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分钟健康养生
每天一分钟,健康养生好轻松!中山大学《家庭医生》《健康养生》杂志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IE别的  ·  我跟一对情侣试着谈恋爱,结果失败了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特朗普愿与金正恩见面”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哪吒2》,破130亿!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分钟健康养生

睡觉犯一个错,亲手毁掉你的肾!不花钱的4个养肾法,学会了,肾强力壮好过冬

一分钟健康养生  · 公众号  ·  · 2019-12-08 12:08

正文


长按图片,可保存及分享


岁暮天寒,万物凋零,不觉又是冬季。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兵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逆,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这是《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继“秋三月”之后的句段。它告诉我们要适应冬季的时令,早卧晚起、心神内聚,以养育冬藏之气。


肾属水,正对应冬天的伏藏之气。大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若违逆了冬藏之气,便会伤肾,影响阴精的积蓄、阳气的潜藏,导致外感热病。


所以,冬日养藏,尤重补肾。


指导专家

吴一帆

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副研究员、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肾,先天之本


提起肾,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脊柱两侧的那对“腰子”,似乎一点儿都不陌生。


不过,若要细问肾的医学知识,则能详解的人并不多。


就西医和中医而言,肾,指的并非同一回事,两者有所交叉,但并不重合。


西医之肾,人体“下水道”


西医认为,肾是一个实质性器官。


从形态上来说,它位于人体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形似蚕豆,也似我们常见的“猪腰子”。


从功能上而言, 肾既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其主要功能是排泄代谢产物,以及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


吴主任将西医之肾形象地比喻为人体的“下水道”:“这个‘下水道’可以帮助我们排毒、调节内分泌,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而言,起着相当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医之肾,人体“先天之本”


中医认为,肾乃人体“先天之本”。临床与遗传有关的先天疾病,皆责之于肾。


不过,有别于西医,从形态上而言,中医之肾并非实质性器官,它没有一个具体的解剖结构。


中医的藏象学说,将复杂的人体归纳为以五脏(心肝脾肺肾)为中心的五个生理功能系统,其中,肾系统包括:肾藏志,在志为恐,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和二阴,在液为唾,与冬气相通应。


从功能上而言, 藏精是肾最根本的功能 ,在此基础上, 肾的功能还包括主水和纳气


欺人太“肾”,很受伤


无论西医所说的“下水道”,还是中医所谓的“先天之本”,肾对于人体的重要性,皆不言而喻。


然而,日常生活中,由于认知的不足或自律的缺乏,人们难免存在一些不良行为模式,令到肾很受伤。


西医之肾,伤于五个因素


在生活中,以下五方面因素,常会导致“下水道”的堵塞或损坏,继而影响肾功能的正常发挥。


1
睡得少、睡得晚


临床上很多数据证实,睡得太晚或睡得太少,肾脏会因而受损,尿液出现蛋白的几率也更高。尤其是肾病患者,如果不注重睡眠健康,长期熬夜或缺觉,疾病的进展会越来越快。


遗憾的是,相关资料显示,从2013年到2018年,中国人平均睡眠时间由8.8小时缩短到6.5小时。在睡眠问题上,勤劳的中国人成为了全球大环境下的“弱势”群体。


对此,吴主任呼吁: 睡觉能补肾,一定要早睡早起,养成规律的作息


2
憋尿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经常憋尿,很伤肾!


人体肾脏由肾实质和肾盂构成。憋尿时,肾盂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受其影响,肾实质中的肾小球也会慢慢不堪负荷而遭受破坏。


现代社会的不少坐班族,由于长期聚焦于工作,忘了及时排尿,经常憋尿之下,容易导致肾皮质萎缩,肾功能下降,并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3
运动过多或过少


众所周知,不爱运动的人更容易肥胖,而研究发现,肥胖与肾病之间本就存在一定的关联。并且,肾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排泄人体代谢产物,如果运动不足,则无法有效促进代谢,继而会影响肾功能。


相反,如果运动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则体内代谢过旺,产生的废物太多,会增加肾脏工作量,导致其不堪重负。


所以,最好是针对个人情况, 在专业医生及健身教练的指导下,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 ,并持之以恒。


4
富贵病


所谓“富贵病”,常用来指代当下社会常见的“四高”,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


若想远离“富贵病”,最重要的是“ 管住嘴,迈开腿 ”,提倡健康饮食、加强运动、戒烟限酒,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把好体重关。


