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计划今日休息, 不曾想仍是五时起。坐床头
浏览了半小时朋友圈,不胜唏嘘。朋友圈里充满了悲伤的氛围。
不想被悲伤的情绪浸染,索性听起了情歌《A la claire fontaine》。
一路上单曲循环。听着听着,感觉又像是怀殇曲。其中一句是这样的:
Il y a longtemps que je t'aime, jamais je ne t'oublierai...
想起几年前第一次见到诗人西川时的情景。受北京一家
画廊的邀请,作为嘉宾我们一起点评某个艺术展。
记得是在活动正要开始的时候,望着身边已经“垂垂老矣”的西川,我突然有些伤感。
我想起了英年早逝的海子。海子在死后跳出了时间,或者说他让时间静止了,而我们每个活着的人,都不得不像西川一样,接受时间无情的磨蚀与嘲弄。
那一天,我在朋友圈里写下这样一段话:“
死去的人依旧年轻,活着的人已经老了。”
人生何其短暂,一辈子看不完一件事。人们习惯于回望历史,并非热爱回不去的历史,而是因为憎恨走不出的现实。
而我,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虽然日复一日的繁忙,也自觉人生在虚度。
昨日闲翻书,在朋友圈贴了有关雨果的两段话:
一段摘自1836年8月16日阿黛尔写给雨果的信。
“你一来就是为了享受快乐、光荣、胜利和一切光辉灿烂的事情。不要和你的命运失之交臂,朋友,我唯一不会原谅你的事情,是你不幸福。”
另一段摘自雨果写给帕维的信,时间是
1833年7月25日。
“我对自己的前途看得很清楚,因为我抱有信仰,注视着目标前进。也许,我会在路上倒下,但我是向前倒下的。我将度过此生,完成我的作品,有错误,有过失,有意志,有天命,至于是好是坏,留待后人评说。”
上午重读雨果的《九三年》,因为需要查些资料,下午在图书馆里守着个书架闲翻了近二十本书。
不觉窗外已是黄昏,于是在夕阳下的校园里骑了半小时的车。
一路向前,继续另一首情歌,
Vieni, vieni con me, c’è il tempo che passa.
Mon voyou, ma voyelle...
时光不再,每一天都要好好地活着。恍惚之间,又像是回到当年在塞纳河边读书时的情景。想起了索邦院子里的雨果像,想起我那些寂寞而清贫的、一尘不染的时光,想起我在空间上远离了自己的祖国,在时间上找回了自己。
过些天,我的一位亲爱的朋友就要移民走了。我会继续在我出生的这片土地上生活。我和朋友开玩笑说,“走吧,走吧,你们都走吧!把祖国的烂摊子留给我吧!”
读书人一生长叹,读者知道我在自己地理上的祖国是如何无能为力。其实好多年前就已经改弦更张,从地理回到时间,我的时间就是我的祖国。我只能并且必须安排好那些具体到一分一秒的生命。我相信我把时间的种子埋在哪里,我的祖国就在哪里茁壮生长。
那天,我的这位朋友也似有不舍,“这片土地如此混乱,而又如此丰富,如此多姿多彩。”
| 阅 读 更 多 文 章
疏远谁也不要疏远自己,只有他会陪你度过一生 | 熊培云
每天向每天告别。不在蠢事上浪费时间 | 熊培云
《夜空中最亮的星》,无望到底的热泪盈眶 | 熊培云
好在愚昧的软弱的人还在生儿育女 | 熊培云
法兰西没有让我失望,但新的忧虑和十五年前一样 | 熊培云
此心安处,庙不可言 | 熊培云
巨兽N——为什么他们热衷群体作恶?| 熊培云
如果救母者被判无期,当年为何要抗日?| 熊培云
因为无法改变,索性一事无成 | 熊培云
从哪里找回中国人的尊严? | 熊培云
当痛苦不期而至,如何理解《海边的曼彻斯特》| 熊培云
走在分水岭上的世界 | 熊培云
琥珀社会,城堡落成:向上是水泥,向下是沼泽 | 熊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