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卫健委:预计千万人员分批返粤复工,有局部爆发风险】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祝生介绍,基本面积极向好的情况下,我们应清醒认识,广东省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依然很大。随着复工复产人员增多,预计有1000万左右人员将分批有序返回广东,家庭聚集和输入性感染风险高,不排除在复工复产后出现局部爆发风险。(广州日报)
【央行四项措施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彭立峰:①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是救命的,必须快速精准投放出去;②明确对因疫情影响出现还款困难的企业,银行要给予暂期或续贷缓解还款付息压力;③加大信贷支持;④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服务效率,政策执行向小微和民营企业倾斜,向餐饮企业提供大额低利率资金支持就属于这种情况。(央视新闻)
【互联网公司分批返岗,腾讯再次延迟至26日回办公室】
腾讯22日发布关于延迟在家办公通知,决定进行错峰返回职场办公,延迟在家办公至2月25日,2月26日复工。据了解,搜狐原定2月17日复工,现暂时延迟到3月2日返岗复工;网易原定2月17日复工,现改为2月24日复工;阿里巴巴2月17号开放了园区,但是筛选审批隔离合格的人才能进入,不同部门门要求不同;百度采用了分批、有序恢复园区办公的方式。(钛媒体)
【高瓴资本成立高瓴创投 首期规模100亿】
今日高瓴资本发布“致创业者的一封信”,宣布成立专注于投资早期创业公司的高瓴创投,主要专注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软件服务和原发科技创新、消费互联网及科技、新兴消费品牌及服务四大领域的风险投资。
据悉,合计规模约100亿元人民币的高瓴创投,将以美元和人民币双币种模式运作,覆盖从300万人民币到3000万美元不等的多轮投资策略和创新领域。百亿级规模加上高规格管理团队配置,体现了高瓴资本支持早期创业者的决心。(雪球)
【深康佳:2018年至今一直在做芯片研发 并不是“放卫星”】
进入鼠年,深康佳A15个交易日9次涨停,累计上涨122.6%,位列A股第三(除新股),仅次于秀强股份及奥特佳。尽管无论是芯片还是氮化镓,深康佳都不是A股市场上最正宗的标的,但却是最善于讲故事的玩家。
伴随着二级市场上的突飞猛进,深康佳近期频频抛出“一亿颗芯片”、“百亿产业平台”等大数字吸睛。今天早盘深康佳A股价低开低走,接近跌停。今天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公司,公司公司证券业务代表表示2018年至今一直在做芯片研发,并不是放卫星。(第一财经)
【博杰股份:和特斯拉在ICT测试相关业务上有合作】
博杰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和特斯拉在ICT测试相关业务上有合作,主要供货给特斯拉代工厂。(第一财经)
【好想你宣布拟7.05亿美元向百事出售百草味100%股权】
好想你披露重大资产出售草案显示,公司拟向百事饮料出售其持有的郝姆斯100%股权。具体来看,好想你拟通过现金出售的方式,向百事饮料出售上市公司持有的郝姆斯100%股权,双方协商确定的企业价值为70500万美元(约50亿元人民币)。
根据《股权转让协议》,本次交易交割前郝姆斯需将新疆百草味全部股权转让至好想你,将郝姆斯所拥有的南通勋铭中的合伙权益转让至好想你。本次交易完成后,好想你将不再持有郝姆斯股权。
【巴菲特谈公司面临风险:投资决策、资本配置依赖少数关键人物】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中,披露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目前面临的几大风险:公司投资决策和资本配置依赖少数关键人物;需要合格人员管理和经营各种业务;投资异常集中于股票,公允价值波动大;竞争和科技可能会侵蚀公司特许经营业务,并导致收入下滑;一般经济状况的恶化可能会大大降低公司的经营收益,并损害公司以合理成本进入资本市场的能力;恐怖行为可能会损害公司经营业务;监管变化可能会对公司未来的经营结果产生不利影响;网络安全风险。(财联社)
【鲁政委:疫情加速去杠杆去库存】
