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学大奖成立于2016年,是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
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大中华区做出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
奖项采取提名邀约制和国际同行评议制,并由优秀科学家组成科学委员会专业评审,秉持公正、公平、公信的原则,保持评奖的独立性。
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三大奖项,近650万人民币(100万美元)。每项奖项由四位捐赠人共同捐赠。
相较于过往四年群星云集,闪耀红毯的颁奖典礼,今年的云端颁奖典礼正值未来科学大奖五周年,特意邀请各奖项科学委员会委员和12位捐赠人齐聚云端,阐述对生命、物质、数学与计算机各个奖项的理解,也回顾参与、创建未来科学大奖的初衷。我们希望值此五周年之际,礼赞科学成就,弘扬科学精神,唤起科学热情,庆祝未来科学大奖五周年。
璀璨星光 向百年科学启程
生命科学奖
几千年来,人类对于生命科学的探索从未止步,向着那些没有被照亮过的地方,勇毅前行。
董欣年:
我参加未来科学大奖科学评奖活动主要的目的有两个,第一,选出中国对科学发展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给予表彰,弘扬他们的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通过评奖活动,能够鼓励更多的女性科学家参与活动,并选出女性科学家给予表彰,我希望未来科学大奖会有更好的五年,五十年,甚至五百年。
何川:
科学的历史是一个人类追求真理、满足好奇心的历史,好奇心往往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我希望大家不管是在生命科学或是在其他的科学领域,能够永葆好奇心。
刘勇军: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老病死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各类植物和多样的动物世界。所有的生命体都遵循从DNA,到RNA,到蛋白质的中心法则。
骆利群:
探索生命的奥秘,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最后前沿,生命科学的发现,也对改善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起到关键作用。近年来,大中华地区生命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产生了重要的发明、发现,值得获取中国的最高奖——未来科学大奖!
饶毅:
在中国与世界一样进入了“生命科学世纪”的今天,我相信,我们中国的科学家将会有更多在现代生命科学方面做出新的卓越的贡献,我们未来科学大奖也将向大家呈现越来越多现代生命科学的工作。
王晓东:
生命科学是21世纪研究最活跃的一个科学领域,它深切地关联着我们的生命健康和日常生活,未来科学大奖对生命科学的奖励,是对近年来在中国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认可。
庄小威:
作为科研工作人员,之所以做科学研究,是因为我们最主要的是对这个世界、自然或者宇宙能够有更好的认知,能够创新,对人类的生活健康产生影响和帮助。
丁健:
我们应该更好地用我们的经验、能力,去帮助科学家,帮助科学向前发展,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希望未来能够更好地和科学家们、医疗工作者们站在一起,为推动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点力量。
李彦宏:
生命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伟大的探索的过程,是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健康、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而生。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单细胞测序技术的普及,大量的生命信息被数字化,生物计算将大显身手,新药研发的速度将大大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疾病早筛、精准诊疗等方面都可以施展威力,给人类带来福祉。
沈南鹏:
生命科学奖是未来科学大奖几个奖项当中最早设计和建立的,中国的科学家在生命科学领域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他们很多研究已经是世界级的。通过生命科学奖,能够让所有中国人知道那些成功的科学突破,也让他们认识那些我们认为是英雄的科学家们。
张磊:
生命科学是系统的探索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科学,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使得生命科学取得重大进展,生物技术也日益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生命科学将实现很多技术的突破,同时将与其他科学、产业的结合深度的融合。
物质科学奖
从沧海一粟,到微观粒子,人类对于物质的认知,经历了模糊到清晰的过程。物质科学的探索,点亮未知,让能量传递,让物质转换,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鲍哲南:
物质科学包括物理和化学,化学可以是发现新的化学反应,也可以是用化学反应去制作新的材料,做新的能源材料,以及绿色材料,以及给环境减少污染的材料,也可以是用来制作药品,让制作药品的方法更加节俭,让药品更加便宜。
邓力:
基础化学研究通过对分子作用的理解来发现、创造和制备功能分子。物质科学将表彰突破人类知识极限的化学和物理基础研究,因为新知识不止代表人类文明的进步,也为我们的未来带来了新的可能。
