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银河
首发李银河的最新原创作品,重发李银河和王小波的经典旧作,报道李银河的社会活动,刊登社会学、性学以及有质量的时评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单号码查入口  ·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穷人的富养是带孩子到处旅 ... ·  21 小时前  
单号码查入口  ·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穷人的富养是带孩子到处旅 ... ·  21 小时前  
三个妈妈六个娃  ·  人在英国,遭遇了一次紧急撤离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银河

从社会学角度,给正处在婚姻关系中的你,三条建议

李银河  · 公众号  ·  · 2019-10-30 19:00

正文


插图来源于影片《结婚十年》

文章选自《李银河说爱情》


前面讲到过离婚率升高的问题,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婚姻制度终将消亡,是真的吗?
根据民政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的人数同比降低了3.4%;离婚登记的人数同比增长了4.0%,在离婚大军里,很多都是80后、90后。

也就是说 结婚晚、离婚快已经成了现在年轻人婚姻的一个新特点。


很多人在面对婚姻的时候产生了一种焦虑,就是相爱的时候两个人海誓山盟,为什么结了婚之后感情很快就会被耗尽?到底怎样才能拥有高质量的幸福婚姻呢?


这一讲我们就讲讲理想的婚姻关系是什么样的,以及如何经营婚姻关系。


插图来源于影片《饮食男女》


首先我们定义一下什么是“理想的婚姻”。

在我看来, 理想的婚姻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是相对低层次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两个人要能够“吃到一块儿,睡到一块儿,玩到一块儿”。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在理想的婚姻关系里,两个人在最基本的人性欲望上应该是能够契合的。


高层次的理想婚姻可以概括为三个要素。


第一,男女双方应该各自有独立的事业。 比如钱锺书和杨绛,一个人研究学问,一个人研究翻译,两个人都有自己所钟爱的独立的事业,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立而完整的,然后他们又结合在一起,这要比传统上“男主外女主内”的夫妻关系好得多。


钱锺书和杨绛 ,插图来源于网络

我们应当彻底抛弃“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安排。 为什么男人就应该在外面挣钱搞事业,女人就应该做家庭主妇呢?

女权主义有一个观点,就是说做家庭主妇是一种折磨,是一种西西弗斯式的折磨。虽然不排除有些女性非常擅长并且享受做家庭主妇,但如果是被迫留在家中,做家务就是一种折磨了。

家里的东西脏了,你就得把它弄干净,弄干净以后它又脏了,脏了又得弄干净,就像古希腊神话里被惩罚的西西弗斯,终生都要推着那块巨石往山上走,费尽全身的力气推到山顶,然后石头又“哗”的一下滚到山下去了。

文艺复兴时期西西弗斯画作

无论是对于男性还是女性,如果这个人是比较有独立人格、想要做独立事业的人,让他完全牺牲自己去过这样的生活,那真是特别难以忍受的折磨。


第二,夫妻俩都应该有独立的经济来源。 尤其是女性,你不能够把你的身家性命全都寄托在男人身上。如果你们俩感情挺好那还没问题,万一这个男人移情别恋了,或者有一天你不喜欢他了,你怎么办?没有任何独立的经济收入,你就不能做出自由的选择。

插图来源于影片《我的前半生》

第三个要素就是,在理想的婚姻中,夫妻的人格应当是平等的, 不能无论大事小情都以男人为主女人为辅,或者女人决定男人服从,无论男尊女卑还是女尊男卑都不是人格平等,不是理想的夫妻关系。

插图来源于影片《生活大爆炸》

从目前中国家庭调查的数据来看,城市家庭基本上能够做到男女权力、地位和人格平等了, 基本上都能够做到家事决定权共享,大事一起商量。 作为对比,在传统家庭中,尤其在农村家庭中,女性地位还不如男性。在很多地方,女性的名字不能写入族谱,不能进宗庙。

有一个例子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在河北农村有户人家,父亲去世了,要决定送葬的时候由谁来打幡。 按规矩,只有儿子可以打幡,女儿不能打幡。 老人家没有儿子,只有女儿,那这女儿能不能打幡呢? 结果就起了争执,家人觉得哪怕让侄子打幡也不能让女儿打,也就是让老人兄弟的儿子来打幡也不能让他的亲女儿来打这个幡。 好在这个女儿那时已经到城里工作了,她态度激烈,坚决地争取到了为父亲打幡的权利。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传统家庭里男女人格不平等的状况十分严重。

回过头看,城市里虽然已经很少有这种情况,但是仍然有很多男权思想遗留在婚姻关系当中。 比如说,很多男人下班回家之后就像大爷一样往床上一躺,家务、育儿什么都不管,全靠妻子伺候,这就是男女双方人格不平等的典型表现。

插图来源于影片《家有喜事》

总之,理想婚姻模式应当是夫妻双方有独立的事业,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人格完全平等,这样的家庭才更容易幸福。


选自《李银河说爱情》


内容简介


本书是 李银河四十年来婚姻、家庭与性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 是作者对毕生的研究积累和感悟做的一次系统的总结。


书中透彻地探讨了 爱情与性、择偶标准、婚外情、性少数群体、生育观念、性教育、女性独立 等话题。 从柏拉图之恋到更加多元化的性取向,从个人愿望与习俗规范之间的冲突,到感情的流动性和婚姻的固定性之间的紧张关系,作者通过讲述 中外婚姻制度、爱情观念、性观念变迁的来龙去脉和变化趋势, 一窥世界上不同文化的情爱方式,拓宽了看待两性关系的视野,并且对于当今中国人所面临的婚姻、爱情与性的现实困境,以及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了极为详细的观察和解读。


这里没有艰涩的学术理论,这里有很多有趣的个案,以及作者传奇的爱情经历,帮助你破解现实中的困惑,更透彻地了解爱情和两性问题,走出认识误区,突破人生格局,获得更加幸福的人生。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