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一书中写道:“古今艺术,今非昔比,其权威性已消失殆尽。新的影像语言取而代之。”当时这一论断遭遇质疑,而在今天看来,这是多么具有前瞻性。观看方式和角度的变化和置换,这更像是一种游戏。
10月27日下午,翁云鹏个展“如果能重新开始”在北京鸿坤美术馆举办,包括绘画、摄影、录像在内的二十余件作品呈现了对艺术家翁云鹏自90年代电视系列开始以来至今的线索的再梳理。
在此次展览中,翁云鹏因地制宜地将展览主题“如果能重新开始”与美术馆空间充分融合,展览动线清晰明确且带有沉浸式意味。创作于2018年的同名作品《如果能重新开始》更是将自己对于拼贴影像的思考发挥到极致。
走进展厅,首先进入眼帘的就是无数遍关于“如果能重新开始”的喃喃自语,自问自答。对此,翁云鹏表示,“我一直喜欢‘如果’这个词,因为它有很多种可能性,这跟我的创作方式很契合,我对于图像的很多编译,这本身就有很多可能。”
翁云鹏始终关注中国当代视觉经验,关注存在于现实本身的悖论。和他作品相关的是一系列的当代命题:在这个图像时代,我们究竟在看些什么,又是怎样在看?
影像作品的创作是翁云鹏取材于看过的很多电影片段,堪称一个庞大的视觉资源库,然后通过拼贴剪辑的手段赋予每个片段全新的意义。用策展人的话说:谁提供了图像,掌握了语言,谁就重组了意义。
除了影像,此次展览还收录了翁云鹏在90年代的早期油画,艺术创作自成体系。他用“反刍讯息”的思想方法为我们打开了一条讯息世界解读的别样通道。经过观看与再观看、写作与再写作,叙述的唯一性遭到质疑。观看方式和角度的变化和置换,像是一种游戏,让图像提供者像掌握了无上权力一般引导观者的观看行为。在当今数字媒体时代,图像观看方式的改变,媒体对传统绘画背后的观看视角和思维的改造和操纵,已然成为新的艺术形式。
翁云鹏,出生于中国江西景德镇市,1989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主修油画专业。199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2000年考入清华大学博士课程班,主修绘画专业。一直以来坚持独立的艺术创作道路。作品涵盖绘画、摄影、影像。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欢迎订阅 2019 《艺术市场》,微店订阅优惠!
| 微信编辑:庞边 |
AM 新媒体矩阵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