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o, X., Wang, H. B., Xin, Q., & Xu, Y. (2024). Does the mandatory disclosure of suppliers' tax uncertainties affect supply chain relations?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89.
税收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成本,管理者有动机寻找节税机会。然而,激进的避税行为可能会影响各种利益相关者的看法为企业带来额外成本。本研究通过聚焦对企业销售额占比较大的主要客户,探讨了这一问题。特别是,本文研究供应商激进避税行为的公开披露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其对主要客户的销售额。
本文使用《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48号》(FIN 48)对税务报告带来的外生冲击展开研究。该公告于2006年实施,要求美国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中一致且可比地披露不确定税收利益(UTBs)。UTBs代表了避税行为中可能因税务机关审计而被撤销的激进部分,因此FIN 48向公众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揭示了关于税务不确定性和税务激进行为的重要信息。
本文从Compustat Segment文件中收集了2003年至2009年间依赖一个或多个主要客户的美国供应商样本。参考Hasan等人(2014)的方法,本文将披露了正值UTB的供应商定义为处理组或受影响企业,将未披露UTB的供应商定义为对照组或未受影响企业。本文采用DID方法检验税务不确定性披露对主要客户销售额的影响。结果显示,处理组企业在税务不确定性披露后对主要客户的销售额显著下降。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FIN 48负面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对于税务不确定性程度较高或事前经营风险较大的处理组供应商企业,其负面效应更为显著,这支持了风险感知渠道的存在。然而,本文未发现支持税收道德渠道的证据。虽然零售客户、政府客户或可能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客户通常对税收道德问题更为关注,但这些客户并未表现出更易受到FIN 48负面影响的特征。
本文贡献在于
:首先,本文将关于避税行为后果或成本的研究扩展到了供应链关系领域。其次,本文的研究也丰富了关于避税行为后果的文献,特别是其导致销售损失的形式。第三,本文对现有关于FIN 48或强制性税务报告后果的研究作出了贡献。最后,本文将税务不确定性识别为影响产品市场关系的重要因素。
本文利用FIN48这一对税务报告的外生性冲击,探讨税务激进行为对企业主要客户的影响。FIN48于2006年6月发布,旨在应对企业对其不确定税务事项披露的局限性和不一致性。这些不确定税务事项是重要的税务风险来源,因为所申报的税收利益可能在税务审计中被撤销,导致企业预期现金流的潜在短缺。
在FIN 48实施之前,《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09号》(SFAS 109)未对如何记录税务不确定性作出明确规定,一些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5号》(SFAS 5)来记录不确定税务事项。这种模糊的报告要求导致企业在税务或有事项的披露上存在局限性和多样性。为应对税务不确定性报告中的不透明性和多样化实践,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6年发布了FIN 48,要求企业以一致且可比的方式披露在税务审计中可能无法维持的税收利益。因此,不确定税收利益(UTBs)的强制披露以及可比性和一致性的提高,使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客户)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的税务风险或激进行为。
关于风险感知渠道,税务不确定性的披露意味着供应商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从而可能导致潜在的业务中断风险,进而影响客户的业务运营。特别是,税务不确定性的揭示对供应商的现金流状况、投资决策和企业风险具有负面影响,这不利于供应商稳定地满足主要客户的需求。现金流方面:税务不确定性披露表明,如果激进的税务立场被税务机关质疑并否决,供应商可能面临未来的现金流出。同时,披露可能引起税务机关的更严格审查,并可能导致企业未来的税务账单增加。此外,受影响的企业可能倾向于保留更多现金作为应对税务不确定性的缓冲。进一步地,披露还会导致因融资成本增加而带来的更高现金流出。投资方面:现金流恶化和增加的现金储备可能导致可用于投资的内部资金减少,进而扭曲供应商的企业资源分配。例如,已有研究表明,税务不确定性披露会导致更少的投资和较低的投资效率,这表明税务激进的供应商在维持足够的关系特定投资方面面临更多挑战。企业风险:税务激进行为的企业通常面临更高的企业风险,例如税务相关诉讼风险和财务报告风险。总体来看,通过对现金流、投资和企业风险的负面影响,FIN 48的披露可能削弱供应商在供应链关系中履行承诺的能力。
