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今日保
聚焦保险人和事,思辨发展道与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学生会  ·  珈学周报|第149期:本周焦点&学情周报&《 ... ·  18 小时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还记得你的“年后再说”吗?该算账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今日保

杂谈丨开门红下的违和感:闹腾的小红书,满分的客户体验……

今日保  · 公众号  ·  · 2025-01-20 18:02

正文

文丨笃悠悠 李李

“保险公司是不是不搞‘开门红’了?”


近期,周围朋友同事聊天时,不少人发出这样的问题。


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眼下正是“开门红”鏖战冲刺的时节,按往年的惯例,这个时段大家的微信朋友圈一定会被各种“开门红”信息轮番轰炸,让人不胜其烦。


但2025年的微信朋友圈“开门红”异常安静。


除了什么“专项附加扣”“个人养老金”“高端养老社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再创新低”外,原来的那些个什么“业务启动会”“增员会”“军令状”都不见了。


不过倒是看到几个人发了一个不知何年何月何日的晋升视频:


一位总监坐在轿子里被前拥后簇地抬上舞台,算是为数不多的浮夸素材。


年前也有不少人发了些朋友圈,视频里面都是人山人海的签单现场,结尾再一看窗外,原来是维多利亚港。


人们都讲,为啥年味儿淡了,就是因为现在的大人不再去营造过年的味道了。保险开门红没了音儿,自然也是保险公司不吹了,现在都讲以客户为中心了。


当然,还有个可能,就是保险公司的客户经营,换了花样换了地儿,毕竟黑纸白字写着以客户为中心。


确实,现在保险公司的客户经营是越来越花了,这一年多来,小红书早就是保险公司心中最重要的新平台,这几天不少保险公司还在小红书上向tiktok难民们张罗起了自家的生意。


要是还有什么,就是大张旗鼓宣传的各种线下客户活动,以及对服务的量化数据。一月份密集披露的2024年客户服务报告,接近满分的各项满意度也显示着客户经营的胜利。


不过,作为一个在保险公司总部干过,也在销售一线战过的笔者而言,客户经营前端的红红火火和后端数据的彩旗飘扬,好像缺了点真实感。


再看到居高不下的投诉和打不通的投诉电话,以及保险公司在舆论场上绷紧的神经以及灭火的姿势,真实感变成了违和感。


当数据和个人感受不一致的时候,总有一个出了毛病。


如今的客户经营,真的是以客户为中心么…




1


-Insurance Today-

真不闹腾了?

是客户经营的花样变了

闹腾的都跑小红书、抖音去了


朋友圈不闹腾了,是因为闹腾的劲儿过了。


疫情的时候,私域营销不知怎的就成了有互联网思维的体现,总公司一声令下,每个团队都得直播,都得拉群,每个人都得好好张罗朋友圈。


于是,哐哐哐地发朋友圈成了一些代理人的“关键动作”。


有没有效果很难说,被客户屏蔽了倒是真的。


想想便知,粗放的攻势在朋友圈这个“狭小”的私人空间里,不但施展不开拳脚,还会招来一堆白眼。


客户是不是真的需要保险,不好说,但你必须卖保险,倒是真的,不然下顿饭的钱,从哪来?


再说了,好为人师,是大大的讨人厌的,把保险的客观好处硬生生地搁在客户身上,不但起不到引导的效果,这种“你妈觉得你冷”的方式,反而会让客户觉得自己又多了个妈,屏蔽你,那是理所应当的。


方向错了,努力就是错上加错。算法,才是粗放攻势一展拳脚的舞台。


这也是啥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保险人跑到抖音、小红书这些地方去了。


如果这几天打开公域平台的视频号与抖音号等,还是能看到熟悉的开门红业务启动会景象,甚至套上抖音小红书的模板后,变得更闹腾了。


不过在算法推荐下,能看到这些保险笔记和视频的,多半都是近期在搜索保险相关内容的,是“愿意”看到更多保险相关资讯的,不会像朋友圈里面那样,感觉被打扰。


而朋友圈的平静,其实也是相对的,因为原来太闹腾了。


找到几个代理人的微信,点进去看,又红又糊的那些海报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公司统一给到的“实力雄厚”的介绍,以及“清北复交”的打卡、宏观大师在讲台上的眉飞色舞…


