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青岛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正在加快建设,已实现部分洞通和土建工程整体进度过半。采用高度智能化、机械化、绿色化的施工方式,为我国后续穿海作业积累技术经验。工程是青岛市高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湾一体化发展、青黄同城及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有重要意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隧道工程进展
青岛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已取得显著进展,包括胶州湾二隧工程黄岛端陆域钻爆段隧道全线洞通,以及土建工程整体进度过半。
关键观点2: 施工方式和规模
隧道建造过程高度智能化、机械化、绿色化,采用“钻爆+盾构”的组合工法。该工程是目前世界上长度最长、规模最大、施工领域综合难度最高的海底道路隧道。
关键观点3: 工程意义
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是青岛市“七横九纵”高快速路网的第二横,对环湾一体化发展、促进“青黄同城”、打造对外桥头堡以及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观点4: 施工现场情况
施工现场井然有序,展现出新型工地形象。工作人员已全面返岗,做好安全教育和隐患排查工作。
关键观点5: 福利活动
青岛日报微信公众号正在进行福利活动,奖品包括文创礼包或青岛晚报全年报卡。参与方式包括关注公众号、点赞和分享等。
正文
春节假期刚过,
青岛胶州湾第二隧道
已在机械轰鸣声中
吹响加快建设“集结号”,
奋力实现首季“开门红”。
青报君获悉,
截至目前,胶州湾二隧工程黄岛端陆域钻爆段隧道已全线洞通,土建工程整体进度过半。
此外,黄岛端海域钻爆段和青岛端盾构段均按照时序进度有序推进。
在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盾构段TJ-05标施工现场,海平面下73米,来自中铁十四局集团的95后工程师张文佳正驾驶“海天号”超大直径盾构机在茫茫胶州湾下稳步掘进,整个施工现场井然有序,颠覆了大家对传统工地的印象。该盾构机开挖直径15.63米,长142米,总重5400吨。
隧道建造过程高度智能化、机械化、绿色化,为我国后续穿海作业积累宝贵技术经验。
“截至目前我们标段已有200余人返岗,上好开工安全第一课,全面排查现场施工隐患,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据TJ-05标段盾构经理陈宗凯告诉记者。
据悉,胶州湾第二隧道是青岛市“七横九纵”高快速路网的第二横,也是横跨胶州湾的第4条机动车通道。受不同岩层条件和断裂带的影响,
工程采用了“钻爆+盾构”的组合工法,是目前世界上长度最长、规模最大、施工领域综合难度最高的海底道路隧道。
隧道建成后对促进环湾一体化发展、促进“青黄同城”、打造对外桥头堡,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第九期福利奖品为
文创礼包一份(
“点赞”量前5名
)
或
“青岛晚报”全年报卡一份(
“分享”量前5名)
!
如何参与:
①关注“青岛日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