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桐柏庙碑》,扫描自民国珂罗版,原本传为宋拓本,上有赵叔孺跋、何绍基印。
《桐柏庙碑》亦称《桐柏淮源庙碑》,碑记颂扬南阳太守中山卢奴君修淮源庙功绩之事。
原碑无额,有穿。
隶书,十五行,满行三十三字,刻于东汉延熹六年(公元163年),立于河南省桐柏县淮源庙。
原汉碑久佚,传世本多为元代至正四年(1344年)吴炳重书,其子嗣昌再刻之碑。
《桐柏庙碑》碑高168厘米、宽90厘米、厚18厘米。
凡16行, 满行33字, 全文计453字。
字体隶书,规整清秀。
碑右刻"前翰林待制吴炳重书男嗣昌填摹,"碑左刻有元至正四年吴炳的跋文。
此碑因长期抛弃于外, 经风雨剥蚀, 许多字无法辨识, 后人曾根据原碑文之意用正书摹刻一石, 但文辞鄙拙, 错字亦多。
元至正四年书法家吴炳用隶书重新书写碑文,其子嗣昌填摹上石,成为今天遗留下来的淮汉《桐柏庙碑》。
碑文主要是记载了当时南阳太守中山庐奴君修淮源庙的“功绩”以及宣扬了人们祈求上天保佑等迷信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代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
此庙碑对研究汉代的建筑情况和淮河发源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释文】旧拓汉《桐柏庙》
【释文】宋拓《桐柏庙碑》
【释文】延熹六年正月八日乙酉,南阳太守中山卢奴
【释文】君,处正好礼,尊神敬祀。
以淮出平氏,始于大复,
【释文】潜行地中,见于阳口,立庙桐柏,春秋宗禜,灾异
【释文】告变,水旱请求。
位比诸侯,圣汉所尊。
受珪上帝,
【释文】大常定申。
郡守奉祀,礻齐洁沈祭。
从郭君以来,廿
【释文】灾害以生。
五岳四渎,与天合德。
仲尼慎祭,常若
【释文】大圣,亲之桐柏。
奉见庙祠,崎岖逼狭。
开拓神宇,
【释文】齐传馆。
石兽表道,灵龟十四。
衢廷弘{+图片待补:
敞,宫庙嵩峻。
惧在祀,一年再至。
躬进三牲,}执玉以沈。
【释文】为民祈福,灵祇报佑。
天地清和,{+图片待补:
嘉祥昭格。
禽兽硕茂,草木芬芳。
黎庶赖祉,民}用作颂。
其辞曰:
【释文】泫泫淮源,圣禹所导。
汤汤其逝,惟海是造。
{+图片待补:
疏秽济远,柔顺其道。
弱而能强,仁而能武。
不舍}昼夜,明
【释文】哲所取。
实为四渎,与河合矩。
烈烈明府,好古之则。
【释文】虔恭礼祀,不愆其德。
惟前废弛,{+图片待补:
匪躬匪力。
灾眚以兴,阴阳以忒。
陟彼高冈,}臻兹庙侧。
肃肃
【释文】其敬,灵祗降福。
雍雍其和,{+图片待补:
民用悦服。
穰穰其庆,年谷丰殖。
望君舆驾,}扶老携息。
慕君尘轨,
【释文】报走忘食。
怀君惠赐,{+图片待补:
思君罔极。
于胥乐兮,傅于万亿。
}春侍祠官属五官掾章陵
【释文】刘诉,功曹史安{+图片待补:
众刘瑗,主薄蔡阳乐茂,户曹史宛任巽}秋,五官掾新梁懿,功曹史郦
业务联系电话:15899791715
————中国书法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热点,传播最及时的书画资讯;
坚守传统,打造专业书画权威平台。
投稿及广告推广合作请联系:
廖伟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经典
(直接点击标题可进入浏览)
书画高清资料
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
倾仰情深——赵孟頫手札高清大图全集
起居佳胜——苏轼手札大全
虽远为慰——王羲之传本手札墨迹十三帖
极感远意——黄庭坚手札大全
名家访谈
【对话名家】補砚斋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