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格隆
一个游走于资本市场与佛祖之间的浪子。我可以生,可以死,我大笑,由天决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格隆

最懂AR的,还是VR

格隆  · 公众号  ·  · 2022-06-18 18:43

正文

作者 | 马三龙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威斯康星州有一个奇妙的小镇Baraboo,小镇以丰富多彩的马戏表演、小丑博物馆,以及魔鬼湖州立公园闻名,去过的旅客无不惊叹于这里的丰富想象力。


多年以后,“Baraboo"有了另外一层含义:微软初代HoloLens的项目代号。


这个名字源于创始人Alex Kipman的期待,他希望这个项目同样富有想象力。据微软CEO纳德拉回忆,当他在微软92号楼地下室,第一次佩戴上HoloLens时,便被"传送"到2.5亿英里外的火星表面。正是这一奇特效果,才促使后来微软收购了《我的世界》,原因是想让玩家可以用AR玩这款游戏。



不过,现在的AR,早已物是人非。Alex Kipman用一种同样充满想象力的方式离开微软:在办公室看小黄片。


当年的AR三剑客也黄了——谷歌眼镜、Magic Leap One、HoloLens,一个退出市场,一个难产,只剩下后者苦苦支撑。


这就是被老罗评价为下一代计算设备的AR的现状,似乎在行业冥灯到来前,就先自我了断了。


那么,AR行业到底还有没有机会,值得老罗把下半辈子都搭进去呢?



01


人们对iPhone的第一印象,大多来源于2007年的苹果发布会。当年老乔在马士孔尼会展中心,解锁iPhone的那一划,直接把手机从功能机时代,划到了智能机时代。


AR也有自己的"iPhone时刻"。


相信大家几年前都看过这样一个视频:在一个中学室内篮球馆里,一条巨型鲸鱼一跃而起,然后又一下子沉入地板,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个惊为天人的视频出自Magic Leap之手,用于宣传其光场技术,也是不少AR粉的"初恋"。


只不过,和苹果的"划时代"不同,AR眼镜这一沉,就没有再起来。


诚然,如今AR眼镜在工业级市场,应用场景不少,比如今年的俄乌战争,乌克兰的士兵就使用了一款由本土公司LimpidArmor研发的军事头盔,其中硬件部分来自微软的HoloLens。


但是去到消费级市场,AR眼镜像极了我们熟悉的妖股,一个消息来了,涨个几天,然后又打回原形。


对于AR,用户不满意的点很多:贵,画质差,功能少。你以为把AR买回来,可以像纳德拉那样体验火星穿梭,但是实际体验却不是那回事。


虚拟现实鲸鱼的买家秀和卖家秀   来源:网络


用b站著名测评up主何同学的话来说,那就是:


看到AR,就好像长大了,才发现世界并没有奥特曼。


消费电子产品,最能说明问题的是销量。AR的销量只能用惨淡来形容,当Oculus Quest 2发布一年多就卖出1480万台时,AR三剑客——谷歌眼镜、微软HoloLens、Magic Leap One,加起来的销量还不到其零头:


谷歌眼镜总体销量只有几千台,目前已经退出消费市场;Magic Leap One公开的销量数据是6000台,但是据说其中大部分是免费送出,真实销量不到2000台。


剩下的独苗微软Hololens,虽然销量达到10万级别,不过已经转向了工业级领域,创始人Alex Kipman也因为个人原因离职。


假如老罗说VR的市场天花板是游戏机,很明显,现在的AR,天花板甚至还不如Kindle。



02


相比起AR眼镜的现状,大家更关心的问题,应该是未来AR还有没有机会。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另一个问题:


一款合格的电子设备,标准是什么?


对此,曾经一位电子行业的大佬概括过,一款电子产品要成功,有五个要点:


合理的价格,优秀的显示,丰富的内容,成熟的系统,以及很少的bug。


Oculus这是因为体验效果好,价格合适,又有爆款产品,从而顺利出圈。而ar的表现,似乎并不达标。何同学曾经对市面的三款AR做过专业测评:


 

结论是,系统还可以,画质和内容,让人直呼上当。


我们先来看软件和系统。


微软这些大厂的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HoloLens可以探测三维空间建模,记录位置,并且让虚拟物品和现实物品联动,就好像电影《视界》里面,男主角将约会达人的勋章挂满墙壁那样。



从苹果的ARKit路线图,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晰。从2017年至今,ARKit走过了6个版本,功能也从最开始的平面检测、运动跟踪,到现在可以根据经纬度锚定城市。


总体而言,AR在软件层面的支持已经很丰富,但是,到了画质和内容层面,就从买家秀,变成了卖家秀。


和VR使用成熟的屏幕技术不一样,AR眼镜因为既要看到真实景象,又要层叠虚拟的信息,这种既要又要,让业界一度找不到实现的方案。


目前应用效果比较好的方案是衍射光波导技术,该技术在2010年由诺基亚的Tapani Levola博士发明,通过光波导器件对光机发出的光线进行扩瞳,从而在近眼显示三维影像。


 

不过,衍射光波导依然有着不少缺点,比如说工艺繁杂,导致良率不高;另外显示上会有彩虹效应,显示精度也有待改进。


这一切反映到产品层面,就是显示效果不好,价格还死贵。


HoloLens基础版本价格是3500美元,折合人民币接近25000元左右,但是显示效果就好像xx。这就好比一台功能手机,挂10000元,自然没有人愿意买单。


销量起不来,没有人愿意去开发软件,生态也建立不起来。于是,AR产业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既然瓶颈在显示上,那是不是衍射光波导改进了,AR的问题就解决了呢?这里又牵扯出另外一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需要虚拟现实?


