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砍柴网
国内知名科技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CA  ·  一棵树,让我觉得安静 ·  19 小时前  
康石石  ·  我在金匠找到了自己! ·  23 小时前  
桂林晚报  ·  刚刚开幕,免费开放! ·  昨天  
康石石  ·  25年国家级A类竞赛变化一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砍柴网

2019微信最火表情出炉!是TA没错了...张小龙最新演讲:“好友”上限突破5000人

砍柴网  · 公众号  ·  · 2020-01-09 21:15

正文

来   源: 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记者:白杨)、微信公开课、 微信派(wx-pai)

微信一年一度“秀肌肉”的时刻又来了!


1月9日,一年一度的微信公开课在广州召开。


公开课现场


作为一款拥有超11亿日活的国民级App,微信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2019年最火微信表情是哪个?


在微信公开课上,微信团队发布了 《2019年微信数据报告》。

报告显示:

截至2019年9月,微信月活跃账户数达到11.51亿,同比增长6%。其中,微信活跃高峰分别是午饭前和下班后。


公众号的打开活跃高峰是晚上约21:00,年轻人爱看动漫,中年人爱看孕产育儿。

朋友圈中,男性更爱分享工作、游戏,女性更爱分享美食、情感。

朋友圈国内打卡最多的地方是:

广州、北京、深圳、上海、成都。

海外打卡最多的地方是:

首尔、大阪、济州岛、曼谷、新加坡。

去年备受关注的表情排行榜,今年没有按年龄划分,而是直接给了 年度TOP5 ,分别是:

捂脸、呲牙、偷笑、强、玫瑰。



朋友圈分享热门歌曲top3分别是:

《我和我的祖国》

《你笑起来真好看》

《芒种》


微信运动数据方面:

微信用户日 人均步数为6932步;


周末微信少于100步用户数为1200万。


百步青年中,女性占比64%,男性36%。


微信搜一搜的十大流行语,分别是:

我太难了

小姐姐

正能量

996

佛系

单身狗

雨女无瓜

柠檬精

硬核

妥妥的


在微信支付的花钱数据上,支付人数增速TOP3的行业分别是政府190%,医疗107%,教育80%。另外,吃饭的时候,59%的单是男性买,超市百货购物时,57%的单是女性买。 每个月,男性收到42%的红包,女性收到58%的红包。

张小龙发表演讲:

微信好友上限突破5000人限制,红包有新玩法


今年的微信公开课,张小龙没有来到现场,但他通过视频的形式演讲了约12分钟,时间虽短,但信息量很大。


以下是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的张小龙演讲要点:

1、从前一个人的世界,他的大小,是由他的脚的行走半径来决定的, 现在一个人的世界的大小,是由他所获得的信息的宽广度来决定的。 信息的宽广度和质量,一直是微信要解决的问题。



2、“推送改变世界,因为用户更懒了”。 推送什么信息,决定了用户会看什么信息,决定了他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这是一个我们要经常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在努力的方向。所以,我很少说分发这个词,我觉得推荐可能更尊重一些。



3、之前我们限定一个人最多5000个好友,现在 有将近一百万人已经接近5000好友。 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友,但也 促使我们要扩大好友数目了。 我记得附近的人上线时,我自己其实都有隐隐的不安,因为从前我们和附近的人的界限将被打破,我不知道它是好是坏。这种思考,其实会一直贯穿在微信的进化里面。就像我们扩大5000好友这个限定非常容易,但是对于它带来的影响,说实话诚惶诚恐,我们会反复思考。


4、我们做小程序,就有一个梦想,希望搜索能进入到每一个小程序的内部,这样海量的小程序可以支撑起各种长尾的搜索需求。



5、我们当年有两个小小失误: 一个是,公众平台。很长时间都只有pc web版,这限制了内容创作者的范围。 另一个是,公众平台的原始想法是取代短信成为一种基于连接品牌和订户的群发工具,并且有效地避免垃圾短信。群发的内容并不是重点,应该是各种各样的形式的内容都应该是可以的,如文字,图片,视频等。但我们一不小心把它做成了文章作为内容的载体,使得其他的短内容的形式没有呈现出来。


