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最近大热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几乎每个人都为带着主角光环的子君贺涵唐晶停住了目光,不自觉得被子君从歇斯底里到自立自强的转变吸引,被贺涵的毒舌却一针见血,唐晶工作雷厉风行却不失都市女性的大气温婉所折服拍手称好。
但我却独独在一堆闪着夺目色彩的主角里发现了一个另类的存在---
陈道明老师饰演的寿司店老板。
这家装潢低调的饭店是贺涵等人常来光顾的聚集地,而陈道明饰演的老板角色不争不抢,没有光鲜亮丽的身份,没有价值不菲的装扮,却成为主角们交心的生活导师。
他总是能在恰当的时间对主角们提出的人生疑惑给予分寸得当的建议,对小姑娘的爱慕不动声色的回绝,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告诉你男人越老越有味道是种什么样的概念。
而生活中的陈道明也正是这么一个低调睿智的人。
他曾说过,一个人的涵养,不在心平气和时,而是心浮气燥时;一个人的理性,不在风平浪静时,而是众声喧哗时;一个人的慈悲,不在居高临下时,而是人微言轻时;
情侣间的尊重,不是闲情逸致时,而是观点相左时;夫妻间的恩爱,不在花前月下时,而是大难临头时。
这样的感知绝不是一日两日就能形成,而必是出于身后的日积月累的文化积淀和细微之处对生活的悟解。
从他身上你才深刻的体会到什么叫随随便便演个厨师也能魅力四射,根本看不出今年的陈道明已经62岁了。
沧桑成熟又有点不羁,满屏都是爆棚的雄性荷尔蒙,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强大的磁场和气场,平和安静和肆意轻狂两个完全相反的词却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从男到女、从老到少统统被他征服。
02
而当最近参加了很多同学聚会时,我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那些本科毕业就冲入社会工作的同学相比今年才刚刚毕业的同龄人来说明显要沧桑很多,实际上也不过就才二十四五的年纪,却仿佛已经历经人生几十载的沉浮,眼角眉梢都流露着生活不易的疲态。
我本科时候班上的一个男同学,在饭桌上坦诚相告,因为毕业出来工作三年了,刚毕业的时候拿着微薄的薪水住城中村最差的房子,经常加班到半夜一两点还舍不得吃顿好的犒劳自己。
那一年经常在深更半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自己的出租屋,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对工作焦虑,对生活丧失信心,活的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发际线都默默的向后移了一两厘米。
对于同样一个从本科毕业就离开象牙塔,三年里辗转几个国家,经常今天还在这个国家加班写着方案明天就已经在另一个国家踩着高跟鞋和客户谈笑风生的人。
我非常能够理解男同学的焦虑情绪。经常三更半夜被电话吵醒,冷水洗把脸就打开电脑开始工作,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国家整夜失眠,看着银行卡上少的可怜的余额,一万次的怀疑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
不是不努力,恰恰是越来越努力,越来越上进,反而越来越焦虑,越来越静不下心,越来越浮躁。
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越来越难以满足。怕不能尽快晋升,几年之后同学聚会发现自己混的最差。
怕挣钱的速度赶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自己还没有足够的积蓄给父母一个安稳的晚年他们就已经白发苍苍。
怕能力还没有得到实质的体现就已经到了需要面对中年危机的时刻,成了没房没车没存款的三无人员。怕自己还没有成熟稳重起来就要开始顾虑下一代的成长教育问题。
我们的焦虑浮躁越来越多,直接导致没有时间没有心情更没有激情去感知生活,全身心只有工作,每天怀揣巨大的压力前行,下班后更如同只剩半条命一样,在沙发上葛优躺刷手机直到半夜又重复焦虑激进再焦虑的死循环。
很多时候,焦虑浮躁的情绪并不能解决问题,却能把我们自己一层又一层的禁锢住,终日只得负重前行。
03
我之前的同事,是一个非常懂得安排自己生活的人,即便每天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让大家都越来越丧,但她总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心情,下班后雷打不动的健身,看书,发展爱好。
年初的时候,我们几个女生聚在一起讨论如今越来越焦虑,越来越不安的生活,同事向我们传授了一个减压妙招,那就是阅读。
她说,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容易让自己平静下来,
当你全部心思都融入书中的场景,跟随主角的跌宕起伏的人生感受另一个世界的喜怒哀乐时,你也在丰富自己的阅历,改变自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整个人也会变得越来越从容,越来越平和,越来越能安静下来去体味生活赐予的一切,也许面容沧桑,精神却一直如同初生的太阳,即将光芒万丈。
每天都坚持阅读的她一直向我们力荐
京东共读
计划。在她眼里,京东共读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
私人读书管家
,非常适合我们这些 3 天热度的小懒蛋。
不知道读什么?
抽不出时间去读?
纸质书太厚不方便?
文字太密集看不下去?
京东共读可以帮你
为了解决这些障碍,京东阅读发起了目前国内独有的读书新模式——
普通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