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8日晚,科创板上市公司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珠海冠宇”,688772.SH,CosMX)发布关于公司提起诉讼的公告。
公告显示,珠海冠宇全资子公司
重庆冠宇电池有限公司
(简称“重庆冠宇”)于近日收到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送达的关于珠海冠宇及重庆冠宇以专利侵权为由起诉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简称“ATL”)及其他被告的《受理案件通知书》((2024)渝 01 民初 375、377、
378、379、380 号)等相关材料。
案件的具体情况为,原告认为被告ATL未经许可,生产和销售了涉诉专利相关产品,涉嫌侵犯珠海冠宇的专利权,因此请求法院判令包括禁止销售、赔偿损失、承担诉讼费用等。此次共计5个案件,诉请的赔偿金额分别为1,050万元、1,050万元、1,100万元、1,100万元、
1,050万元,合计共
5,350万元
。
珠海冠宇在公告中,并未公布此次起诉的五件专利的具体信息,包括专利号及涉及技术。但是珠海冠宇提到,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已经掌握了“
高温电池技术”
、“
数码电池电解液技术
”、“
高安全电池关键材料应用技术
”、“
高能量密度电池关键材料应用技术
”等多项核心技术。因此,上述提及的核心技术是否为此次的诉讼专利,值得关注。
这是
珠海冠宇在2022年首次公告
受到ATL起诉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第一次对ATL展开的主动反诉。
目前来看,珠海冠宇采取了与ATL起诉相同的策略,即每件专利的索赔在10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两年多的时间,珠海冠宇一直采取防守的姿态,唯一的成绩就是相继在中国无效掉了ATL的多件专利。根据珠海冠宇5月22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其与 ATL之间的专利争议案件中已有9个ATL的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或法院判决无效,这也导致了一些案件的撤销。
然而,ATL起诉珠海冠宇的专利不在少数,珠海冠宇在年报中披露有20多起。
我们在
2023年11月的统计
中,就至少有16件专利涉案。而且随着ATL的一些专利被无效之后,ATL还会重新提出以新专利为基础的诉讼,导致珠海冠宇的压力并未因无效掉一些ATL的专利而有所缓解。
反而是由于双方在美国和德国的专利诉讼案件,法院相继做出了判决,结果显示珠海冠宇都是被裁定侵权,一个是在
美国需要赔偿470万美元
,另一个在
德国因侵权而面临着禁令的风险
。
总体来看,正如珠海冠宇在今年4月份发布的2023年年报中所披露的,其面临的中、美、德的累积诉讼风险,仍然很大。
统计显示,
ATL
目前在中国的
一审判决中已经获得
赔偿
7015万元,
尚有7000多万元的赔偿案件还
在审理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
珠海冠宇在公告中还披露了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的专利情况:
有效国内专利
1,742
项
, 其中发明专利
528
项
,实用新型专利
1
,197
项
,外观设计专利
17
项
。
看似是一个不错的专利成绩,但是不能忽视的是,这个专利成绩是在珠海冠宇在科创板IPO期间以及遭遇ATL的专利纠纷之后,在短短的3年多时间里,快速膨胀而来。
珠海冠宇的科创板招股书在2020年11月5日正式披露,其中记载了当时珠海冠宇的专利情况:发明专利
26项
,实用新型
191项
,外观专利
2项
。
可见,在三年半的时间中,珠海冠宇获得授权的发明膨胀
20.3倍
,实用新型膨胀
6.3倍
,外观膨胀
8.5倍
。
这个变化,专利行业之外的人可能看上去没什么,但是懂得专利申请和授权流程的,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高速的申请和获权的案例。尤其是发明,正常需要18个月才公开,再加上审查过程,按传统的方式,两三年获得授权是正常的。
但是珠海冠宇在三年半的时间数量增长的20倍,因此可以预期大部分是采用了中国特有的一些审批通道,如快速预审等模式。
而这也
成
为珠海冠宇、中创新航等一批后来追赶者在遇到宁德新能源和宁德时代的专利起诉后,不约而同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就是加快专利授权的储备积累。
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专利在其中的意义更像是战时储备之用,到底与企业之间真实的创新关联有多少,以及创新的结果到底是临时突击还是连续的,都是会存在疑问的地方。其中也催生了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
中国施行的所谓快速审查的预审制度,到底对真创新是好是坏的疑问
?
而且这一疑问,实际上也是珠海冠宇在闯关科创板时,上市委员会对珠海冠宇专利情况审查后的一致疑问。
当时科创板上市委
对珠海冠宇招股书中披露的
已有的26件发明专利中,最
近的一件是在2018年1月29日获得的
,之后就没有再获得授权专利,对此
质疑其未能获得授权专利的原因及其研发持续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