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要点
上周电子板块小幅回调,电子板块指数下跌0.20%,跑输大盘2.28 pct。集成电路领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募资已经启动,募集金额将超过一期,我们全面看好芯片国产化趋势。从各个子行业未来发展看,电子板块仍具有极佳的配置价值。消费电子方面受AI 与5G 驱动,从材料到零组件多维创新方案不断涌现,并且多终端智能化趋势明显。LED 显示领域,下游应用创新不断涌现,微缩化的面积将会大幅提升LED 芯片使用量,会成倍放大需求端空间,让众多LED 芯片厂商产能迅速消化。显示领域,我们判断今年上半年面板供需整体平稳,32 与55 英寸面板价格下降阻力较大,65 英寸面板跌至合理价格区间或能刺激整机厂商开启采购模式,需求端有望释放。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由国开金融、紫光、华芯投资等于2014 年9 月共同发起,第一期总计划投资金额近1400 亿元人民币。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重点投资领域是芯片制造环节,同时在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也有所兼顾。与一期相比,二期大基金不仅规模更大,而且在会加大对设计、模组等环节的投资。我们认为,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对整个本土IC 生态圈的建立具有重大的意义,除了资金方面的支持会带来设备、人才和技术状况的改善以外,国内整个半导体行业里参与者之间的协同和联动也是非常重要突破点。
本周重点关注CES 展中的LED 新产品。三星推出146 寸的Micro LED 电视,群创则推出AM Mini LED 车用面板,同时产业链也传出华为、小米等消费电子终端品牌计划将Mini LED 背光应用到手机中去,种种情况表明,LED 芯片产业在照明驱动这一中短期逻辑之后还会有创新应用的长线逻辑。Mini LED 或者Micro LED 无论哪种应用爆发,都将极大消耗LED 芯片的产能,驱动LED 产业下一轮高速成长。
消费电子:蓝思科技、大族激光、欧菲科技、立讯精密、信维通信;
半导体:三安光电、长电科技、扬杰科技;智能驾驶:欧菲科技、景旺电子;
被动器件:艾华集团、火炬电子、法拉电子、三环集团;
显示:京东方A、精测电子。
风险提示:
1. 电子行业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2. 5G、AI 与消费电子等创新落地不及预期;
3. 我国半导体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
核心观点
上周电子板块小幅回调,电子板块指数下跌0.20%,跑输大盘2.28 pct。集成电路领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募资已经启动,募集金额将超过一期,我们全面看好芯片国产化趋势。从各个子行业未来发展看,电子板块仍具有极佳的配置价值。消费电子方面受AI 与5G 驱动,从材料到零组件多维创新方案不断涌现,并且多终端智能化趋势明显。LED 显示领域,下游应用创新不断涌现,微缩化的面积将会大幅提升LED 芯片使用量,会成倍放大需求端空间,让众多LED 芯片厂商产能迅速消化。显示领域,我们判断今年上半年面板供需整体平稳,32 与55 英寸面板价格下降阻力较大,65 英寸面板跌至合理价格区间或能刺激整机厂商开启采购模式,需求端有望释放。
消费电子:本周消费电子板块部分个股受预期变化波动较大,部分此前市场预期较高的个股存在更高风险。在创新落地与份额尚未清晰的当下,市场对一季度业绩关注度较高。看好18 年OLED、玻璃后盖、无线充电、3D 摄像头、全面屏的渗透率提升。终端产品结构优化,由单款机型走向全机型,带动供应链业绩持续增长。我们建议关注
蓝思科技、大族激光、欧菲科技、立讯精密、信维通信、德赛电池。
集成电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由国开金融、紫光、华芯投资等于2014 年9 月共同发起,第一期总计划投资金额近1400 亿元人民币。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重点投资领域是芯片制造环节,同时在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也有所兼顾。与一期相比,二期大基金不仅规模更大,而且在会加大对设计、模组等环节的投资。我们认为,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对整个本土IC 生态圈的建立具有重大的意义,除了资金方面的支持会带来设备、人才和技术状况的改善以外,国内整个半导体行业里参与者之间的协同和联动也是非常重要突破点。我们建议关注
