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镜像娱乐
镜像娱乐,洞见文娱产业另一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营养师顾中一  ·  吃了这4种菜,等于只吃一样“菜”? ·  2 天前  
营养师顾中一  ·  这个时期,女性真的会特别想吃高热量食物! ·  2 天前  
营养师顾中一  ·  这种“超生”蔬菜正当季,好吃营养也不错!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镜像娱乐

华晨宇刷新全网数字单曲销量纪录:他一个人长大,却好想爱这个世界

镜像娱乐  · 公众号  ·  · 2019-12-26 23:51

正文

本文首发 微信号:镜像娱乐(ID:jingxiangyule)

作者:庞李洁 / 编辑:于华东


12月25日,华晨宇的最新数字单曲《好想爱这个世界啊》,刷新了全网数字单曲销量纪录。 该单曲在网易云音乐上线的第22天,销量突破1100万张,销售额达到3300万以上,超过周杰伦的《说好不哭》,成为全网销量第一的数字单曲。


《好想爱》是华晨宇火星三部曲的第一首,其他两首分别是《疯人院》《与火星的孩子对话》,三首歌曲在逻辑上的共通性,完整勾勒出抑郁症患者从抗抑郁到得到救赎的过程。

在某种程度上,华晨宇《好想爱》的登顶,意味着华语乐坛新生代歌手正在加速崛起。

这个从2013年《快乐男声》进入大众视野的火星少年,正带着强烈的自我感知和个人风格,搅弄着华语乐坛的新时代。





抑郁症与火星三部曲

喜欢华晨宇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不怎么唱情歌的歌手。

也是因此,华晨宇在歌曲创作上并不迎合市场口味,是一个坚持自我表达的异类,而异类,有时候也可以被叫做天才。

《好想爱这个世界啊》是火星三部曲的第一首,也是一首未发先唱的歌。



11月16日,华晨宇在海口演唱会上第一次演唱了这首歌曲,当天,也是《好想爱》的词曲刚刚定稿的日子。

现在看来,未发先唱对华晨宇这样的现场型唱作歌手而言,无疑是一个聪明的做法。

华晨宇的舞台魅力曾是他圈粉的一大利器,参加《天籁之战》时改编翻唱的《齐天大圣》《我的滑板鞋》《易燃易爆炸》等,强化了华晨宇“音乐鬼才”的市场认知,而这都建立在他现场演唱所带给观众的共情力之下。



在演唱《好想爱》之前,华晨宇也简单介绍道: 这首歌唱的是抗抑郁症的一个事情。 之前,词作者裴育写了三版词,最终敲定的这一版可能听起来会有很多奇怪的地方,有些词很简单却也抽象,但他仍然坚持用这一版,因为他认为,抑郁症患者最害怕的就是身边的朋友、亲人都觉得他们很正常。

让华晨宇坚持的理由,也成了戳中不少听众的关键。

演唱会LIVE版音源流向各大音视频平台、B站、微博后,迅速形成了自来水式的传播,仅在网易云平台,海口演唱会的现场版视频累计播放量将近3000万次。 直到《好想爱》正式上线,2分钟销量即突破100万张,半小时拿下网易云音乐数字单曲年榜与总榜第一。



持续飙升的数据,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群认同了华晨宇式的表达。

“好想爱”的潜台词是,我爱不了。 这也是歌曲治愈感背后撕开的绝望与无力,但这只是个开始,三部曲的第二首《疯人院》更像是抑郁之中,一面自弃,一面自救,而最终的救赎是《与火星的孩子对话》,曾经败给阴霾的阳光,终于再一次照进生命里来。

由此可见,华晨宇的火星三部曲是一个完整的表达,面世之后,甚至有网友将其与周杰伦早期的暗黑三部曲(《以父之名》《夜的第七章》《止战之殇》)做比,高下暂且不论,至少可以说明,火星三部曲的艺术性以及所开创的可能性,再一次让市场看到了惊喜。



