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旨在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世界电影的目光引向中国北京,共同促成电影的国际合作,发挥好中国电影的引领、推动作用。银幕穿越者
2017年4月22日上午,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论坛之一“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一带一路’电影发展与全球电影新格局”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办。
论坛旨在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世界电影的目光引向中国北京,共同促成电影的国际合作,发挥好中国电影的引领、推动作用;同时将中国电影推向“一带一路”、推向世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论坛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北京影视版权文化艺术促进会、蓝莓影业、中汇新视、聚禾影画等公司协办。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著名学者饶曙光担任本次论坛的主持工作。中国电影博物馆党委书记陈志强,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主席、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杨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巡视员周建东分别致辞。
陈志强在致辞中谈到,本次论坛致力于从电影为“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服务、为全球观众服务的角度,深入研讨交流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全球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推动“一带一路”健康快速发展,加大国际交流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张宏谈到,电影是民心相通的重要媒介,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承担着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也将成为促进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交流借鉴的使者,相信电影事业的发展将为深化人文交流、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文明进步、维护世界和平做出巨大的贡献。
而作为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主席的杨烁谈到,希望以北京电影节为桥梁,促进沿线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合作包括电影的合作。北京国际电影节自2011年创办以来始终秉承共享资源共赢未来的活动宗旨,论坛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突出国际性、专业性、创新性和高端化、市场化的定位,努力搭建中外电影交流平台,逐步成长成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交流品牌,对于推动中国电影健康快速发展,促进世界电影繁荣、深化沿线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周建东谈到,随着中国电影改革不断深入,要求中国电影静下心来,以新视角进行客观分析,通过问题导向和观众需求导向,加快推进我国的供给侧改革,推进中国电影的持续健康发展,让中国电影成为民心相通的友好使者,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多元文化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
随后,几位主讲嘉宾分别从教育、艺术、投资等方面共同探讨了“一带一路”电影发展与全球电影新格局。
其中,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侯光明以《一带一路2.0与中国电影教育国际化路径新思考》为题,谈到2017年将迎接下一个崭新的时机,即“一带一路”将升级为2.0版,让世界了解中国,也让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放眼世界。
此外,中国电影教育国际化路径主要有:精选战略支点国家进行集中推进;重点选择电影大国优势共享;重点支持和援助发展相对滞后的战略支点国家。
加拿大电影导演马特·辛波
加拿大电影导演马特·辛波则以《跨文化的合作拍摄》为题,结合担任多伦多泛美运动会开幕式制片人的工作经验,表示在同一个工作组里,面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体系的工作人群,建立快速沟通的机制、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他提出,跨文化合作,不能天真地期待一些挑战和冲突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一定要去观察、去倾听,以合作的姿态去交流,才能做出更好的合拍效果,这样电影业才能共同繁荣、发展。
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颐武概况了2002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的爆炸性发展,分析了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进入发展临界点的现象,以及中国本土电影与全球电影新关系的形成。谈到中国本土电影的爆炸式增长改变了世界格局,也使中国电影市场遇到了新的想象空间,在获得了多重市场的情况下,中国电影开始想象全球,并通过想象全球从而走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