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ST价值
牛散集中营;研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专注于ST股的价值发现与风险提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淘股吧  ·  一天满仓赚32个点是种什么感觉...... ·  昨天  
似水之流年  ·  资金在3250-3319点完成换手 ·  昨天  
似水之流年  ·  资金在3250-3319点完成换手 ·  昨天  
概念股逻辑  ·  探讨DRG/DIP概念股:国内医疗信息化企业一览 ·  2 天前  
两只黑马  ·  大涨啊!明天,这么干! ·  2 天前  
两只黑马  ·  大涨啊!明天,这么干! ·  2 天前  
贝壳财经  ·  A股节后首日:DeepSeek概念大涨,券商 ... ·  3 天前  
贝壳财经  ·  A股节后首日:DeepSeek概念大涨,券商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ST价值

A股“天龙”传奇:18年僵而不死,8次倒壳、14次更名,尽显妖股本色

ST价值  · 公众号  · 股市  · 2018-03-11 17:27

正文

这是一个经典的倒壳故事。 故事的主角,曾经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天龙。

18年前,天龙第一次出现在A股,名号天龙集团。18年后,天龙早已谢幕,摇身一变,成为山水文化。

然而名不符实,山水文化一直靠天龙大厦的房租,以及甩卖资产续命 。原本 想做文化传媒产业,最后却成为了一个租房和卖酒的小店。

现在资本市场上称他为 ST山水, 因为股价时常上演“捉妖记”而闻名,代号600234.SH。

扣非亏损16年、八次倒壳难涅槃

没想到,18年前的那次敲钟,就是天龙诞生以来最辉煌的时刻。 当年扣非后1700多万的净利润,天龙此后再也没有达到过。

这18年来,天龙早已不是原来的天龙, 掌舵人一变再变,至少有八次倒壳。

石破天惊的是,天龙的多任掌舵人,都非常神奇, 有的与“公海赌王”连卓钊关系暧昧,有的因为挪用资金锒铛入狱,有的是两位专业律师…… 故事从天龙2000年上市后的第二年正式开始。

当时,由于 太原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撤销,相应职能划归太原市财政局,天龙集团的大股东首次更迭, 这是最正常的一次。

此后的2011年、2012年,天龙连续两年亏损,变身为“*ST天龙”。

也就是从这年开始, 天龙的掌舵人一直在玩一个保壳的游戏: 连续亏损两年后,戴帽;第三年,依靠甩卖资产或债务重组,摘帽。

股票简称也在 “*ST天龙”、“ST天龙”、“*ST山水”等之间不断变更, 多达14次。

整个过程中,先后九位大股东“粉墨登场”。

除了太原国资委、太原财政局,第三任大股东是 东莞金正数码, 曾注入视频资产,使天龙集团扭亏为盈。

但好景不长, 时任东莞金正董事长万平因挪用资金入狱, 山水文化躺枪, 再次陷入困境。

后面经过两次司法划转,中铁华夏在2012年开始成为第一大股东。

经过了一系列的变故, 此时的天龙已经主营停止,开始收房租度日了。 这时候有一位叫 黄国忠 的江湖人士看不过去了,接手了中铁华夏的股份, 成为第六任大股东, 拉上“丁磊”准备大干一场。

黄国忠果然够义气, 出钱又出力,送资产又出方案, 曾计划与舞蹈女神杨丽萍旗下的公司重组,把天龙变为山水文化。

但是巨额的债务吓退了杨丽萍, “印象·刘三姐”的重组遗憾夭折。

一年后的2015年6月,神奇的一幕又发生了。 黄国忠及其一致行动人,把股东权利委托给了两位律师, 出现了“俩律师掌控上市公司”的现象,非常罕见。

后面又登场了一位显明股东叫钟安升和一系列的关联账户。 这些神秘股东与“公海赌王”连卓钊关系暧昧。 连卓钊 因涉及包括之前黄光裕、郑少东等一系列重大案件而销声匿迹。

但是“赌王魅影”拿下第七把大股东的交易后 并没有更多动作,反而公司表示不拿控制权。

风云际会。 除了前面七位大股东,还出现过邓俊杰、仰智慧这两位“程咬金”。

邓曾试图通过参与定增、夺取山水文化大股东位置;曾因进军博彩业而声名大噪的仰智慧则是通过股权转让。但这两位都最终没有成功。

上市十八年, 天龙经历8次倒壳,并有6次大股东变更,14次简称改变 ,在整个A股也是少见。

奇特的架构,路在何方?

18年的坎坷资本路,主要由三种原因造成。

一是公司亏损严重,大股东无奈卖壳;二是大股东无力偿债,持股被司法划转;三是协议转让,让出上市平台。

如今的山水文化,是“一山三虎”局面, 大家相互制衡、暗中观察。

三虎”分别是:第一大股东钟安升及其一致行动人(18.04%),背后隐现“公海赌王”魅影;第二大股东深圳派德高管理咨询及其一致行动人(12.43%);第三大股东南京森特派斯10%。

由于第二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推荐的董事占董事会半数以上,其推荐的董事吴太交被选举为董事长, 现在公司有了实际控制人。

这可以说是一个奇特的架构,大股东没要控制权,反而是第二大股东控制公司。

以钟安升为首的账户组, 通过“偷袭”举牌上位,但是在事成之后却低调了很多。 他们公开表示,没有单独取得公司控制权的意愿,也没对 公司控制权做出相应安排。

从实际行动上看,他们也确实没有夺权计划,甚至没有阻止“二当家”控制上市公司。

“三当家”也没有表现出对公司控制权的觊觎。 在成功竞得黄国忠的9.88%股份后,三当家除了按照增持计划增至10%,之后并无其他动作。

反而“二当家”是最积极的。一方面完成股份归集,另一方面, 推荐的董事占董事会半数以上,且拿下董事长宝座,掌控的意图相对明显。

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烂摊子,ST山水 现在主要是靠收租和卖酒维生。 从公司股权架构角度看,天龙沦落到 这一步, 与公司掌舵人变化频繁,控制性投资上出现失误有很大关系。

比如天龙之前有一家叫“珠海金正”的子公司,主要做LED背光源产品。儿子要创业,天龙不仅一开始投入1000多万,还借了660多万给珠海金正。

后来儿子的生意难以为继,借出去了660多万当然也就拿不回来了,导致上市公司2016年资产减值损失600多万。

也就是说,当年上市公司总收入才两千来万,一个儿子就败掉三分之一。

根据2017三季报统计,山水在控制性投资上仍不理想,大概用2600多万资金,撬动了子公司600来万资产, 子公司很不争气。

除了资产减值造成损失,山水的利润主要是被巨额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主要是利息)给吞噬—— 这三个“吸血鬼”,就把所有营业收入给吸完了。 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连续的折腾啊。 现在,这家老牌上市公司,已经是一个问题复杂的“壳”了,管理不善、债务繁重,剩下25.87亿市值。

从新任实际控制人吴太交的动作来看,一方面是解决老问题,把前面那些没经营业务的公司慢慢剥离;另一方面,有意往金融方向发展,涉足了商业保理和融资租赁行业。

对于债务繁重且靠租赁维生的山水来说,这也是一个突破口,关键是否落实到位。 不过正如前文所说,奇特的控制结构,为后面的控制权之争埋下了隐患。

大股东钟安升账户组目前没有控制意愿, 但难料后续是否会生变,以及是否会把股权转让给“第四者”也不好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