长电科技、华天科技与扬杰科技。
LED:本周重点关注CES 展中的LED 新产品。三星推出146 寸的Micro LED 电视,群创则推出AM Mini LED 车用面板,同时产业链也传出华为、小米等消费电子终端品牌计划将Mini LED 背光应用到手机中去,种种情况表明,LED 芯片产业在照明驱动这一中短期逻辑之后还会有创新应用的长线逻辑。Mini LED 或者Micro LED 无论哪种应用爆发,都将极大消耗LED 芯片的产能,驱动LED 产业下一轮高速成长。我们建议关注
三安光电。
显示领域:本周我们重点关注面板供需动态。面对刚到的一季度,电视整机厂商与面板厂商进入新一轮博弈。一季度是面板行业的传统淡季,四季度的整机厂商库存量上行,部分尺寸需求或有所收缩。不过,我们认为18 年的新增产能多集中于下半年释放且无成型的良率爬坡经验,由赛事年、大屏化带来的新增需求会引导旺季需求前移,上半年面板价格整体平稳。我们建议关注
京东方A。
细分领域热点
消费电子:关注终端促销与屏下指纹创新
T-Mobile 推出重磅优惠政策
电信运营商 T-Mobile 在美国市场于当地时间 1 月 10 日推出了一项重磅优惠政策:
1、对拥有大存储空间的新款 iPhone,在任意买一部机型后,当再买第二部任意机型的iPhone(包括 iPhone X)时,立减 700 美元;
2、而对于一些型号更老、存储空间更小的 iPhone,则是采取了标准意义上的“买一赠一”大优惠,第二部 iPhone 费用全免。
长江观点:
自iPhone 5 以来,iPhone 的售价一直处于快速上升,但由于过去运营商大量补贴的存在,减少了消费者实际承担的部分。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例如国内的营改增、美国运营商的合约坏账压力,不仅来自运营商补贴大幅减少,补贴政策也从“充话费送手机”向“买手机送话费”倾斜,使得
消费者裸购iPhone 时,价格敏感度会更高。
iPhone X 自发布以来销量略低于市场预期,同时经历降价过后的iPhone 7 则触及购买人群的甜蜜点,这表明iPhone X 存在一定的定价过高。为保持稳定的净利率,去年以来的元器件涨价与新组件良率爬坡缓慢对最终iPhone 官方售价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再加上运输营销成本、汇率差异、税率差异等项,最终导致iPhone X 在消费人群金字塔的受众面缩窄。
随着3D 摄像头等新组件良率的不断爬升,iPhone X 物料成本不断下降,已经具备了很好的价格调节基础。
本次美国运营商的补贴可以等同于一种降价促销措施。美国手机市场与国内大相径庭,前四大供应商渠道占有率达80%以上(因此华为与AT&T 合作失败对进军美国市场影响不小),其中T-Mobile 份额为22.9%,运营商以外的线上线下渠道占比不超过10%。因此,在T-Mobile 的BOGO 销售策略下,购买iPhone X 的成本直降30%,有望刺激iPhone 新机销售量。
vivo 屏下指纹手机现身CES
vivo 在CES 2018 上展示了一款使用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手机,其原形为X20 Plus,不过将后置的指纹识别改为了黑科技的屏下指纹识别。2017 年12 月Synaptics 发布了旗下的屏下指纹识别感应元件——Synaptics Clear ID FS9500 sensor,而vivo 正是使用了Synaptics 的技术实现的屏下指纹识别。
长江观点:
终端厂对生物识别方案的选择是综合多方考虑形成的,关键指标主要包括:解锁速度、误差概率、功耗大小、成本与产能(模组良率)等。
目前vivo 的方案解锁时间仅需0.6s-0.7s,虽不及最快的0.2s 解锁OPPO R9 Plus,但接近Touch ID 2 代的水平。相比于屏下超声波方案,光学识别的最大优势是在OLED硬屏下使用,由于柔性OLED 产能基本被三星与苹果消化,2018 年光学指纹识别有望成为屏下方案的主流选择。
指纹识别技术经历多年发展,解决方案成本大幅下降,因此渗透率也不断提升,处于60%的较高水平。屏下识别的高端方案推出后,芯片与模组有望迎来价值量提升,未来行业将持续扩容。
相关标的:欧菲科技
半导体:国家大基金二期启动,利好本土IC 生态链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二期启动