近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组织业界专家召开了“宏观论道:当前形势下的经济前瞻与资本市场展望”网络视频会议。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新冠)疫情事实上加速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优胜劣汰过程。此前一直认为中国经济就是要经历几年的去杠杆、去产能,这个时候会让弱者更快地消亡。从经济总量角度来讲,毫无疑问加速了去产能、去杠杆。我们在疫情期间,虽然基本不生产(除了少量抗疫物资),但是吃还在吃的、喝也还在喝的,由此加速了库存的消化,不然,怎么会出现从药品到洗涤用品等日常生活用品到蔬菜肉类面粉等的短缺呢?(新浪财经)
【刘强东卸任京东物流全资子公司总经理一职】
天眼查数据显示,近日,京东物流全资子公司——宁夏京邦达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刘强东卸任公司经理,其助理张雱卸任公司执行董事,由郑研接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与此同时,李娅云卸任公司监事,由檀赛利接任。
【北化股份董秘黄卫平辞职】
北化股份公告,黄卫平因工作原因, 申请辞去其所任的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等职务,黄卫平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其他职务。
【铁流股份董秘黄卫平辞职】
铁流股份公告称,郑成福因个人原因申请辞任 公司副总、董事会秘书职务,以后将不再担任公司其他任何职务。
长江证券 赵伟:
复工的加快
2月中旬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系列政策,通过财税金融支持、放松交通管制、对接劳务人员返岗等方式,加快推动复工复产。2月3日政治局常委会要求,“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随后中央部委相继出台具体的支持政策,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在2月10日开启复工后,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密集出台支持举措,对人员复工、企业复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政策的推动下,复工进程明显加快;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加紧“追赶”复工进度。2月15日起,全国旅客发送量持续上行;15-21日,全国发送量周环比增长6.7%、主要城市地铁发送量增长31.3%,返工客流明显修复。其中,广东、上海等疫情影响较弱的地方复工领先,规模占去年同期比重超过30%;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浙江等省复工相对落后,近期密集出台政策“追赶进度”。
高频指标显示,生产端已初步显现出修复的迹象;和投资需求联系较为紧密的领域,尚未出现明显修复。上周发电耗煤量环比增加5.4%、企稳回升;焦炉、聚酯切片、汽车轮胎等不同产业链上的开工率,均出现了企稳回升的迹象。而钢铁、水泥、玻璃等投资需求相关行业继续承压,粉磨开工率维持在接近0的水平,全国玻璃库存比去年同期增加52%,呈现出开工下行、库存累积的格局。
终端需求的表现也较为分化,房地产市场加速回暖、休闲娱乐相关服务消费低迷;考虑到居民消费行为的特性,需求压制或仍将延续一段时间。上周,土地和商品房成交量均环比增加,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周环比大增177%,100城土地也增长了29%。而电影等休闲娱乐行业,景气持续低迷、尚未出现修复迹象。非典时期的经验显示,待到疫情完全消退后,终端需求行为才会全面回暖。
在“差异化防控策略”的指导下,生产和需求的修复或将逐步实现,完全修复仍需时日。截至2月22日,全国已有至少17个省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超过50%。考虑到中小企业、服务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全国总体复工水平可能更低。在“差异化防控策略”下,“分类分批”、“分区分级”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产需修复并不会一蹴而就;更有可能根据疫情发展和政策调整,逐步实现修复。
莫尼塔研究 钟正生 姚世泽:
【怎样理解近期海外疫情发展与资产表现?】