5
用药不规范


肝和肾,是人体最重要的两个参与药物代谢的器官,药物和肝肾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与健康人相比,肾功能不全者,药物代谢过程会慢一些,体内的药物残留也会多一些,长期累积,不良反应率会升高,甚或引起中毒。


故此,服用任何药物,都应当 严格遵照医嘱 ,以免肾损害。

小链接:常带“肾脏”去体检

关爱肾脏,需要定期(常规一年一次)带它去体检。最常见的三项检查包括: 尿常规、抽血检查肾功能、肾脏B超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行肾血管造影、肾活检等相关检查及治疗。


中医之肾,伤于阴、伤于阳


1
肾之精气,化生肾阴、肾阳


中医视肾为一个功能强大的系统,而在认识肾的各种功能时,必须把“藏精”作为最根本的功能来理解和把握。


具体而言, 肾中的精气,可分为肾精和肾气 。前者即肾脏之精,来源于先天,充养于后天,是肾脏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后者为肾精所化之气,是肾脏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及其动力来源。


进一步来看,肾精所化之肾气,又分为肾阴、肾阳两部分。


★ 肾阴


肾阴又称为元阴、真阴,具有宁静、滋润、濡养的作用。


肾阴为脏腑阴液之本,“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它能宁静和抑制脏腑的各种功能,滋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


★ 肾阳


肾阳又称为元阳、真阳,具有推动、温煦、振奋的作用。

肾阳为脏腑阳气之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它推动和激发脏腑的各种功能,温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


2
三大恶习,耗伤肾阴


肾阴是人体阴液之根本,倘若亏损、失于滋养,则会虚热内扰,出现腰酸背痛、遗精、月经稀少、头晕耳鸣等阴虚的症状。


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往往耗伤肾阴,对此,吴主任举例如下:


★ 晚睡


这里的“晚”,是指超过夜间11点。


夜间11点至凌晨1点,在中医里被称作“子时”,这是人体阴阳交接的时刻。此时,人体阴气达到顶点,由盛而衰;阳气则由弱转胜,开始生发。 11点之前就寝 ,能保证阴阳之气的顺利地交接与转换,令到机体气血畅达,次日元气满满。


相反,如果超过晚上11点还不睡,则阴气得不到静态的潜藏和修复,处在动态的消耗中,长此以往,肾阴暗耗。


★ 过食辛辣


俗话说“辛甘发散于阳”,辛味的食物吃进去后,具有“散”的作用,表现为发散、行气、行血、健胃等,诸如生姜散邪、芫荽透疹、陈皮行气、薤白通阳等。


对于寒邪束表、气血不畅或邪毒郁结的人群,适当进食辛味,是有益处的。然而,“辛辣伤阴”,如果仅仅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一味重口食辛,则温燥劫阴,肾阴会受到耗伤。


★ 运动过度


中医认为,“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汗作为人体津液的一种,其生成、输布与排泄,都与肾脏的功能密切相关。


倘若运动过量、强度过高,则汗流不止,一来会大量消耗体能与精力,直接折损人体肾气;二来失津过多,阴液暗耗,会导致肾阴亏虚。


3
三种行为,损伤肾阳


肾阳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倘若肾阳亏虚,机体失其温煦,往往会出现腰膝酸冷、性欲减退、夜尿多等阳虚的症状。


对于生活中伤害肾阳的行为,吴主任同样举例如下:


★ 房劳太甚


《素问·上古天真论》早就说过:“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


这警示人们,要懂得“节欲存精”的道理,以防肾阳消耗太多,最终折损肾之精气。通常而言,性生活不应太过频繁,以不影响第二天生活、工作为宜。


★ 过食寒凉


与“辛辣伤阴”相对应,则是“寒凉伤阳”。


对于阳虚体质、痰湿体质、血瘀体质者而言,过食寒凉会耗损或郁遏阳气,加重体内寒湿。而对于不少女性,长期进食寒凉,轻则脾胃虚寒,重则宫寒不孕。


值得注意的是,寒凉之品除了常见的冰棍、冰淇淋、冰冻饮料等,还包括不少凉茶制品。


★ 运动不足


前面说过,运动过量会伤阴,而运动不足则会伤阳。


要知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能畅达人体气血,有助于体内阳气的生发,尤其在空气清新之地晨运完后,整一天都神清气爽、精力旺盛。


相反,如果长期缺乏运动,则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整个人如果一潭死水般,没有半点生机和活力。


寒冬腊月,好补肾!


