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实战
长期跟踪关注统计学、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发展动态,分享Python、机器学习等技术文章。回复机器学习有惊喜资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最高25℃!安徽气温大回暖就在下周 ·  15 小时前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最高25℃!安徽气温大回暖就在下周 ·  15 小时前  
国际旅游岛商报  ·  刚刚通知!海口这些区域或停水→ ·  2 天前  
吉林省消费者协会  ·  【消费提示】这份关于学生书包的消费提示请查收 ·  2 天前  
吉林省消费者协会  ·  【消费提示】这份关于学生书包的消费提示请查收 ·  2 天前  
木木说卡  ·  太卷了,白金门槛又降低 ·  3 天前  
木木说卡  ·  白金权益,免费送!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实战

8B模型奥数成绩比肩GPT-4!上海AI Lab出品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实战  · 公众号  ·  · 2024-06-18 22:42

正文

克雷西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只要1/200的参数,就能让大模型拥有和GPT-4一样的数学能力?

来自复旦和上海AI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刚刚研发出了具有超强数学能力的模型。

它以Llama 3为基础,参数量只有8B,却在 奥赛级别 的题目上取得了比肩GPT-4的准确率。

这款模型名为MCTSr,是将AlphaGo中用到的 蒙特卡洛算法 与Llama3结合而成。

它能用少量的数据实现和GPT-4等的相同效果,让网友感叹Q*成真了,小模型在数学上也能做的和GPT-4等著名模型一样好。

就此又有网友表示,MCTSr能用极少的参数实现相同的效果,加上有时候训练收益随规模递减,表明架构才是当前AI的瓶颈,而不是运算。

这样的趋势也让人想起了AI算力霸主英伟达,开始思考规模化是不是不那么重要了,会不会利空老黄呢?

所以,MCTSr具体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呢?

将蒙特卡洛引入大模型

MCTSr名字里是MCT,指的就是蒙特卡洛树 (Monte Carlo Tree) ,而Sr则指的是自我完善 (Self-Refine)

蒙特卡洛树又称随机抽样或统计试验方法,是指一种使用重复随机采样生成合成模拟数据的近似方法,谷歌的围棋机器人AlphaGo当中也用到了这种方法。

名字中没有体现的,是蒙特卡洛与大模型的结合,本项目当中使用的是Llama 3-8B,同时MCTSr还引入了 自我修正和自我评估 的迭代过程。

在解答数学问题时,MCTSr中的大模型首先会像正常流程一样生成初步答案 (甚至可以是“我不知道”) ,但并不会直接作为输出。

为了改进这个初始答案,MCTSr算法会对其进行评估和反馈,语言模型会被要求对答案进行评价和批评,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然后大模型基于反馈进行自我修正,产生一个新的答案,这个新版本会纳入搜索树中,成为一个新的子节点。

针对多个子节点,系统会进行评分和奖励采样,计算出该节点的“Q值” (a表示答案节点,Ra表示a的奖励样本集合,|Ra|表示样本数量) ,可以看出Q值的计算综合考虑了节点在最坏情况和平均情况下的表现。

为了提高评估的可靠性,系统采用了严格的打分标准,并会进行重复采样,同时还采取了禁止模型给出满分等策略。

然后基于Q值,MCTSr会使用改进的UCB公式计算每个叶子节点的UCT值,选择UCT值最高的节点进行扩展。

(UCB是一种实现总奖励最大化的方式,UCT是将UCB策略应用于树形搜索问题的一种算法。)

计算UCT值的目的,是为了平衡了节点的平均奖励和访问频率,避免单纯追求高Q值导致的效率下降。

此外,作者修正的UCT计算公式中还引入了动态调整探索系数c,以便在搜索过程中适应不同的问题复杂度,并在探索广度和深度之间做出平衡。

被选中的节点,会通过大模型再次进行自我修正,生成新的答案节点,然后再次进行自我评估并计算Q值。

新的Q值会被并反向传播到其父节点和祖先节点,确保了搜索树中节点的质量评估随着搜索的进行而不断改进。

根据新的Q值和访问次数,各个节点的UCT值也会被重新计算。

接着,上述步骤会被不断重复,直到满足预设的终止条件,此时具有最高Q值的答案节点被视为问题的最优解。

总的来说,通过蒙特卡洛搜索、自我完善与大模型的集合,MCTSr实现了数学问题最优解的生成。

那么,这种方法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呢?

成绩不输GPT-4和Claude-3

在测试当中,作者一共使用了四种模型配置——零样本思维链(CoT),以及1/4/8轮自我优化的MCTSr,其中零样本为对照组。

测试数据集包括MATH的5个level,GSM-8K和GSM-Hard,以及一系列奥赛级别的数据集——AIME、Math Odyssey 和OlympiadBench。

先看简单一些的GSM和MATH。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 随着自我优化轮数是增多,模型取得的准确率也在增加 ,经过8轮之后,在GSM-8K上已经达到了96.66%。

而Gemini(1.5Pro,下同)、Claude-3(Opus,下同)、GPT-4(Turbo,下同)的成绩则分别是94.4、95和97.1,可以看出参数只有8B的MCTSr和这些先进模型不相上下。

同样在MATH上,无论是整体还是细分的五个难度等级,成绩随优化轮数的变化都呈现出了相同趋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