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的元号即将在
4
月
1
日诞生。随着平成年的终焉,“一世一元”的天皇制也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从平成元号到新元号的诞生,这是改朝。从明仁天皇退位到皇太子即位,这是不换代。在一般意义上,我们常说改朝换代,但日本天皇家上演的则是改朝不换代的日剧。显然是心向各异所显现的结果。一位老人的退位,宣布一个朝代的终焉;一位新人的即位,开启一个新的时代。时间之轴与历史之轴,就在一个人的进退之间,蝉变翻转,想来也是不可思议。
即将退位的明仁天皇
元号(年号)是东洋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纪年法。元号之祖在中国。最早是在公元前
115
年汉武帝立“建元”元号。元号的本质在于表明君王不但支配空间也支配时间。空间之袤与时间之流都是属于一代君王。
之后中国历史就沿袭了选用带有吉兆意味的两个汉字组成元号。日本的元号是仿制中国的产物,因此元号的选出也都全部出自中国的古典。在日本历史上,
645
年皇极天皇让位,第
36
代孝德天皇即位,制定元号为“大化”,属日本最早的元号。“大化”出典有二。一是出自《尚书·大浩》中的“肆予大化诱我友邦君”。二是出自《宋书》“神武鹰扬,大化咸熙”。使用时间为
645
-
650
年,共
4
年
8
个月
5
日。日本历史上有“大化改新”之说,就是元号加史实的一种表述。再之后的诸如“建武新政”“应仁之乱”“明治维新”等都沿袭了这种表述。
中国的元号比日本历史更久,图中明代发行的纸币上印有“洪武”字样
据统计,引文出典的回数前
10
分别为:《尚书·书经》
35
回;《周易·易经》
27
回;《文选》
25
回;《后汉书》
24
回;《汉书》
21
回;《晋书》
16
回;《旧唐书》
16
回;《诗经》
15
回;《史记》
12
回;《艺文类聚》
9
回。日本历史上从
645
年的“大化”元号到
1989
年的“平成”元号,
1344
年中共创生出
247
个元号,使用了
504
个汉字。除去重复使用的汉字,实际使用的汉字只有
72
个。元号里使用最多的汉字回数前
10
为:永
-29
回
/
元
-27
回
/
天
-27
回
/
治
-21
回
/
应
-20
回
/
正
-19
回
/
长
-19
回
/
文
-19
回
/
和
-19
回
/
安
-17
回。元号使用回数只有一次的汉字有:乾
/
感
/
吉
/
亨
/
兴
/
景
/
衡
/
国
/
齐
/
至
/
字
/
朱
/
授
/
胜
/
昌
/
昭
/
详
/
成
/
泰
/
鸟
/
祯
/
同
/
铜
/
白
/
武
/
福
/
灵
/
老
/
祚
/
雉。
作为提案的元号未被采用的回数,“嘉德”最多,为
40
回。其次是
33
回的“宽安”,
26
回的“建正”。“明治”这个元号,早在室町时代就有
2
回被提起,江户时代有
8
回被提起。“大正”这个元号,早在镰仓末期和江户前期计有
4
回被提起。“平成”的元号也是在江户幕末被候补过一回。“昭和”元号是首次作为候补被采用的。
据调查,在
247
个元号中,日本人最喜欢的是“昭和”元号,表明日本人对“昭和”的满满记忆。
日本人最喜欢的元号:昭和
这里的一个问题是,
只有
125
代的天皇,为什么会有
247
个元号?就在于在近代之前,日本的元号是可以改元的。天皇的即位,迁都,吉凶,瑞兆,天变地异,病疫流行的时候,为了气象一新,往往需要改元
。决定并公布元号的权限在天皇这里。但是,武家政权诞生后,幕府也挤进来参与改元。将军宣下的时候也改元。如德川幕府家光将军宣下的第二年,元号从“元和”改为“宽永”。德川家纲的时候也把元号“庆安”改为“承应”。在日本历史上,第
102
代的后花园天皇在
1429
年
12
月
27
日即位,在位
36
年。这期间,共改元
8
回。依次是:嘉吉,文安,宝德,享德,康正,长禄,宽正,正长。一代改元
8
回,平均
4
年一回的频率,创下天皇家纪录。
1615年,德川家康于大坂夏之阵消灭丰臣势力,之后家康授意朝廷改元,采用唐宪宗的年号元和