最后,张小龙还透露了两个微信的彩蛋:

一个是,他说短内容一直是微信要发力的方向,顺利的话可能近期也会和大家见面;

另外一个是,春节即将到来,微信在红包上,也有一些新的创造。由此看来,微信在春节之前,可能还会有一次重要改版。

张小龙演讲全文



张小龙微信公开课PRO演讲:

信息互联的7个思考


公开课的朋友们,大家好。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微信公开课。很抱歉这次没有来到现场,在这里跟大家打个招呼。


其实我是故意不来现场的。记得第一次公开课,我提到说,参加各种会议可能是很浪费时间的。


我还说过, 用产品说话,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大家也看到,微信从来没有开过发布会。我认为,新版本的启动页,就是微信的发布会,它直接覆盖几亿用户。


但同事们说服我说, 公开课不是发布会,而是面向开发者的会议。 确实,外界可能也会对微信有好奇甚至误解,所以公开课确实是一个微信对外阐述自己想法、理念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但去年,我就想,微信团队现在这么大了,我们面临的问题,从早期的“怎么做”,到现在的“做什么”。早期我们聚焦于每一项功能,思考怎么做才是最完美的。


现在是思考, 什么才是我们应该去尝试的,以及如何组织起来做。 对团队来说,早期是考验我们的产品能力,现在更考验的是我们的组织能力。


我希望我们团队,在每一个领域都有杰出的深入的思考者。所以去年,我就在想,我不一定每年都来公开课讲。今年,我更乐意把时间让给我的同事们,让他们来给大家带来我们团队的思考。


当然,我个人也有一些小的思考点,可以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信息互联的影响


可能从来没有一个时代,每天有数亿人花这么多时间,花在手机里面浏览各种信息。而微信,可能是人们花时间最多的应用。


所以我也经常会思考, 微信作为一个基础的信息传递的工具或者说平台,我们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可能会引起信息洪流的流向的变化。


我们知道,基因编辑是一种非自然的选择。因为人类强行的改变了自然进化的进展。类似的,技术的进步同样改变了自然的选择。


人们看到屏幕上的视觉信息,超过了现实中眼睛看到的信息。人们看到的是远方的图像,听到的是远方的声音。从前一个人的世界,他的大小,是由他的脚的行走半径来决定的,现在一个人的世界的大小,是由他所获得的信息的宽广度来决定的。 信息的宽广度和质量,一直是微信要解决的问题。


但人类对于信息的广泛连接带来的影响的思考,是落后于网络的发展速度的。网络的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人都随时在线,并且面临海量的信息。


这在历史上,甚至十年前,都是难以想象的。人们真的能驾驭这种信息互联吗?还是说,技术在引导甚至控制人们的生活方式?


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看一看这种影响, 包括隐私的出让,信息获取的被动,社会关系的扩大和复杂,信息传播的快速,信息选择的困难、信息的多样性,搜索的困难。


一. 隐私的出让


从历史来看,科技越发达,个人隐私会越少。人们在获取便利性的同时,其实也在不知不觉地一点一点把自己的隐私范围缩小。


比如精准广告和用户隐私其实是有矛盾的。作为平台,因为我们有大量的数据, 什么该用,什么不该用,其实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我们在这里也倡导同行一起重视这个问题。


二. 信息获取的被动


你所看见的,或者说,你所阅读的,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互联网让信息唾手可得。可是,从信息的海洋中获取什么样的信息是个很有挑战的问题。


事实上,很多人并不愿意主动去获取信息,而是更倾向于被动获取。记得好几年前,我说过一句话, “推送改变世界,因为用户更懒了”。 包括微信,也是基于推送的。你收到的每一条消息,都被你把优先级排得比你要真正要获取的信息的优先级要更高一些。


那么,推送什么信息,决定了用户会看什么信息,决定了他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这是一个我们要经常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在努力的方向。


所以,我很少说分发这个词,我觉得推荐可能更尊重一些。


三. 社会关系的扩大和复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