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发布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的学术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员的那些事  ·  热搜第一!DeepSeek百万年薪招AI人才 ... ·  23 小时前  
程序员小灰  ·  如何用DeepSeek来变现?90%的人都不知道 ·  3 天前  
程序员小灰  ·  DeepSeek的处境极其危险 ·  5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一夜之间,微软、英伟达、亚马逊全部接入 ... ·  6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奥特曼:在开源 AI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回顾|2024年春季“未名学者讲座”一览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4-09-08 09:00

正文

“未名学者讲座”是由文研院主办、兴证全球基金资助的学术讲座项目,旨在鼓励青年学者的学术研究,促进文科基础学科发展和青年学者进步。自2016年秋季学期创办以来,文研院每学期都推出该系列讲座,已有一百余位校内外青年学者受邀担任主讲。今年秋季学期的“未名学者讲座”即将拉开序幕。首位主讲人是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赵昊老师,报告题目为“小本买卖:西周都邑中的骨器经济”。


在过去的2024年春季学期,文研院邀请了7位来自哲学、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法学等不同领域的青年学者开展讲座。在此,我们特将讲座信息汇总如下,以便各位读者回顾、备览。


 未名学者讲座111


(点击海报查看纪要)

未名学者讲座111

法尔如是:埃克哈特、尼采

与海德格尔论“没有为什么”


主讲人 | 雷思温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副教授

评议人 | 王   齐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研究员

主持人 | 吴增定

北京大学哲学系 教授



如何对待世界的终极目的和根据,既在形而上学和神学的理论建构中扮演着决定性的功能,同时也在生存论的层次中回答了“如何生活”的工夫论问题。在中世纪神秘主义大师埃克哈特的思想世界中,上帝深处的神性体现了无所居有、不为什么的无为状态。


Benozzo Gozzoli:The Triumph of Saint Thomas of Aquinas

1470-1475年,卢浮宫藏


尼采同样会认为没有“为什么”,所谓“原因”只是为了归责,人设定出一个原因来为现象负责。而这个过程完全是倒果为因的。尼采认为这只是一种心理学现象,通过这种心理机制创造出一个可解释、具有确定性的世界,让人能够忍受生活实际的无意义和虚无。


王齐老师为雷斯温老师颁发未名学者讲座海报



 未名学者讲座112



未名学者讲座112


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

与中世纪托喻体文学传统


主讲人 | 倪云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助理教授

评议人 | 刘皓明

美国瓦萨学院 教授

主持人 | 高峰枫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教授



中世纪托喻体文学为抽象概念赋予可见的拟人化形态,并在字面意义下隐藏更深层的寓意。与此不同,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并不以抽象概念的阐释和义理的说教作为文学创作的唯一目的,而是选取人类世俗生活的第一手经验为主要创作素材。然而,《梅利比的故事》作为书中与诗人乔叟同名的虚构人物亲自讲述的故事,却采用了托喻这一相对保守的文体,显然是乔叟有意为之。本次讲座试图解释这一现象,并以《梅利比的故事》和《学者的故事》为例,梳理《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托喻元素,探讨乔叟对文学文本应如何生成意义、控制阐释和创造话语空间的反思。



 未名学者讲座113


(点击海报查看纪要)

未名学者讲座113


李白与长安

一种抒情话语的生成


主讲人 | 谢   琰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副教授

评议人 | 张   鸣

北京大学中文系 教授

主持人 | 陆  胤

北京大学中文系 长聘副教授



老师提及世界文学史上许多著名作家与城市之间复杂而深刻的联系,指出这种联系能够作为一个话语系统,提供持久的震撼和回忆。因此,谢老师引入了“城与人”作为文学研究的视角,并指出这是一个涵纳学术与日常生活的广泛议题。城市不仅影响着文学家,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和情感。


唐 李白《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元代建安余氏刻本


李白在成为正式道士后,他的诗歌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通天”模式,即飞升“玉京”“玉皇”的宗教体验。他频繁地描绘了自己与顶级神仙的亲密关系,这种宗教体验与他早期的政治意义上的“通天”截然不同,也与以往的游仙诗所描绘的视角不同。李白的游仙书写展现了更多的人间烟火气,仙人、仙女、仙禽、仙兽等都具有天真活泼的人情味,而李白自己则显得超逸绝尘、飘飘欲仙。



 未名学者讲座114


(点击海报查看纪要)

未名学者讲座114


知识、观念与制作

汉唐墓葬图像研究的维度


主讲人 | 王   煜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

评议人 | 郑   岩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

主持人 | 韦   正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教授



汉代墓室星象图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星象往往配合以具体的人、物形象,表达出人们对星象的认识。这些人、物形象有些与文献中记载的星象涵义一致,显示出稳定的知识和观念传统,而有很多则与文献记载大相径庭,却更加直白,便于理解,显示出与现存星占文献不同的知识体系。


中国古代星象图


虽然该星象图绘制得十分系统,框架也大致准确,但它毕竟是墓室顶部壁画,不是科学天图,其实质主要还是表意性,而不是写实性的。因此,不能完全根据它们的具体位置、走向来确定性质。


韦正老师为王煜老师颁发未名学者聘书



 未名学者讲座115


(点击海报查看纪要)

未名学者讲座115


知识生产组织如何影响法律

从生成式人工智能切入


主讲人 | 胡   凌

北京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

评议人 | 胡   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教授

主持人 | 阎   天

北京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



本场讲座,胡凌老师希望展示一个理论性的认知框架,并将法学内外的不同学科融合在一起,来理解以生成式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经济社会功能和对知识生产的影响。


中世纪欧洲印刷厂


要看到两种不同生产方式对著作权法本身的需求,加深我们对规则本质的认识,围绕不同权利认定,可以设计不同的制度措施,例如人机协作。只有通过法律和公共政策推动相关生产组织进一步成熟,完善公共知识汇集的社会功能和公共性,基于个体的确权主张才会被逐步消解,在此之前,我们仍然需要确权提供充分的激励。



 未名学者讲座116


未名学者讲座116

潮流的向度

再议11-12世纪中国陶瓷的外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