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是深圳市委机关报,是深圳最权威的新闻媒体,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因特动人,因您精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特区报  ·  明起,正式恢复! ·  昨天  
深圳大件事  ·  临时停运!深圳一景区发布通知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特区报

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测试赛即将举办!

深圳特区报  · 公众号  · 深圳  · 2025-02-13 21:11

正文

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时代浪潮中
一场备受瞩目的体育盛会正蓄势待发
2025年2月23日
2025深港马拉松赛
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马拉松) 测试赛
即将在深港两地举办

作为深港两地首次联办的
全运会马拉松赛的测试赛
深港马拉松赛承载着推动体育交流、
促进区域融合的重要使命
吸引着无数目光聚焦于此


2月13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深港马拉松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马拉松)测试赛新闻发布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全国运动会统筹办公室主任杨德强,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邝兵,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何建辉,南山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莫士龙介绍赛事筹备情况,并回答记者问。




赛事意义

全运契机下的深港融合


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这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是国家赋予大湾区的重大任务,更是大湾区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邝兵介绍说,十五运会田径(马拉松)项目布局深圳,作为十五运会创新竞赛组织方式的两大赛事之一,比赛路线选取深圳湾口岸通关串联深港两地,充分发挥十五运会在推动区域一体化、粤港澳融合发展、增强国民凝聚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社会关注程度高,意义影响深远。


深港马拉松赛作为十五运会田径(马拉松)项目的重要测试赛,其意义远超一场普通体育赛事。该赛事是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的测试赛,开全运会历史先河。赛事首次跑进香港,首次实现粤港共同办赛,深圳湾大桥也首次成为比赛赛道,深港两地打通粤港赛事衔接机制,也开启了两个都市在体育合作与交流方面的全新篇章。


赛道途经深圳南山区、前海自贸区和香港元朗区,将深圳与香港通过深圳湾口岸紧密相连,不仅是一次体育竞技的跨越,更是对“一国两制”下深港融合发展的生动诠释。





创新亮点

科技赋能赛事体验


何建辉在发布会上表示,此次深港马拉松赛在筹备过程中展现出诸多创新亮点,将为参赛者和观众带来独特的体验。


首先, 在竞赛组织方式上, 实现了重大创新。十五运会深圳赛区执委会与香港全运会统筹办紧密合作,建立了“深圳赛区执委会+香港全运会统筹办”的联合指挥体系,涵盖竞赛、安保、医疗、交通等各个层面的联络协调机制,实现了跨境事务的无缝衔接和综合保障的高效协同,首次实行两地裁判员分段负责机制和安保医疗接续保障机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粤港共同办赛。这种跨区域全方位保障的办赛模式,为粤港澳三地体育赛事互联互通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未来体育湾区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智慧科技应用方面, 赛事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优势。赛事全程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车辆在途监管和实时定位等数字化技术全程跟踪人员和车辆轨迹,对赛事人员和赛事车辆实施全过程、全流程的管控,同时通过无人机跟拍、赛事直播等技术对赛事进行实时掌握,开展赛事管理和应急指挥。


在口岸通关环节, 创新采用“人脸识别+手环定位+计时计分”三重核验防控机制,实现了人、车、物“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的口岸无感智慧通关,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保障了参赛选手能够快速进入比赛状态。


在赛事指挥和执裁过程中, 赛事指挥平台实现全程实时可视化监控,为赛事高效运行、决策优化和人员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特色线路

领略大湾区城市风光


线路规划也是本次赛事的一大亮点。比赛路线精心设计,以深圳湾大桥为纽带,跨越深圳、香港两地,全程42.195公里,其中香港段21.841公里、深圳段20.354公里,起点和终点均设在深圳湾体育中心。


深圳段位于南山区和前海,香港段位于元朗区。赛道首次利用深圳湾大桥作为赛道,跨越深圳湾,串联起深圳国家高新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圳城市核心区、香港自然生态区,形成“一湾五区”的独特路跑场景。

选手们在比赛过程中,不仅能全力挑战自我,还能领略到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香港米铺自然保护区等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大湾区独特的城市魅力和生态之美。


深圳湾体育中心



便民举措

平衡赛事与民生需求


赛事筹备方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保障赛事顺利进行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深港两地有关部门经过反复磋商,深圳赛区对通关疏导和赛事交通疏导进行了部署。此外,还对赛道管理进行动态优化,根据运动员行进速度和时间节点,实时调整交通管控范围,减少对市民跨境出行和日常生活的干扰。


南山区作为本次赛事主场之一,承担着重要的保障任务。莫士龙介绍说,为减轻赛事对市民出行的影响,南山区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


在交通保障方面, 特别优化道路管控措施,对赛道路段实行分段滚动解封,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在应急服务方面, 设置车辆应急通行路口,同时设置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由交警铁骑与救护车实行一对一捆绑作业,确保医疗、消防等急救车辆正常通行。此外,安排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引导、疏散市民出行。


在宣传引导方面, 计划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发布交通管制信息。线上联动“深圳发布”“创新南山”等平台发布信息,通过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实时更新道路动态;线下深入到沿线小区、商圈、港口等场所做好宣传解释,广泛张贴安民告示,提供出行(绕行)建议,引导市民提前安排出行计划,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市民工作。


图片



香港助力

携手深圳推动体育发展


香港赛区在赛事筹备过程中也积极作为,与深圳紧密联动。深港两地多次开会并进行实地考察,两地田径协会也派员参与分享办赛经验。


杨德强说,香港赛区在筹备过程中借鉴了内地举办大型赛事的经验,特别是在去年11月与珠海赛区顺利完成跨境自行车测试赛后,将相关经验应用于本次马拉松测试赛的竞赛组织、安全保障和医疗保障等方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