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经济”当道,医美成为大众新消费的重要增量。据
《中国医美行业
2023
年度洞悉报告》显示,受日益增长的求美需求驱动,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在
2023
年超过
2000
亿元,市场增速达
20%
,而之后的四年将保持
15%
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
然而随着非手术类的注射轻医美产品的兴起,肉毒素中毒患者也越来越多。
据央视新闻报道,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院往年收治肉毒素中毒患者
也就二三十例,而今年截止
4
月份已经收治了
139
例子,肉毒素中毒患者激增近
10
倍。这些患者
年龄最小的不到
20
岁,最大的超过
60
岁
。
据红星新闻报道,美容店老板王女士和陈女士
分别在
2023
年
3
月试打了“瘦肩针”,结果
没过多久,陈女士就感到身体不适,症状加剧。等王女士等人把陈女士送去医院时,刚到医院门口,王女士也跟着晕倒在地。随后,王女士和陈女士都被送去抢救。
最终,陈女士因为美容药物注射中毒继发重度感染,最终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王女士被诊断为药物中毒,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
事后,医疗机构的销售李某和许某在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情况下非法从事医疗美容活动,造成就诊人死亡的行为构成非法行医,均被判处有期徒刑
6
年并处罚金
3
万元;王女士因帮忙给陈女士注射肉毒素,犯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2
年
6
个月,缓刑
3
年。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
关于
肉毒素
肉毒素,俗称除皱针、瘦脸针,又称肉毒杆菌毒素,确实是由厌氧的肉毒梭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细菌外毒素。它是目前已知在天然毒素和合成毒剂中毒性最强烈的生物毒素之一。肉毒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导致肌肉松弛麻痹,从而达到减少肌肉活动、消除皱纹或瘦脸等美容效果。
肉毒素主要分为
A
型肉毒素、
B
型肉毒素、
C
型肉毒素等。每种类型的肉毒素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A
型肉毒素:具有阻断神经的效果,常用于瘦脸针、瘦腿针等医疗美容领域。
B
型肉毒素:主要用于改善肤质和淡化皱纹,对于面部皱纹的治疗有显著效果。
C
型肉毒素:主要用于制作灭鼠剂等,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
肉毒素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在医疗美容行业用于去除皱纹、瘦脸、改变眉型、提升口角、瘦腿等。肉毒素能阻断神经和肌肉之间的“信息传导”,使过度收缩的肌肉放松舒展,从而达到美容效果。在医学治疗领域,肉毒素最初被用于治疗面部痉挛和其他肌肉运动紊乱症。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神经性疾病和肌肉疾病。
尽管肉毒素在医疗美容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使用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过量注射或注射不当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可能导致过敏、面部表情僵硬、肌肉无力、面部不对称、注射部位感染、吞咽困难、视力模糊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