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4月4号,星期四,农历二月二十九。观察、关注与观点,《现代财经-早读早分享》,一个有思想的财经早分享。
每日晨语
人生,本身就是由一串美妙不止的音符交错汇聚而成,花儿开了又谢,落了又开,草儿翠了又枯,枯了又绿。能够用心去爱上你现在的时光,就是对生命最大的珍爱。
周四,早安!
以下内容是由《现代财经》编辑部根据国内外财经类门户网站相关资讯编辑整理而成(总第1136期)。原创不易,敬请尊重。谢谢鼓励。
一、早读分享
1、三部门发布13个新职业:含电子竞技员、无人机驾驶员。
据人社部网站消息,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联合发布新职业信息,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电子竞技运营师、电子竞技员、无人机驾驶员、农业经理人、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13个新职业。(中新网)
2、国企混改第四轮试点前瞻:垄断领域“破冰”渐成期待。
新一批混改名单下发在即,资本市场已经先知先觉,不少资金潜伏在其中,尤其是以军工行业等为代表的标的。事实上,近年来混改带来的成效明显,以中国联通为典型代表的公司经营创新不断,净利增长迅速,股东也得到了良好的回报,不过仍有部分改革偏向“形式主义”,并未给企业经营带来有利影响。在这种背景下,监管层提出要深化混改内涵,这或是下一步改革值得期待的变化。(21世纪经济报道)
3、IMF总裁:全球经济失去动力,正处于“微妙时刻”。
过去一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对于全球经济的看法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年前,她说,“趁晴天,修屋顶”;六个月前,她说,“地平线上出现阴云”;现在,她说,天气越来越“不稳定”。预计全球经济的70%将在今年经历增长减缓,下行风险包括英国退欧、某些国家的高额债务和贸易紧张局势。(华尔街见闻)
4、北青报:楼市回暖不能让房价回暖。
近日全国多地的住宅成交量均有不同程度回暖。北京青年报撰文称,房价没有随着市场成交量而同步上涨,无疑是最好的现象,也是楼市调控最希望出现的结果;一定要防止头脑发热,再次增加库存或者放松调控,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华尔街见闻)
5、全国春运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研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
证券时报e公司讯,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于3月28日至29日,召开全国春运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高德地图、腾讯公司、百度公司、字节跳动、携程公司等企业分别就大数据治堵、春运人口迁徙、春运舆情热点和春节旅游等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会议指出,要研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探索建立服务春运的技术支撑体系。(证券时报网)
6、北京发首份自动驾驶路测报告。
2018年,北京市已为8家企业的56辆自动驾驶车辆发放了道路临时测试牌照,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已安全行驶超过15.36万公里。到2022年,北京智能网联车辆测试开放道路里程达到2000公里,这意味着在越来越多的马路上,市民将看到自动驾驶车辆和普通车辆混合行驶。这是来自近日发布的北京市首份自动驾驶报告——《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报告(2018年)》中的数据。(证券时报网)
7、如何看待社保基金减持交行?
对A股而言,4月2号盘后最大的新闻就是“社保减持交行股票”了,按照交行目前的股价,减持规模大概在90亿的数量级上。这会对市场造成巨大的吗?如果单纯是个例,影响的确不大;但如果不是,那么潜在影响巨大。但是,在人口老龄化以及减税降费的大背景下,我们也真得重视社保收支这盘棋了,并思考它的可行出路在哪里——难道只能采用延迟退休这种无可奈何的办法吗?(华尔街见闻)
8、国有六大行去年新增贷款投向了哪:房贷占据半壁江山。
澎湃新闻根据国有六大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去年年报统计发现,在合计新增的51305.59亿元贷款中,公司类贷款增加14876.08亿元,占比不足三成,投向了个人贷款的是31180.04亿元,占比六成,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加了25338.96亿元,占据全部新增贷款的半壁江山。(澎湃新闻)