眼下,又到了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时节,自然界的物类,皆静谧闭藏以度冬时,人体“肾者主蛰,通于冬气”,正适合从衣食起居各方面入手,藏精补肾以养冬。

起居:早睡晚起,保暖防寒


1
早睡晚起,养精蓄锐


冬季属太阴闭藏之气,日常起居的重点在于收藏阳气,养护阴气。


最好每晚9点就能上床休息 ,以使睡眠充足,利于阳气的潜藏与生发;待到天明日出,再缓缓起床,以避开黎明严寒,防止阳气损耗。


现代上班族虽忙,也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眠,白天创造机会午休片刻。睡觉能补肾,不熬夜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2
保暖防寒,按摩养肾


冬季是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原因就在于气温骤降,人们未能及时添加衣物而受寒。


为此,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老人、儿童等易感人群。其中, 腰、腿、胸背等处为保暖重点 ,护腰带、秋裤、保暖背心不可缺少;其他如眼耳口鼻及脖颈,外出宜佩戴口罩、耳罩、围脖等;至于四肢和手脚,出门则要配备厚的皮棉手套、鞋袜等,以御寒。


日常还可充分利用闲暇时光,针对中医与肾相关的小穴位,做一些简易的保健按摩:


★ 按摩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脚底中间凹陷处,是足少阴肾经的起点,乃补肾的重要穴位。


每晚临睡前,可一手握住脚趾,一手来回摩擦该穴,直至足心发热,两脚交替摩擦,摩 热后再入睡。或者用热水泡脚,以刺激涌泉穴,同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 按摩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人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补肾要穴。


晚上入睡前,坐在床上,全身放松,舌抵上颚,两目上视,提肛,用两手摩擦肾俞穴,各120次。对于腰痛、耳鸣、头晕、生殖泌尿疾患等,可起到较好的养生保健效果。


★ 搓揉耳郭


肾开窍于耳,耳的听觉灵敏与否,与肾精、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日常可反手捞耳,从耳垂向耳郭提拉,左右各100下。


常按摩揉搓耳郭,可补养肾气,对于因肾气不足而引起的头晕、头痛、耳鸣等,可起到一定的保健功效。


★ 叩齿


肾主骨生髓,而牙齿为“骨之余”,为骨之延续,亦由肾中精气所充养。


俗话说:“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在早晨、傍晚反复叩击上下牙齿,可起到健齿、固精、强肾的作用。


情志:若伏若匿,神藏于内


正常情况下,当人体肾精充盛时,表现为意志坚定、情绪稳定,对外界事物有较强的分析、识别判断和记忆能力。


而当人肾精不足,则容易变得意志消沉、情感淡漠、精神不振、健忘痴呆。更甚者,常容易对外界反应过度,莫名感到恐惧,出现“恐伤肾”“恐则气下”等病理变化,甚至大小便失禁、遗精、滑精等症。


由于肾与冬气相通应,而 冬季的3个月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时节 ,此时寒风凛冽、万物凋零,阳气潜藏起来为来年开春生机勃发而准备着,人体气血亦随“冬藏”之气而潜藏。


故而此时, 人一定要学会顺应自然,保持静谧内守 ,将自己的神藏于内,保持安定、伏匿与满足的情绪。


运动:室内为主,无泄皮肤


1
冬季锻炼,出汗不宜过度


冬季锻炼的幅度和强度不可以过大, 以微微出汗为宜


锻炼前,需要热身,使气血畅活,关节舒展起来;锻炼时,倘若勉力求强,一味追求时长和量,大汗淋漓不止,则容易损耗阳气、损伤身体;锻炼后,要做整理运动,平稳过度,及时添加衣物,以免受寒。


2
室内运动,最值得推荐


冬季锻炼的目的不在于发越阳气,而在于使气血流通、强固卫气,同时防寒防冻。


为此,可采用室内运动代替户外运动,以避开风寒,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如练拳、做操、打乒乓球等,都可以在室内进行。但要注意,锻炼场所需保持换气通畅。


以下两款运动,对肾脏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不限时间和场地,适合冬日练习。


★ 引导三势,养护肾脏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泄图》记载的“肾脏引导法”是一种传统运动养生法,包含以下三式。

具体操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