集微网综合报道,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募资已经启动,募集金额将超过一期,一期募集资金1387 亿元,市场预计二期规模有望达到2000 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直接出资200-300 亿元,国开金融公司出资300 亿元左右,中国烟草总公司出资200 亿元左右,中国移动公司等央企出资200 亿元左右,中国保险投资基金出资200 亿元,国家层面出资不低于1200 亿元。同时,为发挥地方政府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强化部省协调推进力度,鼓励地方出资参股,大基金二期董事会席位预计需出资150 亿元,建议北京、上海、湖北三家首期董事单位加大出资力度、继续保留二期基金的董事席位,同时也请浙江、江苏、广东、深圳等实力雄厚、产业基础较好的地方考虑是否进入董事会。会议要求各地方在2018 年1 月底前明确总出资额,下半年完成认购并缴付首次出资额。
长江观点: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由国开金融、紫光、华芯投资等于2014 年9 月共同发起,第一期总计划投资金额近1400 亿元人民币。实行市场化运作,重点投资领域是芯片制造环节,同时在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也有所兼顾。与一期相比,二期大基金不仅规模更大,而且在会加大对设计、模组等环节的投资。我们认为,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对整个本土IC 生态圈的建立具有重大的意义,除了资金方面的支持会带来设备、人才和技术状况的改善以外,国内整个半导体行业里参与者之间的协同和联动也是非常重要突破点。
相关标的:中芯国际、长电科技、扬杰科技
LED:关注CES 展中的LED 新产品
三星模块化MicroLED 电视亮相CES,146 英寸
2018 年1 月8 日,三星电子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2018 年国际消费电子(CES)中推出了146 英寸的模块化Micro LED 电视机“The Wall”(墙),并已准备好商业发售。全球首款146 英寸micro LED 模块化电视 The Wall 的高精密解析排列与模块化技术,以多变造型组合迎合不同空间需求,让客厅空间因为该款电视有全新的显示型态,希望借由提升电视画质与延伸生活型态体验来改善消费者的观赏体验。
长江观点:
Micro LED 产品在千呼万唤后终于面市,三星再次率先发布146 寸的MicroLED 产品。Micro LED 与OLED 相比,具有更宽的色域、更高的亮度、更低的功耗、更长的使用寿命、更强的耐用性和更好的环境稳定性,被称之为继OLED 之后最有希望的新世代显示技术,在过去几年里各大厂商纷纷布局Micro LED 技术。
对于Micro-LED 的发展,如果要实现大规模Micro-LED 显示的制造,必须要解决四个关键步骤:
微缩制程技术、巨量转移技术、键结技术(Bonding)、彩色化方案,其中巨量转移技术为限制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传统LED 如3030 的封装产品可用SMT 设备转移,当尺寸在100um 是可以用固晶机设备达到芯片转移。Micro LED 制程的设备精度要求小于1.5um,现有设备不足以达到巨量转移的精度。未来转移技术将是以薄膜转移(Thin Film Transfer)的各种技术为主,薄膜转移技术包括范德华力、静电吸附、相变化转移、雷射激光烧蚀四种。
从终端应用看,Micro LED 主要有两大发展趋势,一是由苹果领导的小型可穿戴设备应用,充分发挥其低功耗、高亮度的特性;二是由三星、索尼攻克的微距高清晰度室内外显示屏。根据Trendforce 预估,Micro LED 一旦成型,将可能会取代现有显示器零组件,广泛应用于汽车、AR/VR 显示屏与户外显示等领域,可达300-400 亿美元市场规模。
相关标的:三安光电
群创全球首发 10.1 寸 AM Mini LED 车用面板.
面板大厂群创光电将于美国年度消费电子展CES 中展出AM miniLED 新技术。群创表示,今后将全力发展软性基板的AM miniLED 背光源,搭配异型/曲面LCD,以满足车用客户设计需求。丁景隆说,为了提供客户更多的设计自由度,群创更以AM miniLED 搭配软性基板(Flexible Substrate),作为异型/曲面LCD 所需背光源的最佳解决方案。群创此次发表的 AM miniLED on Flex 最新技术,在画质(HDR peaking、对比、色彩饱和度)、能耗以及外观设计(异型/曲面)上将完全超越OLED。
华为、小米等瞄准Mini LED 屏,将在新机中采用?.