9、“开放银行”之争: 三大行、股份行杀入,但仍缺统一监管标准。
在金融脱媒的背景下,“开放银行”成为银行在互联网转型中正在讲述的最新一类金融科技故事。自去年以来,开放银行这一概念在国内银行业被频频提起,或称API Bank,实际早已有之。所谓开放银行,是通过API技术和Ⅱ类、Ⅲ类账户,把银行的多类接口,如开户、转账风控、刷脸、群管、支付、身份认证乃至借贷等,转化为标准化SDK插件或API程序接口,让其他非银机构或银行能够调取接口,以此完成清结算、借贷等操作。(21世纪经济报道)
10、腾讯布局农业产业互联网,首个智慧农业项目亮相。
证券时报e公司讯,从腾讯获悉,4月3日,腾讯云与广东粤旺农业集团、深圳壹家仓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粤港澳大湾区产融基金举行签约发布会,各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携手共同打造“智慧农业平台”。据悉,此次合作是腾讯云首个农业领域的产业互联网项目。(证券时报网)
11、家电服务全面市场化并非“万能钥匙”。
乱修乱收费,这是一个沉淀30多年的家电服务行业乱象乱局。从出现的第一天开始,就没有家电企业和家电零售商们,去想办法真正解决。都在等待并希望通过时间的沉淀,用户的理性化,市场的成熟来化解。但是,所有家电人都忽视了一点:家电维修等上门服务,表面上看是具有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商品属性,实际上在家电业却是一个介于商品和赠品之间的新物种,是家电厂商刺激市场和消费的“润滑剂”和“备用钥匙”。(乐居财经)
12、百度“偷袭”今日头条。
2019年初,今日头条搜索启动商业化,正式深入百度的腹地,但另一方面,百度也早已用信息流刺入了今日头条的战场。两份第三方数据颇有意思。AppAnnie的数据显示,2019年1月,中国iOS和安卓总榜综合月活用户排名中,百度App位列第6,今日头条位列第7。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百度App的日活用户在1.3亿~1.4亿之间,今日头条的日活用户为1.2亿。(界面新闻)
13、大股东计划抛售阿里股票,总出售规模或超400亿美元。
Altaba基金董事会今日批准全面清算和解散计划,在获得股东批准进行清算和解散之前,该基金拟出售不超过其所持阿里巴巴股份的50%。Altaba将寻求股东批准清算和解散,将出售其剩余的阿里巴巴股票。该基金预计,在获得股东批准前,计划出售不超过50%的阿里巴巴股份。该基金计划通过公开市场交易、私人市场出售阿里巴巴股份。(华尔街见闻)
14、解码房多多:平台模式下的房产经纪服务破局者。
在房地产的下行调整周期中,房产中介行业迎来了发展的寒冬期,中介公司门店关闭、降薪裁员的消息不绝于耳。一些曾号称要颠覆行业的互联网房产经纪公司,也随行业寒冬、资本寒冬的来临,以及O2O泡沫的消退而遭遇滑铁卢。以互联网开放平台模式发展的房多多,则借助产业互联网的思维找到了破局路径,并在2018年已经实现了盈利。用“五个在线”的思维,即房源在线、客户在线、经纪人在线、管理在线和资金在线,打造了独立开放的在线房产交易平台。(21世纪经济报道)
15、美国围堵华为失败,或已考虑如何保证5G安全。
“美国官员正在为华为占5G网络主要份额的未来做准备”,美国《华盛顿邮报》1日报道称,在拉拢盟友打压华为的行动受挫后,美国已经开始考虑一个新问题——在华为主导5G网络的世界如何保证网络安全。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2日评论认为,这一行动说明美国对华为的战争已经失败。(环球时报)
16、股市收评:沪指再创新高,收复3200点,涨1.2%,自贸港掀涨停潮。
4月3日消息,今日开盘三大股指集体低开,早盘在自由贸易港、啤酒板块轮番拉升下,三大股指纷纷反弹并翻红,盘中虽不乏概念板块轮番表现,但两市依旧维持横盘整理走势,尾盘在券商、航运板块持续发力影响下,各大股指再度走高,沪指收复3200点整数关口,创2018年5月以来新高,行业板块亦多数上涨,资金做多意愿明显增强,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超9000亿元,沪股通净流入21亿,深股通净流入14亿,截止收盘,沪指报3216.30点,涨1.24%,深成指报10340.51点,涨0.78%,创指报1768.18点,涨0.80%。(新浪财经)
二、选题集锦
二、今日财经佳作关注
欧洲是怎么走向衰弱的?美国强大一天,欧洲就衰弱一天
作者 | 刘斯郎
来源 | 郎言志(liusilang520)
我曾无数次在文章中提及过类似于这样一句话:
当我的飞机落地到欧洲的那一刻,我以为自己到了个假欧洲,那落魄的模样让人难以置信,那糟乱的气氛令人震惊。
没错,这个时代的欧洲,早已不是那百年前撼动世界的欧洲了,一个百年的轮转之后,在不知不觉中,早已换了人间,不论是科技,还是经济,或者是他们曾一度引以为傲的政治实力和军事实力,都早已不似当年。
那么,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会让这样一个曾经强大得让世界都畏惧的大陆,变得如此落魄,甚至在很多领域“举大洲之力”都无法抗衡美国和中国了呢?
