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个基金的第三季度报出来了。
一般在这些基金报告里,都有一部分是留给基金经理跟我们唠嗑的。
我特别喜欢看这块,是因为有时候碰上经理掏心窝,会有种我在跟大牛交流投资经验的感觉哈哈哈。
比如说,之前在半年报里,张坤苦口婆心的教大家挑基金。
所以这次我又去扒了些绩优基金的报告,在一些业绩优秀但不太出名的经理那里,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内容。
一、银华中小盘精选混合,李晓星
相比张坤、朱少醒这些明星经理,李晓星不太出名,但是他在管银华中小盘的时候,业绩真的好。
五年任职回报,达到200%,也就是年化25%,很不错了。
在这次报告里,李晓星有两个建议可以参考一下:
1)关注景气度上行的行业
景气度上行的行业,说白了,就是能把猪吹起来的风口。
那这样的风口有哪些呢?
1. TMT行业,尤其要关注刚起步的5G软件应用
2. 新能源行业,包括光伏、新能源汽车
3. 品牌消费行业,要关注有品牌效应、有护城河的可选消费行业龙头。
2)关注业绩能和估值相匹配的优质成长股
李晓星认为,明年的股市流动性会比今年差一些。
流动性差的时候,大家不爱炒作,估值会下降,业绩增长不够快的企业股价可能会跌。
在这种时候,我们要挑选那种业绩增长快,能和估值相匹配的优质成长股。
至于这种优质成长股要咋挑呢,下面会提到。
二、银华富裕主题,焦巍
银华富裕主题也是个长期绩优基金,成立十四年以来,收益达到了1100%。
虽然焦巍接手这个基金才两年,但在两年里,他的任职回报达到了165%,即年化63%。
两年时间就翻了1.5倍多,非常出色。
在看他的报告时,我发现这位经理,特别喜欢读毛泽东选集。
他喜欢将毛泽东思想和股市投资结合在一起,有一套很独特的、很接地气的投资理念。
比如说,他认为一个优质成长股应该具有不断递进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护城河——“自己做的别人不能做”
第二层次是粘性——“用了我做的下次还想用”
第三层次是定价权——“我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如果大家觉得这太抽象,想想最近的iPhone 12就懂了。
再比如说,他用精辟的三句话概括了投资策略:
首先,继续在有鱼的地方打鱼
第二,坚持不在容易淹死的地方打鱼
第三,拿出大约十个点的仓位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打鱼
是不是有点意思?我的理解就是:
第一点是说,有些行业注定能赚钱,买它,不亏。比如白酒、医药行业。
第二点是说,有些公司业绩很好看,但是不稳定,赚了上顿可能没有下顿,风险太大了,不买。
第三点是说,有些科技公司的估值非常高,但行业格局、定价权和粘性都有优势,值得投资。
给大家看看经理的原话,挺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