其实从另面看,日本天皇家改元的历史也是灾害的历史。
247
个元号,平均看,一个元号使用的期间为
5
年左右。持续时间最长的是长达
64
年(宽泛计算)的“昭和”(
1926-1989
)。近世以前最长的是室町时代的“应永”,长达
35
年。长达
20
年以上的元号包括“平成”只有
13
个。最短的元号是镰仓时代的“历仁”,
74
天。改元的理由是“历仁”(りゃくにん)的汉字还可以写成“略人”。这个“略人”令四条天皇不快,便在
74
天之后改元为“延应”。
频繁改元,当有不同的叫法。出现喜庆之事的改元叫“祥瑞改元”。这在飞鸟和奈良时代最为突出。如奈良时代的“庆云”元号,就是天皇看到好运的云彩出现而改元的。出现天变地异的改元叫“灾异改元”。这在平安时代和镰仓时代最为显著。问题在于即便改元也是不能阻止天灾的发生。正因为不能阻止天灾的发生,所以当时的天皇也就不断地自主改元。
知道了改元的历史,也就知道了日本人遭遇苦难的历史。长达
390
年的平安时代为天灾而改元是
34
次。其中为地震改元是
9
次。平安时代最后的文治年(
1185-1190
),就是因巨大地震(
1185
年
8
月
6
日京都地震)而改元的。长达
141
年的镰仓时代为天灾而改元是
18
次,其中为地震改元也是
9
次。《平家物语》里涌动的无常观就是天灾在人的观念上的再现。鸭长明的《方丈记》就是一部天变地异的无常文学。
当然,奈良时代也有为“美肌效果”改元的。如岐阜县有个叫“养老瀑布”的地方,日本人相信其喷出的是“菊水灵泉”。有一天,美貌的女帝,即第
44
代元正天皇访问该地,喝着菊水灵泉,就感觉全身肌肤光滑舒爽,便大加赞赏。于是改元,将原本的“灵龟”元号改掉,用上瀑布的“养老”二字。
日本人也为重大事件改元。如日本历史上“黑船来航”是在
1853
年
7
月。
第二年便将“嘉永”改为“安政”。问题是这个在慌乱和挑战中寻求安稳的元号,并没有给日本人带来“安政”。
1854
年
12
月的“安政大地震”,
1858
年
4
月开始的“安政大狱”,还是如期而至。这简直就是天灾与人祸交替的黑暗史。
黑船来航
“明治”元号的决定方式是抽签。
庆应四年(明治元年
/1868
年),在宫中贤所,明治天皇从多个候补的元号中,抽签选中了“明治”元号。这个小插曲,在明治神宫的网站上有记载。人所不能决定的事,就交给神来决定。这是抽签的本质。日本人非常相信这一点。“昭和”元号决定后,在市民社会中引起不适。理由是“昭和”的“昭”这个汉字知道的人很少。“照”这个汉字日本人都知道,但去掉下面四点取“昭”而明白其意的人几乎没有。虽然现在日本人都知道这个“昭”字,但到大正时代为止其认知度是很低的。从这之后,也就有了所谓的“易写易读”等对制定元号的规定。
1895年的《辽东还付条约》上,同时记载着日本的元号“明治”和清朝的元号“光绪”
当日本迈入近代国家,历史也进入了明治时代。天皇家开始导入“一世一元”制。
“明治”的元号出典于《易经》“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和《孔子家语·帝德》“长聪明,治五气,设五量,抚万民,度四方”。提出者是式部大辅菅原在光。使用时间为
1868-1912
年共
43
年
9
个月
7
日。在位天皇为第
122
代明治天皇。
“大正”元号出典于《易经》“大亨以正,天之命也”。提出者是国府种德。使用时间
1912-1926
年共
14
年
4
个月
25
日。在位天皇为第
123
代大正天皇。当时作为候补的元号还有“天兴”“兴化”“永安”“乾德”“昭德”等。最后在“大正”“天兴”“兴化”三个元号中挑选。最终选定“大正”二字。
“昭和”元号出典于《书经·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和《史记·五帝本纪》“百姓昭明,合和万国”。提出者是宫内厅图书寮编修官吉田增藏。使用时间为
1926-1989
共
62
年
13
日(宽泛计算为
64
年)。在位天皇是第
124