1:被美国大量吸血,人才流失较严重
很多人可能看到大量国际移民涌向欧洲,因此误以为欧洲一片欣欣向荣。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很多人不知道,在光鲜亮丽的外衣下,
欧洲各国在这近几十年来,人才外流变得越来越严重。
在本土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大量涌入的外来人口中,有多半的移民是中低端劳动力,因此欧洲目前所面对的问题是人口素质下降和人才资源萎缩的两大难题。
▲:大量来自中东地区的非高端劳动力涌入欧洲。
不仅仅是东欧国家,就连看似强大的西欧各国,也
被美国疯狂吸血,导致了大量科研人才外流。
从总体上看,东欧各国的人才外流比例是最高的,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加入欧盟之后,人才外流就呈现出井喷式增长。而人才流向的目的地也多以美国、西欧和东亚为主。其中,西欧和美国的吸血最为严重。
▲:2010年之后的统计数据显示,与欧盟和美国关系越密切的东欧国家,人才流失越严重,其中乌克兰的顶尖人才外流比例在2010年就已经超过了40%。
而看起来像是在吸东欧人才血液的西欧,其实自己的日子也并不好过,除了过去几十年来人才大量外流向美国外,近些年新兴领域的人才外流也在呈现悲观的外流现象,并且其目的地也还是以美国为主。
这主要是由于欧洲本土的科技公司的综合实力都在萎缩,新兴领域又被美国垄断,因此大批人才被美国的谷歌、脸书、亚马逊、微软等公司“挖走”。
从历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西欧大国中,
人才外流最严重的是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
▲: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的人才正在迅速流失。
像法国,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就在2004年到2013年的十年间,毕业生的移民比例就从10%上涨到15%,此后依旧一路飙升。
2016年,法国总理府直属的经济分析理事会(Conseild’analyseéconomique,CAE)在报告中重点指出,法国人才外流已经严重威胁到国家发展问题,该国25岁以上的高学历群体已经有超过2%的人移民,主要被美国的尖端科技公司挖掘。
而法国《费加罗报》和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INSEE)的统计数据则显示,
目前“外逃”的法国资本家和人才,已经占到了该国总人口的5%
,
更可怕的是,该国“外逃人口比例”在2010年之后翻了一倍多,并且仍然有高达35%—40%的人想移民海外发展。
与法国“同病相怜”的还有西班牙,根据西班牙国家统计局(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简写:INE)于2018年1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在2013年-2017年5年的时间内,西班牙的高等人才外流比例激增到了27%,而且这一趋势还在恶化。
虽然说英国和德国在人才吸引力上依旧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其
新兴科技领域相对薄弱,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在未来科技领域逐渐不敌中国和美国,这也导致了在新兴科技领域的人才外流的情况日益严重。
也因此,目前以英法德为首的欧洲各国,也意识到了这一局面的致命性,所以在2018年的时候,欧洲各国科学家组织成立了一所名为European Lab for Learning and Intelligent Systems(学习和智能系统欧洲实验室)的科研单位,试图重振欧洲科技,抗衡美国和中国在AI领域的人才抢夺计划,尤其是美国企业的人才掠夺。
不过,就目前来看,对于欧洲来说,“人才重振”似乎已经不太可能,因为摆在欧洲面前的,已经不仅仅是经济不景气和美国这个“大吸盘”了,还有被美国搅得火药味十足的欧洲“周边地带”。因此,未来留给欧洲的,将会是更大的挑战,而至于到底该如何重振欧洲人才市场,虽然还无从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欧洲必须学会和美国说NO,否则再多的投入,也无法挽留人才继续外流向美国的趋势。
那么欧洲的尖端人才为什么会外流呢?这主要是由三点造成的:
第一点原因是美国的压制,
美国长期打压欧洲各国的科技,导致欧洲各国在相对分散的情况下难以和美国抗衡,而目前被美国垄断的模式已经形成,很难改变;
第二点是不注重未来领域的发展,
欧洲各国长期守着技术老本“啃老”,致使很多科研成果停留在了理论阶段,并逐渐被时代淘汰;
第三点是欧洲内部资源分散,
和中美这样大体量的大国不同的是,欧洲各国虽然名义上“一体化”,但各国依旧是相对分散的竞争个体,资源的分散大大削减了该地区的科技竞争力。
2:被美国政治捆绑,长期被当挡箭牌
自二战之后,美国对欧洲各国的政治捆绑就一步步加深。从最初的马歇尔计划开始,以经济扶持的名义渗透并控制欧洲经济。后来,欧美之间又由马歇尔计划延伸出北约,进一步巩固了美国对欧洲的军事和政治渗透,这使得美国在很大程度上“绑架”了欧洲各国。
▲:北约成员图
虽然说,对于当时的欧洲而言,与美国联手,是战后欧洲复苏的最好选择,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欧洲将被迫成为美国的“海外阵地”,甚至被美国当成了一颗国际棋子。
只是天真的欧洲人没有想到,当大局变动的那一天到来的时候,自己会成为美国的牺牲品,甚至被美国用抢口对着脑袋。
我们以近年来的欧洲难民乱象为例,拖垮大半个欧洲的难民危机怎么来的?是欧洲人自导自演的吗?很显然不是。这成千上万的难民,是欧洲各国建立在北约的联盟体系下,受制于美国指令派军去战乱地区搅乱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