第一阶段2月5日至2月19日,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同涨。我们认为,在发达市场流动性宽松预期不算太强的情况下,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同涨或许与不同资产之间的定价模式有关。美元、美债、黄金这类型避险资产的定价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是全球定价;二是避险资产对尾部风险的敏感度会更高。而美股实际上更多的仍是美国国内定价,如果疫情仅限于中国国内,那么对美股长期盈利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这段时间美股也出现了上涨局面。
第二阶段2月20日至今的市场表现,2月20日、21日两个交易日,海外资产表现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风险资产大跌,避险资产大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仍然在于疫情,海外疫情于20日、21日这两天集中爆发。疫情扩散至海外的尾部风险被正式确认,这是资产表现发生转变的最主要原因。
未来展望,关于海外经济和资产的走势,疫情仍然是很重要的变量。如果疫情被限制在中国国内,那么对海外资产、尤其是美国资产的长期影响不会很大。但目前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的疫情已经有了蔓延开来的势头。相较中国而言,这些国家的疫情对美国资产的影响要更大:一方面这些国家多为小政府或联邦制模式,可能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大规模防控措施;另一方面,这些国家与美国金融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比如日本,如果日央行选择降息或者更改QQE操作目标来应对疫情,那日本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必然下跌。在利率平价和套利交易的作用下,美国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会下跌。而如果10年期美债收益率继续下跌,那么收益率曲线将会更长时间内处于倒挂状态,那么美国经济、美联储政策变化、资产表现的判断逻辑都会发生改变。
假如疫情最终在海外蔓延开来,对经济和资产表现我们做以下几点推测:1)由于避险情绪走强和套利交易,美债和黄金仍将受益;2)美元表现取决于疫情的国别对比,如果美国国内疫情开始爆发,那美元倾向于下跌;如果只是日韩爆发,那美元避险属性依然很强;3)由于收益率倒挂,美联储降息概率将有提高,不排除提前到今年上半年降息的可能;4)美股会出现一定下跌,但在降息预期下,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不高,逻辑类似于2019年。
国泰君安证券总量团队:
与五年前的牛市相比,本轮行情有四个积极变化
年后三周,A股不仅填上了疫情砸出的坑,更走出了牛市的气势——创业板迭创新高,热点板块精彩纷呈,交易量持续放大。现如今,无论是机构资金还是零售投资者,大家已经纷纷换上了牛市思维。不过说起牛市,就不能不提2014-15年那一轮波澜壮阔的行情。
回顾2014-2015年,“监管放松+货币宽松”曾经是刺激市场上涨的核心驱动。然而监管基调在2015年之后便转向了收紧,直至2019年2月政府提出12字资本市场发展目标,重振资本市场信心。不过那时货币宽松还并未出现,直到2020年,“监管放松+货币宽松”的环境时隔五年才正式重出江湖。
当前风险偏好抬升水平较2015年仍有空间。货币财政政策方面,2020年宽松力度肯定不如2015。地产政策方面,2014年6月开始取消限购、下调首付款比例等政策出台,而2020年还未见到迹象。未来有可能有结构性的政策,但是“房住不炒”仍是大方向。产业政策方面,从2015年的“互联网+”走向当前“5G、工业互联网、半导体”等,核心产业支持力度一如既往。监管方面,2014年-2015年的监管政策从“松”到“更松”,而2020年的监管背景是从“紧”到“稍松”,并且还有一定去杠杆预期。从市场情绪上看,目前还未看到相关媒体的情绪渲染。
相比2015年,我们还看到三个额外的“资金优势信号”:持续流入的北上资金;银行理财收益率走低,带来社会财富再分配;公募新成立/申赎已超过2014年,居民的配置力量不容忽视。与上一轮牛市不同的是当前科技还有盈利支撑。对比EPS增速来看,2014-2015年科技板块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上升56%、26%,但是每股盈利增速仅-2%和0%,反映出增发稀释了所有的利润增长,因此本质上是外延并购的虚拟繁荣。2020年,我们预计科技板块归母净利润增速将上升至24%,EPS增速将达到17%左右,真正从分子端支撑此轮科技行情。
粤开证券 李奇霖等:
广州如何金融补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