一个人长大

华晨宇11岁时,曾创作了一首歌曲《一个人长大》。 对于一个未经世事的孩子而言,这首歌曲在很大程度上映射着他个人的成长经历。

在他3岁时,父母离异,忙于工作的父亲从小对他疏于照顾,华晨宇大多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生活。

“我喜欢一个人独处,我经常一个人在家里坐一天,看着墙壁发呆。


即便没有感受过物质上的压力,但华晨宇的童年以及整个成长环境,都伴着深刻的孤独。 而这样的成长环境,在华晨宇的描述里,只是简单地说: “以前的自己,有一点孤僻。



2013年,华晨宇第一次进入大众视野,是凭借一首只有旋律、没有歌词的《无字歌》,这也是他参加《快乐男声》的海选曲目。 由于歌曲本身的实验性比较强,当时一度被蔡国庆叫停,好在同样偏好实验性音乐的尚雯婕对他的旋律“一见倾心”,才有了完整版的演绎。

当时,华晨宇用自称火星文的歌词表达,从此有了“火星弟弟”的称号。 而这首歌是华晨宇把自己关在家里,半个月不出门创作的结果。

后来,华晨宇一路走到最后,更多人记得他夺得冠军的高光时刻,但却不知道,在《快男》其中一期的亲情主题中,只有他一个人的父母没有到场。



《快男》之后,华晨宇的影响力水涨船高,不仅顺利签约天娱传媒,还凭借个人实力拿到了2014年春晚的入场券,演唱《在那遥远的地方》,国民度进一步走高。

2014年6月,华晨宇首开个人演唱会,开票1分32秒,门票售罄。

四年后,华晨宇成了首个在鸟巢开演唱会的90后歌手,同样在开票后的1分56秒,门票售罄,随即加场,而加场门票也以2分58秒的速度再次秒空。



更直观的数据是,根据芒果超媒(曾用名: 快乐购)收购天娱传媒时披露的公告,2017年,华晨宇为天娱传媒贡献的营收达到9114万。

随后,尽管华晨宇的业绩贡献没有继续公开,但根据芒果超媒的财报数据,仅在2018年,天娱传媒为公司贡献1.41亿净利润,对赌完成率为602.44%。

走向大众视野的华晨宇,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各样的评价。

喜欢他的人说,他在引领一个时代; 不喜欢他的人则带着铺天盖地的恶评走来。

处在风口浪尖之上,华晨宇的态度是: “当我的音乐能够影响到你,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能引起你的思考,这就是艺术。




“疯子”式的反向表达

走进大众视野的艺人总要学会跟自己和解。

他曾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说到: “我现在已经不再追求快乐了,我只要不烦恼就好了,我可以吃着饭刷着网络上对我的恶评,然后感觉一切都无所谓。

这种淡然和华晨宇平时在公众视野中说话的风格,以及他“抄手”的习惯性动作,总给人少年老成的感觉。



但是,这样的淡然并不是那么容易。 有次在录制《王牌对王牌》时,华晨宇曾说过,自己有一段时间状态非常不好,感觉精神要出问题了。 在火星三部曲创作的背后,很难说有几分是他自己真实的感知。

华晨宇对自己的定义是一个“ 疯子 ”。

独处式的成长让他不会太过在意别人的评价,这种态度在他的音乐创作风格中一以贯之。

华晨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七重人格》,将隐匿在平和常态的自我之下的七种人格集合于一首六分半的歌曲中,时而童真,时而残忍,时而理性,时而霸道,时而浪漫,时而悲观,时而癫狂。



华晨宇曾如此评价《七重人格》:这首歌是火星三部曲的提炼和总结,每个人都有很多的人格,他也不例外。当一个人格长时期占据主要地位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不太好的情况,所以他想借这首歌来希望大家可以爱惜自己的精神世界。

通过展现多种不好的情况去唤醒听众对个人精神世界的关注,即是华晨宇所擅长的反向表达。 包括他改编的《假行僧》,三部曲中的《好想爱》,都是类似的表达方式。

也是因此,当抑郁症患者听《好想爱》,听到的是共鸣,或者是自己并未感知到的希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