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端的观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观察报  ·  DeepSeek激活AI产业链 ... ·  21 小时前  
凤凰网财经  ·  暴涨3000%,卖爆了! ·  昨天  
经济参考报  ·  夜读|一个人的底气,藏在读过的书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端的观点

一个消费男色的时代

老端的观点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9-09 11:56

正文

/端宏斌

最近媒体开始讨论起为什么中国的男星越来越娘。这甚至还惊动了《人民日报》,它点名批评 “娘化”现象危害社会和未成年人。但其实呢,性别异化现象也不是现在才有的,当初80年代港台流行文化刚进入内地的时候,官媒就批判过人家“男不男,女不女”了。如果时间再早一点,在六七十年代,伟人还说过“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可是当初并没有媒体质疑为什么女人越来越男人化。


令人感到有意思的是,男人如果把自己弄得像个女人,社会舆论就会进行负面评价,比如:娘娘腔,娘炮;但如果女人把自己弄得像个男人,社会舆论就会进行正面评价,比如:女强人、铁娘子、巾帼不让须眉。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社会一直以来就是男尊女卑,所以如果男人主动选择降级,那当然要鄙视,而女人如果能自主选择升级,自然要敬佩。

我这篇文章想要说的是,在现代社会,男人的 “娘化”将是必然的大趋势,没有人能够改变这一趋势,这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原因。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这张图拍摄于 2014年,你以为是四个中年妇女坐在一起闲聊吗?那你就错了,这是开秘密军事会议呢。从左至右分别是瑞典,挪威,荷兰和德国的国防部长。其中德国国防部长是德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国防部长,还是7个孩子的母亲。她当选之后报纸大标题是:7个孩子的妈妈拒绝战争!

欧洲的 “娘化”比我们彻底得多,现在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挪威、荷兰的国防部长都是女性,我们的近邻日本的国防部长也是女性。传统上国防部长肯定是男人,为什么让女人来当国防部长呢?因为没人相信会发动战争了,既然不会有战争,那么国防就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派个主张和平的女性来管国防部,有何不可呢?

现在问题来了,既然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那么传统的男子气概还有什么用呢?我们知道,男人和女人最大的差异就在上肢力量,正是因为上肢力量的不同,所以军队主要由男性组成。在古代,上肢力量对于生存是必须的,汉字中 “男”这个字本意就是田里的劳动力,那些重体力农活如果家里没有男性劳动力就不好办。但是在现代社会,上肢力量对于你赚钱和提升社会地位几乎没有帮助。但这话也不能说绝,上个月被杀的“昆山龙哥”主要业务就是讨债,所以上肢力量对他的业务帮助很大,但他照样被一个下了班的电工师傅给捅死了,所以他的所谓核心竞争力似乎也没多大用处。

现代社会最主要的变化是,传统的男性美德变得越来越没有用,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是,一项技能是否能在市场上换成钱?如果能变成钱,那就是优秀技能,如果不能变钱,那就是垃圾技能。

在此我想举一个例子,有一部日本电影叫《切腹》(豆瓣评分 9.2),讲的是日本战国时代结束了,进入了中央集权时代,这就意味着不再有战争了。于是武士阶层的地位一落千丈,原先武士的地位远高于老百姓,但后来武士反而成了被歧视的对象,很多武士连吃饭都困难。有些武士想出了一招“碰瓷”,就是跑去各个诸侯大名的家门口切腹。如果有人死在自己家门口,传出去不好听,所以大名就选择给钱打发他滚蛋,慢慢的这就变成了一项切腹产业。

这部电影极尽嘲弄武士这个阶层,在战国时期, “武士道”是一种高贵的精神,但是在和平年代,“武士道”一钱不值,甚至连一碗饭都换不到。片中的武士甚至把自己的武士刀卖了,换了钱去买米,然后挎着一把竹片刀来冒充,而原先崇高的切腹竟然成了碰瓷的手段。

我举《切腹》的例子是想说明,社会崇尚什么样的价值观,主要是由当时的经济社会形势所决定的,《切腹》这部片子拍摄的年代是 1962年,这正是日本经济开始腾飞的年代,日本人通过嘲笑幕府时期的武士来嘲笑二战的军国主义分子,这正好符合当时的社会价值观:战争没用,一切向钱看。在1961年,中国拍了《红色娘子军》,让女人像男人一样去战斗,因为中国一直无法摆脱被帝国主义进攻的恐惧,所以老百姓不爱红装爱武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