和大师的合影、看上去像毕业证的结课证、各种“师”的证书、当了一天“体验官”这些也是必须有的,要是真有两把刷子,还能看到什么司考、CPA证书放在置顶的位置。


事实上,朋友圈早就是代理人的一面荣誉墙,为的就是潜移默化光鲜、专业、靠谱的形象。


当然,这样的变化,一方面是代理人自发的,另一方面是公司有意为之。毕竟,怎么玩朋友圈,怎么玩小红书、抖音,早就是培训中极为重要,“收视率”最高的课了,因为客户早不玩朋友圈了,早去玩小红书和抖音了。


以客户为中心,当然得紧紧跟随。




2


-Insurance Today-

招式越来越花了

但客户经营不只是前端

后端的服务,只能说改进空间极大


客户经营有前端有后台,不能虎头蛇尾,否则以客户为中心,就成了偏心。


人们对保险的吐槽,除了“攻击性”太强的前端经营外,还有就是后台服务以及赔付的问题。


当然,赔付这个东西,更多时候是前端经营的回旋镖,后台理赔人员不得不替前端销售承担客户的吐槽、误解甚至谩骂。


至于服务,尽管从各家公司近些日子发布的2024年高光数据来看,都是不错的。但无论是小红书上还是自个儿周围的人,对保险公司服务的吐槽,依旧。


前些日子,一个老同事跟我吐槽,说很多年前在老家S省买了一家头部险企的三款产品,但给付生存金的银行卡很久不用了,最近一期生存金保险公司转不进去了,老家的代理人联系他去把银行卡换一下。


老同事周末就去这家保险公司位于北京的营业厅了,本以为换银行卡这事儿很简单,但没想到的是,服务人员只对两份保单做了变更,居然能漏了一张。老同事也不知道,因为变更银行卡,手机也没有短信通知,还是生存金的再次转账失败,才发现居然没改…


更没想到的是,除了最新一期的生存金转账失败外,还有个差不多十年前的生存金,当时也转账失败,但老家的代理人当时压根儿没提这事儿,还是老同事去了营业厅的第二天,北京这边把要受理的业务转回S省分公司处理,S省那边的人才打电话说了这事儿,表示还得再去一趟营业厅,提个需求,顺便把最近那次生存金转账失败的需求也提了。


又过了一周,老同事又去了营业厅,不过出乎意料的是,这事儿还没办完。


这次去,虽然把上回客服忘办理的保单银行卡变更补上了,但到了生存金申请这块,客服先是反问“生存金申请的流程知不知道”…老同事嘀咕,啥玩意儿?你们的流程为啥我要知道…


再就是梅开二度,两个生存金申领需求,又只提了一个,还得再去…为啥当时不知道?因为这种业务申请的提交,手机端同样没有业务成功受理的反馈,到底提了没,真不清楚…


两个不同的客服,犯了同样的错误,这显然已经不是个别现象。


老同事说,我真就不明白了,为啥客服电脑上,输入了我的名字,调出了我的信息和名下的保单,但就是看不到客户保单的问题,比如我生存金没能正常转账,难道不应该是有明显的提示么?


这么简单的事儿,都闹成这样,得跑几回,真不敢想要是更复杂的,那该咋办…这些年咱们保险行业喊得震天响的科技赋能,到底是赋能保险,还是最后富了谁?


更关键的是,这可是行业头部公司的服务水平…


当然,你可以说身边统计学和全量数据相比,一点儿也不科学,但发生在身边的事儿,很多时候就是远远比黑纸白字的数更生动,更直击内心。


老同事还给我说,期间其家人问S省负责这个保单的人,要啥材料,也都啥也不知道,过一会儿,那边倒是又发来个消息:夏姐,周三我们这有活动,过来嘛,送一箱苹果…


看来,喜新厌旧,出单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服务,都是成本,甚至是负担。




3


-Insurance Today-

顾前不顾后

以至于让人疑惑,以客户为中心

是不是以客户为利润中心?


前些天我还接到一个保险客户的求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