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凌晨,著名遗传学家和水稻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
昨天,朱英国院士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武昌殡仪馆举行。
生前,对他知之甚少;生后,重新认识他也不算太晚。
成就比肩袁隆平
在国际杂交水稻中,“野败型”、“红莲型”和“包台型”三分天下。前两种都是中国人的研究成果,并且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种植。
“野败型”是有“水稻之父”之称的袁隆平的研究成果,而“红莲型”的研发者朱英国却鲜有见诸报端。
朱英国从1969年开始水稻生物学研究,1972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他培育的红莲型“珞优8号”水稻亩产可达800公斤以上,比一般种子的亩产量高出近100公斤。
成就与袁隆平比肩,却一直被袁的光芒所遮盖。
曾有人称朱英国为“鄂版袁隆平”,朱老谈及年长自己9岁的袁隆平却谦虚地表示:“袁先生是杂交稻的先驱,是我的良师益友,是中国的骄傲,我对他非常尊敬。我与袁隆平没有可比性,我们科研的重点、所处的外部环境都有很大不同。我只是努力追赶,并尽力做出特色。”
朱老的这番话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如此低,这样虚怀若谷的胸襟,世间罕有,更加令人敬重。
饥荒之年高考,立志解决“吃饭问题”
1939年11月,朱英国出生在大别山深处的在湖北罗田县文家庙岳家冲,一个偏僻贫瘠的小山村。
他的父亲朱锦华刚满周岁就被过继给三伯,至生命弥留之际都紧守过继约定,只说三伯过世早,他是三伯母养大的。致使朱英国始终都不清楚祖父、祖母的名字。
由于家贫、时局乱,朱英国的求学之路屡屡受挫,只能在家由父亲教授。后来,大伙儿东拼西凑才勉强能供他上学。
就在学校,朱英国听说了“人相食”,就是活人吃死人身上的肉。而就在罗田山区,据记载就发生过多起这样残酷的事件。
1959年7月初,饥荒的寒流肆虐。那一年,恰逢朱英国高考。考前却食不果腹,考完三天后,朱英国饿得面色苍白。
他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高考前,我默默地许下一个心愿——考进武大。梦想遥不可及,甚至非常模糊。我只是听过说武大是一所名校,却不知道武汉在何方、武大在哪里。
考后填报志愿。为了摆脱饥饿的纠缠,让人不再渺小脆弱,朱英国填写了三个同样的志愿:生物系!生物系!生物系!
终于,他如愿了!
父亲送朱英国去上学的那天,整个岳家冲的乡亲们都走出家门,到村口、到塘堤,给新中国成立后从文家庙村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送行。
在当时,甚至是现在,那都不仅仅只是一个村的热切期盼……
往返琼鄂,每年过3个春天
1964年,朱英国毕业留校那会儿,科研条件十分不健全。
水稻的培育、种植受到气温的强烈影响。要培育出稳定、成熟且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必须反复做育种试验,而育种只能在春天进行。
于是朱英国的目光瞄准了四季气候温暖的海南岛。
1971年秋冬时,朱英国和同事带上种子奔赴海南。南国火辣辣的太阳下,朱英国和助手不断重复同样的工序:剪颖、去雄、套袋、授粉、封口。
第二年春,再将一粒粒稻谷,剥去谷壳,带回湖北转育。
春夏在湖北,冬季奔海南。从上世纪70年代起,朱英国就一直坚持这样的循环往复。
那个时候,从武汉到海南最快也要一周时间,从火车转汽车转船再转汽车……一路上,朱英国带着稻种、被子、蚊帐等上百斤行李,有时不得不一路站着到海南。
“我每年都要过3个春天。”朱英国总是这样调侃自己。
朱英国的艰苦执著终于换来了科研的硕果。他和武大生科院其它人员利用海南红芒野生稻与常规稻杂交选育的籼稻配子体雄性不育系类型——红莲型。1978年,这项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之后,朱英国为首的研究组先后培育出马协型不育系3个。
2002年,朱英国和他的团队选育出红莲优6号。
2005年,朱英国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7年9月17日,朱英国所培育的红莲型"珞优8号"创造出亩产823.4公斤的纪录,跨入了超级稻的行列。
……
屡获国家、省部级大奖的朱英国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但更多的时候,他更像一位农民,几十年扎根泥土种田,给农民讲课,也给科研人员讲课。
以田地为课本,在田地里历练
朱英国留武大任教后,先后招收了近百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出了一大批遗传学、杂交水稻科学人才。
他长期扑在田间地头里搞科研,春节都经常不和家人一起度过。田地是朱老的福地,不仅有科学上的发现,而且有意想不到的人才发现。
武汉大学教授杨代常就是朱英国在田间发现的。
1975年,朱英国正在仙桃进行杂交水稻的培训与推广。一个不到20岁的农技员引起了他的注意:小伙子虽然初中没毕业,但在钻研技术方面特别有韧性,是一个值得挖掘的好苗子。此后,朱英国不断帮助小伙子。
小伙子果真不负众望,在1985年考上武汉大学的插班生!之后又成为朱英国第一个硕士生,第一个博士生!
这个小伙子就是现武汉大学教授杨代常。2005年,朱教授的一个电话将远在海外发展的爱徒召了回国。
2014年初,朱英国凭借“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同是这一年,杨代常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名师出高徒,师徒俩同时获得国家三大奖,着实令人赞叹!
杨代常教授,只是朱老培养的众多人才中的一位。还有无数学子一直谨遵老师的教诲,在田地里历练,扎扎实实搞学问、做研究。
▲2013年,朱英国(左二)、袁隆平(左三)、谢安华(左四)、万建民(左一)等院士参加学术交流会
朱老的学生高峰谈到自己的老师充满了敬意:“他鼓励我们以田地为课本,在田地里历练。”
在生命的最后三年,虽然疾病缠身,但朱老依然不放弃实验室的工作!
朱老的学生武汉大学的李阳生教授说:“水稻是他一生的挚爱,这些年他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很有激情,非常辛苦。愿他在天堂一切安好!”
2017年8月9号,先生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