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弗雷赛斯
Freescience由浙江大学医学院几个硕博士发起创建,旨在最广泛分享有价值的科研技能和知识;FreeScience的宗旨:“科学自由分享、人人平等,共求真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研之成理  ·  塑料回收,Science! ·  昨天  
研之成理  ·  斯坦福大学,Nature!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弗雷赛斯

“被饶毅举报学术造假”的耿美玉出席上海院士专家峰会,详解阿尔兹海默症新药971

弗雷赛斯  · 公众号  · 科研  · 2019-12-09 07:00

正文


12 月7日,以“ 创新与转化——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 ”为主题的第七届上海院士专家峰会在 上海科技大学 举行。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GV-971首席科学家 耿美玉 作了题为” 阿尔茨海默病和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研究和进展 ”的演讲。


耿美玉


她说 ,“网上很多人在解读安慰剂对照组的数据,认为6个月是一个诡异的时间节点。其实这里正反映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如果不治疗,随着安慰剂效应降低,逐渐恢复了病理状态。从这个图可以清楚地看到,GV-971从治疗第4周即出现显著疗效,而且可以平稳地改善患者的认知状况。”

我们将在12月20日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完整的大鼠2年的致癌性试验数据。 ”耿美玉表示。

年11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九期一(甘露特钠,代号:GV-971)的上市申请, 填补了这一领域17年无新药上市的空白。

耿美玉解释说,“有条件获批上市特指,GV-971上市后3个月内提交完整的大鼠2年的致癌性试验数据。

她表示,除了在1 2月20日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完整的大鼠2年的致癌性试验数据,研究人员还在继续进行该药的药理机制方面的研究和长期安全有效性研究。

其中,中国上市后临床研究计划方案包括: 以3000例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对象,在80个中心开展12个月的双盲试验,以及6个月的开放试验。

国际临床研究计划包括: 以2046例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对象,在200个中心开展12个月的双盲试验,以及6个月的开放试验。

“不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GV-971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与阿尔茨海默病严重程度正相关。 ”耿美玉展示的PPT显示,GV-971对于改善患者的“命名物体或手指”“结构性练习”“意向性练习”“单词辨认任务”“口头语言能力”“(自发言语)找词困难”“口头语言理解能力”“注意力”8个单项均有极显著的改善作用。

在耿美玉看来,阿尔茨海默病是多系统紊乱的复杂疾病,多种高风险因素都可能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

研究团队发现,阿尔茨海默病进程中伴随肠道菌群失衡,而肠道菌群丰度变化与脑内的外周免疫细胞侵润密切相关。 短期粪菌移植实验也同样证实菌群的改变可以影响神经炎症。 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为代表的菌群氨基酸代谢异常是介导神经炎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GV-971可调节痴呆小鼠菌群结构,减少痴呆小鼠菌群与脑内免疫细胞连接,下调苯丙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含量,抑制其介导的Th1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从而降低外周及中枢神经炎症反应。

“我们希望用一个开放的创新理念和思路,审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挑战研究的局限,希望能做更多阿尔茨海默病复杂病因的研发,或许靶向肠道菌群会带来治疗的新思路。

“慢性复杂疾病的治疗亟需新药研究破局创新。 ”耿美玉说,复杂疾病是一种以局部组织异常生长为特征、系统调控紊乱的全身性疾病。

复杂疾病的发生发展不仅与基因有关,而且与环境生态、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心理情绪等诸多因素有关。

全球目前至少有5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到2050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达到1.5亿左右。

2018年全球治疗及照料费用已达万亿美元。 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1000万人,是世界上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预计到2050年我国患者将达4000万人。

自发现阿尔茨海默病100多年来,全球用于临床治疗的药物只有5款,临床获益不明显。

全球各大制药公司在过去的20多年里,相继投入6千亿美元研发新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320余个进入临床研究的药物已宣告失败。

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预测,如有一款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病因或缓解病程进展的新药,未来5年可将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减少50%,到2050年可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减少80%。

“从容面对不再回避,这是2019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的主题,也是对于我和团队以及所有帮助我们的人的一个共勉。 ”耿美玉以这句话结束了演讲。


11 月 29 日上午,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终身讲席教授饶毅实名举报李红良、裴钢、 耿美玉 学术造假。

网传举报信截图


耿美玉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所长,并任药物研究所第十四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耿美玉所在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回复:

网上近期有两次出现质疑耿美玉论文造假的信息。对此,药物所高度重视,已组织专家进行初步核查。根据初核的结果,唯一涉及阿尔茨海默症新药 GV-971 的研究论文(Wang et al Cell Research 29:787-803)不存在学术造假问题。发表于 Cell 杂志上的论文也不存在学术造假问题。


发表于 Hepatology 等杂志上的其余三篇论文个别原始图片选取有误,但不存在对图片进行拼接伪造情况,且对论文的最终科学结论无影响,论文作者已向相关杂志社发出勘误申请。


药物所所长李佳表示, 未来他们将积极配合第三方权威部门进行核查 ,“衷心感谢公众对我所的关注。后续我们会继续做好 GV-971 相关研究工作”。


本文来源: 科学网

浙江大学硕博创建组织

查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