包括华为、OPPO 和小米在内的知名智能手机厂商,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推出的智能手机中采用mini LED 背光显示屏,已经要求中国台湾地区面板厂商从今年6 月起启动生产工作。
据晶元光电称,用于智能手机和电视机的mini LED 芯片的生产工作可能下半年启动,相关规格将在上半年敲定。用于高端游戏显示器的mini LED 芯片也可能今年下半年开始投产。
长江观点:
Mini LED 能够利用既有的 LCD 技术基础、结合同样成熟的RGB LED 技术,开发出新一代背光设计的面板。从性能上讲,无论是省电、画质、厚度、成本还是异形切割、曲面显示上,都可跟AMOLED 相媲美,有望成为OLED 的潜在竞争方案。从终端产品的创新需求来说,面板显示技术的升级也是消费者重点关注的方面,在OLED 产能紧缺的状态下,Mini LED 背光可以极大提升显示效果,有望得到终端产品和消费者的认可,一旦Mini LED 背光技术规模化应用,将极大提升对LED 芯片的消耗。
相关标的:三安光电
显示:关注不同尺寸面板供需变化
IHS Markit《电视显示器与OEM 信息服务》月报
第一季度电视显示器与代工产业供应链充满不确定性。中国电视制造商第四季度面板采购比预期高, 面板采购增量部分来自于对一季度需求的提前拉货。因为第一季度春节促销与供应链提前备货,中国六大电视制造商的面板与整机平均库存水位估算在12 月底攀升至6.7 周, 略高于安全水位。
长江观点:
截至到2017 年12 月,电视面板价格第四季度下降幅度收窄,尤其是32 与55 英寸的面板价格四季度仅下调1 美金与3 美金。有些面板厂商迫于库存压力,针对40、50 和65 英寸等尺寸做出策略性降价,以确立2017 年业绩表现。
面对刚到的一季度,电视整机厂商与面板厂商进入新一轮博弈。一季度是面板行业的传统淡季,四季度的整机厂商库存量上行,部分尺寸需求或有所收缩。不过,我们认为18 年的新增产能多集中于下半年释放且无成型的良率爬坡经验,由赛事年、大屏化带来的新增需求会引导旺季需求前移,上半年面板价格整体平稳。
针对较有竞争力的32、55 与65 英寸面板价格,我们有如下判断:
1)65 英寸面板自去年年中开始一直处于降价状态,且具备经济切割优势的合肥10.5代线实现大规模量产需等到下半年。因此,65 寸面板价格达到低点后使得整机厂商采购意愿增强,价格有望平稳回升。具备65 寸生产优势的京东方若能结合下游整机厂商需求适时开出产能或能加大受益。
2)55 英寸是目前的主力机型。在消费者对65 英寸产品需求尚未开启与整机厂商备货力度不大的时期,55 英寸会是需求的主要来源。并且8 代线、8.5代线切割55 寸都较为经济,拥有8 代线的厂商会较为受益。
3)32 英寸仍是LCD 电视面板出货中占比第二的尺寸,且海外消费者的平均购机尺寸较国内小,32 英寸在赛事事件的刺激下海外需求乐观。我们认为具备混切MMG 实力的8.5 代线厂商,通过混切65’’+32’’的工艺可在8.5 代线的基础上实现增加出货。
相关标的:京东方A
华星光电:已经部署第二条G11,暂不急建小尺寸T5 厂
在美国西部时间1 月9 日上午拉斯维加斯CES 消费电子展上,TCL 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表示,集团正在考虑在深圳部署第二条G11 即t7 工厂,“项目已经在做最后的优化,我们希望今年内能做决定。毕竟是400 多亿投资的项目,一定要保证预算的收益。”他同时称,在小屏上华星不会急于建t5,还是会先把t4 建好量产。李东生表示,华星的产能扩建并不只是依靠建新线,提升效率也是重要手段。“2017 年华星没有新开工厂,但是深圳华星产能却增加了。”
长江观点:
TCL 集团于1 月8 日发布《关于2017 年第四季度产品销量及服务业务开展情况的公告》。公告中显示,华星光电2017 年液晶玻璃基板投片总量为338.7 万片(t1产线与t2 产线合计投片量),同比增长19.9%。生产效率高一直是华星光电的优势,不单单依靠产能扩建提高投片量,而是靠提高单条线的投片效率增加产能。2017 年华星光电没有新的8.5 代线落地,但是液晶玻璃基板(2200mm*2500mm)投片量却增加了近20%。通过提高单条线产能的新增投入低于新开产线,但整个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却下降了。一向以稳健扩产为方针的华星,有条不紊的扩张产能,与下游自有品牌融合,以独特的战略多年表现不俗。
相关标的:TCL 集团
行业重点数据跟踪
市场回顾
行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