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2
月
14
日
情人节,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都会区帕克兰市斯通曼
.
道格拉斯高中校园发生恶性校园枪击案,导致
17
人死亡、多人受伤(其中
14
人送院)。
此次事件的枪手,是该校已被开除的学生、现年
19
岁的尼古拉斯
.
克鲁兹(
Nikolas Cruz
),他已被控一级谋杀等
17
项严重罪名,即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这是继
2016
年奥兰多“脉冲”夜店枪击案(
50
死
53
伤)后,佛罗里达州最严重的涉枪暴力案件,也是进入
2018
年以来全美国第
18
起(造成枪手以外伤亡第
8
起)校园枪击案。
和近期美国一众轰动性、恶性枪击案不同,此次校园枪击案并未发现诸如原教旨“洗脑”、族裔仇恨之类“习惯性题目”,嫌犯是一名长期被怀疑存在严重情绪控制问题、曾多次口头或实际威胁他人安全和校园秩序的“问题学生”,尽管枪击肇因尚在调查中且存在多种可能性,但种种迹象表明,这又是一起在美国更常见、也更容易被人忽视的由琐事引发、“独狼式”恶性校园枪击案。
正如一些媒体和观察家在事发后第一时间所预言的,“
2.14
”校园枪击案毫无悬念地再次引发美国老生常谈般的“控枪大辩论”,毫无悬念地被导入共和、民主两党的党争,毫无悬念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控枪派”继续将悲剧归咎于“控枪不力”,支持“控枪”的民主党人虽不像德州教堂枪击案等枪案发生后那般活跃,前总统奥巴马等却仍然拐弯抹角地作出了上述暗示;相反,全美步枪协会(
NRA
)这一“拥枪大本营”在事发后拿出的“解决方案”是“将合法拥枪推广到全国”,理由一是“拥枪可自卫”,二是“合法拥枪即可合法监控”,这同样是老掉牙的理由,支持“拥枪”的共和党政治家则不论在案发后公开讲话中只字不提“控枪”的总统特朗普,还是公开称“控枪对预防或阻止校园枪案毫无作用”的佛罗里达州参议员、前总统候选人提名争夺者卢比奥,都一如既往地站在了“控枪”阵营之外。
如果说,以往多次美国恶性枪击案所引发的“控枪”、“拥枪”争吵都不得要领、不了了之,那么这一次则更明显地显示,比“控枪不力”更危险的,是有关部门对隐患的渎职和漠然。
正如许多知情者所指出的,嫌犯的档案信息和其他资信一目了然:他不仅曾多次涉嫌使用暴力和包括枪械在内的器械威胁他人和公共安全,不仅曾公开发出暴力恐吓,而且有过在校园恐吓的前科;他曾经拍摄“我要杀个人”的视频上传,曾经在网上炫耀自己所拥有的武器装备;他是白人至上民兵组织“佛罗里达共和国”(
Republic of Florida
)的成员,参加过该组织和其它组织发起的射击训练营,拥有曾在多起恶性涉枪案中“大显神威”的
AR-15
(著名
M-16
突击步枪的半自动民用型)步枪……他的老师、同学、邻居、熟人曾不止一次在不同场合公开谈论其暴力倾向和危险性,他因和前女友的新男友打架被学校开除,因“情绪不能自控”被强制施行心理辅导,甚至,联邦调查局(
FBI
)不久前两次收到其熟人指名道姓的举报,称其“有杀人动机、故意,并愿意提供相关的、令人不安的信息”。即便“控枪拥枪之辩”不得要领,如果方方面面能够根据如此多、如此明显的警示“按现行规则操作”,尼古拉斯
.
克鲁兹这个曾因威胁同学被禁止在学校校园里背书包(怕藏武器)的“问题学生”,理应继续接受心理辅导和特别“关照”,各种威胁元素也应早就置于严密控制下,这不仅可在很大概率上避免此次情人节校园枪案悲剧发生,对嫌犯本人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尽管嫌犯从不掩饰其狂躁、暴力倾向并频繁公开炫耀武力,但他仍可在事发前任意行事而无所掣肘;尽管按规定他仍应接受心理辅导,但实际上他长期借故未去也无人过问;尽管不同的人两次举报到
FBI
,但
FBI
这个号称“手眼通天”的机构却毫无反应……可以负责任地说,有关部门这种令人发指的渎职和漠然,是比任何枪械更致命的、对社会和校园安全的威胁,如果这种渎职和漠然不能改变,即便“控枪”也控不住,即便控住了,“失控的嫌犯”也可能用其它手段(比如开车撞击、煤气罐爆炸、投毒……)危害他人、校园和社会。
针对“
2.14
”枪案,美国总统特朗普接连发布推特和演讲,表示“有责任让我们的学校和孩子更安全”,并呼吁“任何人都有责任反复向当局举报”——或许他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让“当局”自省,消除渎职、漠然等比枪械和任凶器更危险的校园安全隐患:毕竟,此次枪案中并非没有人“反复向当局举报”,但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