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虹膜
最专业的电影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桃桃淘电影  ·  这周也有超热门院线新片哦。 ·  4 天前  
张小北  ·  转发微博-20241027113633 ·  5 天前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  招贤榜 | 《大鱼海棠》动画系列电影剧组招募 ·  5 天前  
INSIGHT视界  ·  哈利·波特,已终身瘫痪 ·  6 天前  
INSIGHT视界  ·  哈利·波特,已终身瘫痪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虹膜

这就是去年最棒的香港电影,忍了一年终于可以推荐了

虹膜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4-05 20:59

正文

文 | Zazie


有一部非常值得关注的香港电影后天就要上映了,那就是由余文乐和曾志伟主演,横扫今年金像奖8项提名的《一念无明》。我想推荐已经很久了,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它罕见地以全粤语版本在内地公映,因为这才能还原影片本身的质量。是啊,我们能接受英语原声的好莱坞电影,为什么不能接受粤语原声的香港电影?


我想重申一个观点:在100%的情况下,一部电影都应该选择原声版而不是配音版。


《一念无明》由香港新晋导演黄进执导,去年底他已在金马奖上获得了最佳新导演奖。这次金像奖不只给了他新晋导演的提名,甚至还有最佳导演的提名(获奖希望不小),这对保守的金像奖来说,是非常大的突破。


这部影片讲的是香港底层的生活。余文乐在片中饰演一名曾经误杀了重病母亲的躁郁症患者,从精神疗养院出来后,他住进了父亲(曾志伟饰)的板间房。父亲过去抛弃了家庭,儿子耿耿于怀,如今对父亲的关怀并不领情。故事主要围绕着这对父子展开,当下香港底层的社会面貌于细节中一览无余。



导演将镜头聚焦于现代都市中极为边缘的一类人——躁郁症患者。这里的「边缘」并不是说人数稀少,而是说这类人被排挤到了非常边缘的位置,他们是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所说的大都市中「废弃的生命」。


为何「废弃」?因为当他们被贴上「精神病症」标签的那一刻,便被定性成了「丧失生产力的人」。在如精致器械般高度运转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个丧失生产力的人无异于社会中的「废品」



余文乐饰演的阿东便不幸成为了这样的角色。从精神疗养院出来后,他找工作处处碰壁,公司需要的是稳定的输出和生产,没人愿意接纳一位精神状态不稳定的员工。


邻居们也处处警惕他。「精神病人」是个极为强力的标签,它意味着丧失理性,直接把人打上了「非人」的印记。在像齿轮一般「正常」的大众眼中,精神病人几乎就等同于潜在的罪犯,他们就是现代社会中恐惧的源泉。而这种恐惧是相当抽象的,是对想象中的失序的恐惧,而不是「精神病人」真的有什么危险性。


邻居中只有一个小朋友喜欢跟阿东玩,因为只有小朋友还没有内化那些现代社会构建出来的抽象恐惧,所以也只有他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具体的阿东,一个有血有肉的阿东。而在其他人眼中,他只是个威胁到社区安全的「精神病人」。



把一切问题归咎于「精神疾病」,是良知上的偷懒。如果这部电影只是停留在这个层次,那么我认为它不值得现今得到的赞美。


于是影片更往下深探,只见导演慢慢铺展细节,观众看到最后明白,阿东遇到的障碍并不仅仅是他个人情绪的问题,而是经济压力、社会偏见、人情淡漠等各种复杂因素纠缠在一起的结果。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正如英文片名《Mad World》,这更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虽然这部电影对社会的批判毫不留情,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传递毫无出路的绝望感,相反,我在这个故事中看到了另一条异常明亮的主线。


那就是渺小的个人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去对抗人际关系的异化。这条线主要是从曾志伟饰演的父亲来体现的。这个沉默寡言,用世俗眼光来说是「无能」的人物身上,却拥有一股异常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让余文乐获得了拯救,也深深地震撼了观众的心。



因为要在外赚钱养家,回家又要处处受到妻子的嫌弃,曾志伟演的这个父亲过去对家庭不闻不问。当妻子病重时,只有大儿子阿东亲身跑去照顾,从小受宠的小儿子在国外发展得很好,却不愿返回香港帮忙照顾母亲,对他来说,这些给钱交给机构做就好。这个家庭从一开始就是支离破碎,彼此疏离。


然而当阿东弑母悲剧发生后,父亲不得不去重新面对这个家庭。阿东出院后,他尝试好好照顾儿子,还专门参加了躁郁症家属互助小组。然而一次次的挫败让他深受打击,远在海外的小儿子跟他说,哥哥是精神病,精神病就该送去精神病院,你不要再折腾了。


这段通话对父亲这个角色来说是个转折点。小儿子代表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最典型的「正常人」,赚钱是主要任务,其他一切问题都可以花钱解决,但钱买不到人和人之间真正的关心,而这个家庭的悲剧正是从这里开始。