关于税收道德渠道,社会将激进的避税行为视为“贪婪”企业行为的标志,即使这些税务实践是合法的。由于企业税收是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用于支持医疗、教育和基础设施等各种社会项目和公共服务,企业避税会加剧社会不平等,并被公众认为是不道德且不负责任的行为。与此一致,已有研究表明,消费者和员工通常对避税行为持负面看法。主要客户或负责采购的员工可能也持有类似情感,从而质疑税务激进供应商履行合同的意愿。此外,当税务激进的供应商因声誉受损时,这种不利影响可能向下游扩散至其主要客户。因此,供应商的税务激进行为可能削弱维持客户——供应商关系所需的信任,并因税收道德效应导致主要客户通过减少采购或更换供应商与之保持距离。
综合来看,风险感知的增强和税收道德渠道都可能促使主要客户重新评估供应商履行供应链承诺的能力和意愿,从而增加主要客户减少从税务激进供应商采购的可能性。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
FIN 48披露导致主要客户减少从报告税务不确定性的企业处的采购。
本文从Compustat数据库中收集所有美国上市公司数据。在样本中,本文纳入了所有供应商的主要客户。为了评估FIN 48的影响,我们选择了FIN 48实施前后的三个年度作为研究窗口。因此,本文最终样本时间范围是2003-2009年,包括FIN 48实施前的时间段(2003–2005)和实施后的时间段(2007–2009)。本文根据供应商企业在FIN 48实施后的任何一年(2007-2009年)是否披露正值UTBs,将样本分为两组:处理组供应商企业和对照组供应商企业。表1的Panel A展示了本文样本选择过程。
为了检验税务不确定性披露与主要客户销售额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以下DID模型:
因变量CSALES为对特定客户的销售额除以供应商总资产加1取自然对数。AFFECTED为虚拟变量,对于在FIN 48实施后(2007–2009年)披露正值UTBs的企业取值为1,否则为0。FIN48是年份虚拟变量,对于2006年后的企业—年份观测值取值为1,否则为0。
表3报告了基准回归结果。以下是主要发现:列(1)未加入任何固定效应,交互项AFFECTED*FIN48的系数显著为负,表明在FIN 48实施后,处理组企业相较于对照组企业对主要客户的销售额显著下降。列(2)引入年份和行业固定效应结果依然显著。列(3)进一步加入企业固定效应,结果仍然稳健。
为了实证检验风险感知渠道,本文根据供应商的UTB水平或事前业务风险的中位值将样本分为两组,并分别估计方程(1)。如果FIN 48效应通过改变客户的风险感知起作用,那么在UTB水平较高或事前业务风险较高的子样本中,效应更为显著。
表4的Panle A报告了结果。
列(1)和(2):
当根据UTB水平的中位值划分样本时,AFFECTED*FIN48在税务不确定性较高的供应商中显著为负。
本文采用两种指标衡量事前业务风险:
盈利波动性和外部财务约束。
列(3)和(4):
关于事前业务风险,盈利波动性高于中位值的供应商的AFFECTED*FIN48系数显著为负。
列(5)和(6):
基于财务约束分组的结果显示,财务约束高于中位值的供应商的AFFECTED*FIN48系数显著为负。
总体而言,这些结果与风险感知渠道一致,表明FIN 48披露通过改变客户对供应商的风险评估而影响了供应链关系。
为了实证检验税收道德渠道,本文首先将企业分为两个子样本:零售客户和政府客户。如果主要客户属于零售行业,则Retail Customer变量设为1;如果主要客户为政府实体,则Government Customer变量设为1。
表4的Panel B的列(1)—(4)报告了结果:对于零售客户,AFFECTED*FIN48系数不显著,非零售客户的系数显著为负。对于政府客户,AFFECTED*FIN48系数不显著,非政府客户的系数显著为负。结果表明,本文未发现FIN 48披露对具有较高税收道德关注的主要客户(如零售客户或政府客户)的负面影响更大。
关于主要客户的社会责任感,本文采用了两个代理变量:客户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客户员工对雇主的评价。表4的Panel B的列(5)–(8)报告了结果:CSR评分较高企业的系数不显著,CSR评分较低的企业的系数显著为负;员工评分较高的企业的系数不显著,员工评分较低的企业对应的系数显著为负。这些结果表明,本文未能发现支持税收道德渠道的证据,即客户的CSR实践或员工评分并未显著增强税务不确定性披露的负面效应。
5.2.横截面测试
本文进行了若干额外的横截面分析,结果进一步支持了主要研究发现。具体而言,本文发现,当以下情况发生时,税务不确定性披露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1)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共享或税务协同较为有限;(2)供应商披露的UTBs质量较高;(3)客户对税务不确定性的容忍度较低,或客户的转换成本较低。
本研究探讨了激进避税在供应链中的后果。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关强制性税务披露要求(如FIN 48)的参考,因为这些要求可能会改变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互动关系。当然,虽然主要客户为研究供应商税务激进行为如何影响企业客户提供了深入分析的机会,但主要客户在选择供应商和制定采购决策时可能具有更具战略性和长期视角。因此,本文的结果可能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客户。
推文作者信息:
耿勇,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如有纰漏或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