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资报告
探寻变革之道 打造阳光国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国资报告

营收利润双创近年同期最佳,央企实现首季“开门红”

国资报告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4-13 18:1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闫红伟 摄


今天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沈莹 介绍2017年一季度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万亿元,同比增长19.2%,累计实现利润3120亿元,同比增长23.2%,双创近年来同期最佳业绩,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首季“开门红”的五大亮点


0 1

重点行业稳产稳销,油电煤运先行指标企稳向好

油电煤运产销保持增长,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一季度中央企业售电量同比增长7%,发电量同比增长7.4%;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0.4%,商品煤销量同比增长16.4%;钢材产量同比增长11.4%,销量同比增长14.9%;航空企业运输周转总量同比增长9.8%,水运企业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6%;成品油产量同比增长1.8%;汽车产量同比增长5.9%,销量同比增长4.4%。

0 2

营业收入增速加快,企业生产经营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万亿元,同比增长19.2%,增速比1-2月提高4个百分点,呈逐月加快态势。 102家中央企业中,有91家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增收企业比上月多7家,有54家企业收入增幅超过10%。其中:石油石化、钢铁、煤炭等行业收入增长超过40%,军工、建材、医药、现代服务等行业收入增幅超过10%。

0 3

经营利润大幅增加,盈利质量转好趋优

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120亿元,同比增长23.2%,3月份当月利润总额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2264.2亿元,同比增长26.5%,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02.7亿元,同比增长24.6%。 102家中央企业中,有99家企业盈利,81家企业增利,43家企业效益增幅超过10% 。石油石化、钢铁、有色、煤炭等传统产业效益逐步回升,先进制造业、医药、现代服务业等行业效益贡献稳步提升, 开启了经济效益增长的“双引擎”

0 4

税收贡献继续增加,降费让利力度加大

一季度中央企业上缴税费5299.7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煤炭、冶金、建筑、交通运输、石油石化企业上缴税费同比增长超过10% 。电信、电力、石油石化企业积极执行提速降费和电价、非居民用气价格下调等政策, 一季度有关中央企业向下游企业及消费者降价让利超过350亿 元,为进一步降低全社会运行成本作出积极贡献。

0 5

运行质量持续改善,降本增效成果显现

一季度中央企业成本费用总额增幅低于收入增幅0.1个百分点,百元收入负担的成本费用同比下降0.1元;平均成本费用利润率5.5%,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同比均有所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9.2%,人均利润同比增长23.5%,一些长期亏损企业实现扭亏增盈。


恢复增长的五大动力


1

组织有力,措施到位

各中央企业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将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工作作为全年工作重中之重来抓。大多数企业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的提质增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责任落实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狠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

紧抓机遇、开拓市场

各中央企业加强市场研判,紧抓市场机遇,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份额,强化上下游产业合作与协同。 军工企业加快高精尖技术民用化,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7%。建筑企业发挥规模优势,抢抓大市场、大项目、大业主,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43.8%。 装备制造企业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签订合同额同比增长23.7%。煤炭与电力、航运与货主等企业加强上下游互助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

3

降本节支、挖潜增效

针对人工、物流、环保等成本持续上升的严峻挑战, 各中央企业认真组织开展“成本管控、效益否决”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入挖潜增效,55家企业成本费用占收比同比下降,60家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同比提 高; 汽车、电子等行业营业成本增速低于收入增速,商贸行业大力压缩低毛利、高风险业务,减少低效资金占用,提高盈利水平。电信企业继续扩大销售费用压降成果,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4%;石油石化企业桶油操作费用同比下降0.8美元,加强跨区域物流合作,逐步扩大油品互供规模,降低物流成本。

4

调整结构、优化供给

一是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电力等企业稳步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加大“僵尸企业”处置力度,剥离非主业、非优势业务,整合资源进行专业化运营,提高配置效率。

二是加大低效无效资产市场化处置力度, 一季度中央企业通过产权市场转让非主业、低效无效资产66.7亿元,转让亏损股权49项。

三是主动顺应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石油石化企业调整优化柴汽比,提高毛利水平,钢铁企业增加中厚板、冷轧薄板比重,中高端产品产量增速达到两位数。

四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势头向好,一季度通信企业数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6%,电力企业水电、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6.7%。

五是稳步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 一季度建筑企业海外订单增速达到90.3%,航空企业国际航线数量同比增长16.8% ,一批核电、高铁、园区建设、技术合作等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境外业务范围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

5

清应收、去库存、降杠杆

一是加大对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清理力度。各企业通过落实催收防欠责任制、强化考核、加大督导、做好源头控制等措施,努力清应收、去库存。一季度中央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增速比上年末放缓1.8个百分点,67家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增速低于收入增速,60家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下降。

二是优化企业债务结构,积极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工作。一季度中央企业利用资本、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带息负债比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中国电子、中国建材、中国化工、鞍钢等企业已经和银行、实施机构签订债转股框架协议。3月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6.5%,较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点击图片下单新刊

2017年4月

国资报告

36

加入购物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