挂掉电话后,父亲对曾经无比宠爱的小儿子非常失望,同时也彻底地反思了过去的自己,这时候他终于获得了某种绝地重生的力量,决心要亲自陪伴自己的大儿子阿东走出困境,绝不做一个把「所有事都交给机构」的人。


可以说,从这个时候开始,阿东父子才真正地站在了一条线上——站在边缘,站在「不正常」的领地,最终超越了这个金钱社会给人与人之间造成的情感割裂。


整个故事讲述的就是现代社会如何制造「废品」(影片里叫做「扑街」),又如何通过它的一套逻辑淘汰「废品」,而我们必须用爱的力量去战胜这种冷酷逻辑。影片的最后,父子两人被迫离开了原来的家,但终于实现了他们之间的和解。



香港电影中颇多这种讲底层人物或普通市民的小成本电影,比如《桃姐》《幸运是我》之类,多数的基调是平淡温暖的,极少像《一念无明》这样,拥有极高的情感烈度,在整个过程中紧紧攫住了观众的心


《一念无明》的表演相当精彩。余文乐、曾志伟、金燕玲和方皓玟四个主要演员都获得了本届金像奖的提名。金燕玲已经凭此片获得了金马最佳女配,这对她来说是正常发挥,在最近五年的港台电影里,她贡献了太多影后级的妈妈角色。


曾志伟将这个父亲角色演得非常动人,不出意外应该能拿到这次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至少我希望如此。曾志伟戏路非常宽,不论是演黑帮老大,还是要插科打诨,包括这次演一个普通的父亲,他都能演到位。这次他的角色得到这么好的评价,曾志伟还是那个曾志伟,我觉得剧本其实功劳非常大,是剧本提供了人物的空间,让他获得了发挥


最后说下余文乐,作为香港中生代演员的中流砥柱,从《无间道》系列开始,他一直出现在很多不错的影片里,《志明与春娇》系列也算是他的个人代表作。但除了给人留下帅、潮、幽默感这样的印象,他真的还缺少几部能展示他表演深度和广度的作品,因此也很少有人把余文乐视为演技派明星,他也就没有怎么得到过重要的奖项提名。


《一念无明》让余文乐生涯中第一次提名金像影帝,他在这次的表演中,尝试了很多他过去从未表达过的细腻情感,这个突破我相信所有人都看到了。


衷心希望他能够拿到这个奖吧,他的主要对手是《树大招风》里的林家栋,另一个厚积薄发多年的优秀演员。



《一念无明》的幕后有一个温馨的爱情故事。影片编剧陈楚珩跟导演黄进是一对情侣,两人都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


黄进和陈楚珩


两人都算电影界的新人,目前因为这部作品,已经被业内高度看好。


「学院派」背景是近些年香港本土新晋电影人的一大特征,区别于过去香港电影全盛时期,那时候的电影人多在电影工业中「实践出真知」,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香港年轻电影人在专业院校中接受训练,再接受各种辅导金和创投的支持,以极低的成本开始自己的正式创作。他们的前期作品往往都高度关注香港社会正面临的社会和人文问题。


距离CEPA协议签订已有十多年了,香港电影在这期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部分我们耳熟能详的香港老牌导演都选择了北上合拍。但上面说的这些新晋导演,或许是还没有获得北上的机会,也或许是因为他们做出了另外的选择,这就让香港电影乃至金像奖有了一丝「本土与外埠」之争的意味。


2014年夺得最佳影片的《黄金时代》,除了导演许鞍华是香港人,从故事到演员都跟香港毫无关系,这在过去是几乎不可能的。而今年的金像奖则由内地青春片《七月与安生》12项提名领跑。


《黄金时代》(2014)


不光是香港电影这些年受到了内地化和好莱坞的双面夹击,香港经济地位的衰落与文化的逐渐弱势为这座城市平添了一抹焦虑,本土意识逐渐抬头,不少香港的文艺工作者开始寻找本土精神,关注本土生活。


有人评论2015年大获好评的《踏血寻梅》中真正的主角其实是香港。实际上这句话可以套用在几乎所有新时代的本土港片中。这些影片很多都取材自香港人自己的真实故事,有的尖锐,有的温情。2015年杨千嬅主演的纪实性本土片《可爱的你》还夺得了当年的香港票房冠军。


《可爱的你》(2015)


这些小成本本土片大多人文气息浓厚,热衷于关注这座光鲜亮丽的大都会中生活着的普通人,他们一方面在全球资本的夹击中或多或少沦为了失去故乡的边缘人,一方面又极富生命力地活着。


《一念无明》延续了这种创作脉络,所以换一种说法,从影片文本到影片本身的制作背景,这部电影都说的是同一件事:无论现实有多么糟糕,我们都要生命力顽强地继续活下去。


这就是狮子山下的香港精神,这就是我永远热爱香港电影的原因。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hongmomgs

往期精彩内容

是《无间道》害了香港电影,还是偷懒害了香港电影?

关于张国荣的演技到底怎么样,你应该听听他的看法

周润发、刘德华的演技到底如何?来说香港这空前绝后的一代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