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客
最有态度的城市新媒体。为2000万城市奋斗者提供归属感,只有不甘平庸者才会喜欢的精神指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特区报  ·  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测试赛即将举办! ·  11 小时前  
深圳特区报  ·  处置9.7万个!微博、抖音、快手等集体出手 ·  15 小时前  
湾区财经传媒  ·  春节后,深圳房地产市场回暖明显 ·  23 小时前  
湾区财经传媒  ·  春节后,深圳房地产市场回暖明显 ·  23 小时前  
深圳大件事  ·  广东老网红,突然“失踪”!原来…… ·  昨天  
深圳特区报  ·  抖音、快手、微信同日公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客

没有疫情,也有深圳人不敢回家过年

深圳客  · 公众号  · 深圳  · 2021-01-20 19:47

正文

文 | 难逃

编辑 | 3瓶

最近一段时间,没什么比过年能不能回家,更让大家关心。

今天国家卫建委宣布: 返乡人员需持7日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能返乡。 也就是说,不想留深过年必须要做核酸检测。


前不久,朋友圈有个段子——给你发5000元现金,你愿不愿意“就地过年”?
当其他城市的小伙伴都在讨论“留不留”时,只有深圳人在问:“去哪里领”?
这个段子听起来很戏谑,都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但对于很多深圳人来说,赚不到钱,就意味着没法回家。


01
“实在没脸管家里人要钱回家”


从2020年6月到现在,泉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经常缩在青年旅社的床位上,靠打游戏缓解焦虑。离开江西前,泉华和父母大吵了一架,发誓不闯出名堂就不回老家,然而现在的窘境,“实在没有脸管家里人要钱”,泉华告诉父母抢不到票,切断了自己的退路。

图 | 泉华的床位

同样不敢回家的还有青旅老板梅效,2019年他辞掉了工作,用所用的积蓄接手了一家青旅,深漂多年的梅效深知年轻人在深圳打工的不易,想开一家全深圳氛围最好的青旅,让刚来深圳的年轻人能有一个归属感的落脚。然而刚开不久就赶上了疫情,半年几乎没有收入,只能靠借债交房租,回家过年,意味着背更多的债。

十几年前,很多在深圳打拼的人,成群结队,加入“十万摩托大军”,上千公里,日夜兼程,一家人一辆车,赶往回家的路。



十年过去,摩托车大军逐渐缩小甚至消失,但我们知道,无论身在何处,中国人对年底与家人团聚的渴望从未减弱。
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绝大多数人过年都要返乡,春节期间的运转,很大程度依赖于过年留深工作的各行服务人员,他们留在深圳,不是不想回家,而是为了多赚一些钱,家里老小都等着自己,没钱实在没法回家过年。


02
春节焦虑症


除了赚钱外,春节焦虑也让许多深圳人不敢回家。

焦躁地期待放假,却又对回家感到不安,假期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团聚的喜悦,还有各种不想要的社交。

更何况,有时候回家过年比上班还累。

打卡一般把所有亲属拜访一遍,在没话找话中和同龄人尬聊,打不完的扑克牌麻将,还有七大姑八大姨刨根问底的好奇心。

表面上看,他们无微不至地,身高、学历、对象、婚姻、工资......在方方面面关心着你。

但每句寒暄,都在穷尽万箭穿心之绝学,极尽哪壶不开提哪壶之能事。

“月收入多少啊?”
“有对象了么?”
“买房子了吗?”

无尽的家长里短,在成功加剧了尴尬氛围的同时,他们会抱歉地通知你,虽然长久不见,没了交集,但你大爷还是你大爷。春节成了“汇报会”,一年一年,没有止境,不厌其烦。

不敢回家过年,是许多深圳人的难题。
在所有不敢回家的深圳人中,思思是其中的一位。几天前她刚和男朋友分手,而一个月前,她的父母已经布置好房间,电话里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带着未来的女婿回家过年。


图 | 思思

长这么大,柳欢在春节磕了几千次头,深圳日新月异,老家的习俗却还在延续。“所有在深圳的体面,一回家就被打回原形”,不管多么不情愿,初一走亲戚串门,一定会被逼着磕头拜年。若干年前,我去过一次柳欢的老家,那时候春节的习俗要比现在更盛。
“年味越来越淡了”,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春节意味着好吃的好玩的,守着电视机打发时间,还有红包收,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甚至毕业后,过年成了名利场。
在深圳打拼5年的小林,过年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年夜饭,推杯换盏间,总是被“做大生意”的亲戚数落“要不然来他那里干算了”,看似毫不在意的显摆家底,让好好的年夜饭成了大型凡尔赛现场。
长大是一件残酷的事情,春节不仅仅被霍然祛魅,还日益变得复杂,成为一个婚姻观念与生活方式、城乡与代际,冲突碰撞的场域。
年轻人在深圳打拼久了,看着自己一年一年熬成了城市的老人,乡愁变得越发真实可感,然而真的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回到家,却发现故乡犹在,已物是人非,游子只想感受年味和家味,但家人想要更多。
不敢回家过年是因为真的回不去了。年不是以前的年,家不是之前的家,自己也不再是曾经的自己。


03
不想成为 不负责任“人员”


临近春节,持续反复的疫情让很多深圳人的归途变得不确定。

家在黑龙江的任宏每天都在刷新增确诊人数,看着老家的管控越来越严,他不知道自己迈出车站那一刻,去的是隔离点还是温暖的家。“万一在隔离点14天,这个年就废了”。

除了隔离外,任宏更担心回家后成为不负责任的“人员”。去年春节在家,他经常在微信里看到举报的截图,“XXX外地人员被成功抓获”,最惨的是从湖北回来的老乡,被一遍一遍拉出来咒骂。

任宏不敢回家是怕被隔离,也有人不敢回家是怕丢了工作。
一位知乎网友说,自己的妈妈在一家公司做保洁,今年过节回不了家,因为只要回家就意味着自动离职。她以为全公司都是这样,却得知这样的规定只是针对保洁人员。妈妈不愿意放弃这份工作,只能选择不回家。她不理解,为什么要如此区别对待,难道人和人生理系统不一样吗?




04
留深过年,保障呢?


最近全国多地都在倡议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深圳也发布了《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严防疫情反弹的通知》,动员来深建设者在深圳过年,支持各类用人单位采取错峰放假、增发节日津贴等鼓励性措施,尽最大努力让更多在深员工留深过节过年;
一条条“就地过年”、“不要返乡”的标语被高高挂起。深圳人的朋友圈也被一条硬核标语刷屏,“是否被逼婚、是否被相亲?何以解忧,唯有留守——春节留守,才是归宿”。

图 | 深圳观澜富士康标语

倡议就地过年初衷是好的,但保障也要到位。
尤其是对于农民工来说,每年在深建设三百多天,住在七八个人一间的活动板房,吃着盒饭或者路边摊,穿着一身汗臭味的工作服,回家过年是这个群体最大的执念。
如果他们听从倡议留深过年,春节不开工没有收入,还要自费吃住,一个春节就意味着几个月白干了。


疫情当头,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不假,从最近的新闻中,也可以得出结论,公职人员、系统里的人基本都要留在深圳,如果形势不乐观,打工人可也能被迫留守,不出意外,今年春节将是有史以来留深人数最多的一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