就目前来看,AR的产品还是可以用的。在军事、医疗领域,微软的HoloLens都有不错的应用场景,但距离革命性产品,还有一段距离。


乔布斯说过,用触控笔的智能手机,是没有灵魂的。


用户对AR的期待,不是一个铺满墙壁的微信聊天框,也不是在浴室看b站视频。这些需求,手机已经满足得很好了,假如AR用起来还没有刷抖音爽,我们凭什么要用?


最佳答案应该来自去年英伟达的"造假事件"。在黄仁勋一个多小时的演讲视频里面,其中有14秒是虚拟效果,其逼真程度,愣是骗过了所有观众。


AR眼镜能做到这种效果,元宇宙概念才算是最后落地。


但是,现有技术距离这种效果,还非常远。


光制作视频,英伟达租用了一辆装载数百个数码相机的卡车,对黄仁勋的住宅多角度拍摄数千张照片;后期制作中,动员了34位3D设计师和15位软件工程师,再加上数不尽的GPU,才完成了3D建模。


假如再加上AR眼镜里面的展示、实时运算、无线传输,对现有的硬件水平,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苹果一直在打磨ARKit软件,却迟迟无法推出硬件;Meta为什么优先选择VR,而不是AR。



03


从目前人类的技术手段来说,VR相对AR更容易实现。


一个行业,只有不完善的时候,后来者才有机会。AR的种种问题,给老罗等创业者拉开了一道突破的口子,回到投资上面,有什么机会呢?


去年底,虚拟现实相关概念又炒了一波。


受Meta更名事件驱动,元宇宙概念股掀起涨停潮,3个月时间内,中文在线股价上涨4倍,中青宝股价上涨5倍。



炒作之后呢?


今年5月份,中青宝爆出总裁李瑞杰辱骂员工事件,让员工"买块豆腐撞死",强制五一加班,媒体报道后还扬言"谁敢告我,我就教训谁,我就暴打谁"。


管理上如此"狼性",业绩大概率是不会好的。传说中的元宇宙大作《酿酒大师》,公测后月平均活跃数量仅为211人,付费用户数1人。你说不懂元宇宙就算了,这个年头了,还拿H5游戏出来充门面,太欺负人。


 

回头看股价,很明显,都是瞎炒。


在A股专注炒股票的同时,真正的科技股龙头,在认真憋大招。


比如说软件龙头公司Adobe,在元宇宙建模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除了内部创新之外,还收购了Mixamo、Allegorithmic等初创公司。


下图是用其Substance 3D软件打造的模型,无论是沙发的布料,还是树叶的纹路,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最后,AR市场不能少了元宇宙创始人Meta。这可是为了表全心做元宇宙的决心,甚至不惜把全球都已经极其知名的公司名称FaceBook都掉(不要“脸”)的主。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最近在Twitter说道,未来VR和AR的平滑切换,是行业的关键。



这句话虽然是说给苹果听的,但是最有机会的,其实是Meta。


从技术路线来说,除了前面说的显像技术差异较大,AR和VR在位置识别、手势识别等技术上,有一定的重合度。


Meta先通过Oculus产品的成功,打通生态,等硬件成熟再切入AR,到时候程序员就可以无缝切换,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中国女婿扎克伯格,一定读过汉史。


最重要的一点,是扎克伯格的态度。根据消息显示,扎克伯格并没有放弃AR路线,相反,他将此视为Meta的"iPhone式机会",并且预计2024年就可以推出首款AR产品。


看来,最懂AR的,还是VR;要投资元宇宙的卖水人,还得是美国的科技龙头。


其实国内的资本玩家也不赖,除了绝大部分都是类似那位“大师”蹭概念炒股外,头部互联网大咖也是高调大手笔入局的,腾讯、阿里、华为、字节、网易等的动作一点也不小。


也可以看到,这两年,是中国元宇宙投资规模最井喷的黄金时期,在资本的加持下,数十起以亿为单位的融资、数以千家创业雨后春笋出现,尽管直到目前为止市面上依然没有看到什么拿得出手的现象级产品应用出来,但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商场街边,VR游戏体验的商业化场景开始出现,它们正是VR产业逐渐走向商业化的一点点试探,如遍布在各大城市商业中心的星星之火,随时准备着迎接这个产业的高光到来。


虚拟世界的大门,正在打开一丝丝缝隙。



04

结语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老罗的退网采访。


这一次创业,老罗不像10年前那样,拿着800万就去做手机。在满腔热情的同时,他准备好了Plan B,Plan C,准备好九死一生,准备好AR还要低迷五年。


他知道自己大概率会失败,但是还是想搏一搏。


《爱,死亡,机器人》里《机器的脉搏》一集这样描述到:


不管真相如何,都别无选择
只有一种方法去探个究竟
她纵身一跃
有那么一瞬
她在飞翔


对于追梦,不管是虚拟,还是现实,其实没有区别。


希望我们都不要忘记自己本来的梦。




格隆汇研究院近期的重点提示:


4月25日,在会员群与每日复盘:带动成长股反弹先锋是“光伏”

5月6日,每日复盘强调: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困境反转

5月31日,侯哥复盘提示:高赔率(地位+催化)的券商板块

6月13日,SVIP公司分析提示:新东方在线的困境反转

你不必抓住每次机会,每月抓住一次,足矣!

扫码领取格隆汇“618特惠”400元SVIP优惠券包5598元即可获得“12+1”个月SVIP会员,下单即可抽好礼,更有免单机会!



▍往期推荐
————
点赞、在看、转发——送人“三连”,股票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