动性的需要减弱。
大洋彼岸,最近几年,美国经济复苏明显高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川普各项政策即便大打折扣,实际还是利于全球资本回流美国。
美元走弱缺乏基础,最多也是弱强。
不仅如此,此前三轮QE,大幅降低利率的同时实施资产购买计划,联储持有大量长期国债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造成其资产负债表大幅扩张。
眼下,加息并缩表也是必然。卖出美国长期国债和MBS,收紧市场流动性。缩表或许是渐进和可预见的,这实际也给了我们调整货币政策的时间。但无论如何,作为本币汇率和美元关系很大、且拥有大量美债的国家,在联储逼迫之下只能引导国内市场利率走高。
3月博鳌论坛上,周行长提出“在多轮量化宽松之后,我们已经到了周期的尾部……要认真地去考虑什么时候如何离开这种货币宽松的周期”。
如今看来,临界点即将来临。否则不足以抗拒系统性金融和资产泡沫风险,为何?且看继续分析。
3、应对金融风险去杠杆,进一步抬升利率。
或许我们会问,为什么我们非要这个时候努力防范金融风险?
道理很简单,美国利率提高传导我国利率上升,如果还维持国内宽松金融环境,必将加剧金融空转,最终资金获得成本将创下天价——诱导市场进入者更愿意空转,因为收益居然可以越来越高,甚至引发全民炒钱热潮!
若此,泡沫也就彻底无法掌控了。所以,主动刹车是必要的,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注意:
1、最近东北和山东连续发生大企业债务危机。与此同时,最近1年,各省区市,甚至不少地级市都开始配备金融出身的副手。一方面这是各地对金融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地方债务和金融乱象已经到了一定程度;
2、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明显强化。周行长的上述表述是一例,郭主席上月末也公开说“如果银行业搞得一塌糊涂,我作为银监会主席,我就要辞职!”
这番话证明,最高层对金融体系隐藏的危险和各类资产泡沫极为担忧。所以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既要缩小泡沫、又不能刺破泡沫。看来,打击不能走太远,不能酿成债务危机,不能人为搞得一塌糊涂。
但无论如何,打击金融违规必定抬升货币市场利率,加剧流动性紧张。
4、这一切最终将传导到房地产上。
从一季度数据看,房产开发商资金获得办法还是很多,增速依旧很快。这是惯性,也是此前力度实际并不够高的原因。但如上所述,逻辑正在改变,意味着从开发商到投资者资金成本也将提升。
而最根本的货币政策回归中性,过去信贷超高的平均年增长将回落。至于最影响我国主要一二线城市的土地供给,和土地财政绑架地方政府问题,还有调控的决心、诚意持久性等问题,在货币政策和利率市场价格被迫转向的大背景下,有时候也就无足轻重。
清晰可见,金融危机后我国主要一二线城市房价涨到今天这个地步,关键还是放水所致,这才是理解房价泡沫的关键指标。
而兵败如山倒,哪怕敌军只有1万,你还有10万大军。你的10万大军中如果军官大把撤退,你要求众多的士兵去拖后御敌,基本也是奢望。
我们房价冲高的逻辑是最有购买力、最愿意投资、投机的人决定的,而不是(甚至低于)社平工资的那部分人决定。同样,当房价泡沫转折时,也是最有钱的那部分人先知先觉。
当他们拿钱的成本提高,当他们钱不再那么容易拿,房价也就走向冻结——未必是终结。这个世界,泡沫才是永恒,美国也是如此。如有不对,美国货币政策随时回调。
但至少,这轮周期,美国经济持续转好,我们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进展缓慢;当美元注定今年再加息两次,人民币市场利率成本注定还会提升——大势面前,没有谁扛得住。
节点就是6月加息与否,我们拭目以待。联储是让全球失望,还是展示鹰派决心?
现在,我们的各项努力,从史无前例的调控到防控金融风险,再到引导市场利率,都是保护泡沫的前提下释放危险。下半年重要会议后,继续缓冲风险是注定的,顺着米国的经济和货币逻辑,是不得不,也是最明智的选择。
在周期面前,人是渺小的,怎能对抗这种大势所趋?
亲爱的读者:
欢迎大家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阅读连接。有意进群者请添加经济学人小助手为好友,再受邀入群。
小助手3▼
* 每晚十点,群内会额外推送2-3篇好文,群友专享~
感谢阅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如觉侵权,请于后台留言,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ID:economistchina
热文推荐:(关注公众号后回复数字)
回复95☞ 乱 世 生 机
回复96☞ “认房认贷”的惨痛记忆
回复97☞ 中国城市格局重大转折:内陆城市复兴
回复98☞ 比北京房价更意外的事将连续发生
回复99☞ 谁 的 雄 安 ?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