代昭和天皇。当初作为候补的元号有“神化”“元化”“神和”“同和”“继明”“顺明”“明保”“宽安”“元安”等。最后在“昭和”“元化”“同和”中挑选。最终选定“昭和”两字。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昭和”元号是世界上使用最长的元号。第二位是清朝“康熙”元号,时间为
1662-1722
共
61
年。第三位是清朝“乾隆”元号,时间为
1736-1795
共
60
年。
“平成”元号出典于《史记·五帝本纪》“内平外成”和《书经·大禹谟》“地平天成”。提出者是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东洋史学家山本达郎(
1910-2001
)。作为候补的还有“修文”“正化”二个元号。最终选定“平成”。使用时间
1989
年
-2019
年共
31
年。在位天皇为第
125
代的明仁天皇。
日本的驾照上,元号的标记也是规定格式
如果说中国文明的三要素为皇帝、都市、汉字的话,那么日本文明的三要素就是天皇、多神、怨灵。前者最为重要的是皇帝,后者最为重要的是天皇。虽然后者的天皇家是从前者的皇帝家那里寻找元号的出处,但值得玩味的是
从全球范围看,现在还在使用元号的就是日本了。
日本人称自己为“元号使用国”。以前除中国之外,还有越南,朝鲜等东亚国家。但现在都废止不用了。中国是在清朝最后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使用的“宣统”(
1909-1911
)为最后的元号。
引人注目的是日本平成年代结束后将采用哪两个汉字的元号?对此,自“一世一元”以来,日本元号制定的基本要求有以下
6
点:
1
、符合日本国民的期待。
2
、由两个汉字组成。
3
、易写。
4
、易念。
5
、以往没有用过的词句。
6
、不能是世俗已经流通使用的词汇。
除以上
6
点基本要求之外,按照日语的发音,明治
/
大正
/
昭和
/
平成第一个字母分别是
M/T/S/H
的略称。因此新年号一般不会采用与
M/T/S/H
相同的略称。其实,在决定“平成”的时候,“正化”“修文”这二个候补的发音都是“
S
”当头,就与昭和的略称重叠。这是否也是没有被选中的原因?专攻历史社会学的东京大学特任副教授铃木洋仁说,经常使用的“永”和一次也没有使用过的“感”字组合,成“感永”(かんえい)元号,这次被选中的可能性不能说没有。“感永”表明的潜在意义是高感受性和永久和平。当然从略称考虑,“
K
”当头的新元号也是非常有力的。于是便有日本学者提出“景星
/
けいせい”二字。而作为预测,最为人气的单个
汉字是“和”,其次是“安
/
幸
/
光
/
明”等。而索尼生命保险调查的过热前
10
依次为:平和
/
和平
/
安久
/
未来
/
自由
/
大成
/
羽生
/
新生
/
希望
/
安泰。显然,这次是天皇自动退位的,所以日本民众猜测新元号并没有像以往有吉利方面的禁忌。
网上流传的一份“新元号预想”,从以往元号制定的基本要求上来看,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图片来自网络)
从程序操作来看,日本政府要在
4
月
1
日召开听取新元号提案的“有识者会议”,最后拍板敲定新元号。这次“有识者会议”共有
9
人组成。令人亮眼的是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山中伸弥教授,女性作家林真理子也都入围名单。此外,这次安倍首相强调也可以在日本古典文献里寻找汉字组合的元号。这就越发引关注了。究竟是依然照旧在中国古典文献里寻找,还是采用日本古典文献里的文字?如果这次“脱中国”回归日本本身能成功,那将是“大化”元号以来的首次,也是
1300
多年以来的首次。非常的具有解读意味。因为这涉及到中国文化是否还能再一次走进日本天皇家的问题。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作者原创稿,转载自公众号“一览扶桑”,ID:sjcff2016,原题《中国文化还能再次走进日本天皇家吗?》)
欢迎各位读者留言对日本新元号进行大胆预测
你可能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