季向东:
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时间、空见和物质的形态,它们的运动规律,以及各种能量的来源。物理学家想要弄清楚,这个物质世界最小的单元是什么,它们之间如何进行相互作用?物质的形态是如何产生的?它们的性质是如何确定的?物理学家通过研究错综复杂的现象,来找出背后简单的规律。
叶军:
物质科学是对自然的理解和新技术发展之间的重要纽带,任何现代社会,如中国都应该大力发展物质科学,未来科学大奖表彰了这一领域的英雄们让我感到万分激动。我相信,这将推动物质科学的前沿发展。
邓锋:
“本质”一词正在越来越多的场合被人们提及,世界运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如何去了解和揭示?我想,这正是物质科学所努力的方向。物理学、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和相互作用,努力来揭示自然、地球甚至宇宙系统的内在规律及法则。
吴亚军:
在我高中的时候,正是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的时候,全社会掀起了一股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潮,我自己也是学理工科出身的,从小也有这样一份科学情节。有机会支持未来科学大奖,参与到这个伟大的事业中来,我觉得与有荣焉。
吴鹰:
中国的科学家们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逐步赶上世界先进的强国的水平,我们这些企业家捐赠了未来科学大奖,就是希望对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表示尊重、支持,同时也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从事科学,热爱科学,使我们的国家能够真正强大,使我们的科学能够真正发展起来。
徐小平:
我对物质科学家们高山仰止,心向往之!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未来科学大奖会成为世界顶级的科学大奖,我们只要未来科学大奖!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数学与计算机的神奇之处,在于一个用0-9,十个数字来理解世界;一个用0和1,两个数字来建构世界。数学与计算机科技的应用,让0-9这十个数字改变着世界,推动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
李凯:
计算机科学是对计算机周围出现所有现象的研究的科学,这个现象是由先前的现象所产生的,所以很难预测将来他们都是什么。我们在评选未来科学大奖的时候,对计算机科学的理解是广义的,包括从底层的硬件,到高层的应用。
舒其望:
数学是自成体系的一门基础科学,也是其他科学包括物理学、化学、甚至工程科学、经济学的基础。希望通过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的颁发,使更多青年学者注意到数学的重要性,以此提高数学研究的更为深入的发展。
夏志宏:
数学是一个美妙的世界,它简洁、权威,把计算机构建到庞大的数字世界里,只有0和1,简单又复杂,基础与应用在数学与计算机领域有机的集合一起,他们成为一切科学的基础与工具。
张懋中: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很广泛的包括了硬软双方面的科技,它以硬件为底层基础,软件为上层架构,计算机科学听起来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但其实是一个跨领域,多门学科交叉的学问和工艺。
张寿武: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空间与变化的学科,这门学科的最初建立是为了精确地描述我们这个现实世界,所以数学又称之为科学的语言。数学又可以称之为逻辑的艺术,所以一个好的数学家,要么有严谨的科学精神,要么有烂漫的艺术情怀。
丁磊:
我们希望鼓励和支持对数学与计算机有梦想、有激情的人,让他们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内心,探索人类的未来。
江南春:
当前中国社会乃至全球竞争中,最重要的技术例如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基因医疗等,这些无一能离开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着眼于未来和前沿,是未来科学大奖的核心定位。
马化腾:
如果没有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我们就无法进入数字时代,他们共同构筑了通往数字时代的道路。不久前,人工智能的突破,已经能帮助人类破解蛋白质折叠的难题,这凸显了计算机科学在现代科研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说,数学是现代科研的“老基建”,计算机科学就是现代科研的“新基建”,新老基建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王强:
数学是全部应用科学的基础,也是人类认知的基础之一,计算机是现在联通人,联通物,联通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最重要媒介。随着人类文明在各个领域产生的数据,几何式的爆炸,以算法、算例为代表的新的智能的注入,必将让人类文明真正来到智能化的时代。
让科学之光温暖世界
2020年,生命之树又刻下了一圈崭新的年轮,未来科学大奖也迎来了五周年的璀璨时刻。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大会主席、2020未来论坛理事会轮值主席
邓锋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轮值主席
何川
分别致辞,颁奖典礼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