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德慧智
品读道德根文化图书,饮用传统文化源头甘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晋城城区  ·  “重塑哪吒”为啥非得用藕? ·  9 小时前  
晋城城区  ·  “重塑哪吒”为啥非得用藕? ·  9 小时前  
龙视新闻在线  ·  正月为什么不能理发?答案或许在这里…… ·  23 小时前  
龙视新闻在线  ·  正月为什么不能理发?答案或许在这里…… ·  23 小时前  
舜网  ·  探寻济南府学文庙的新春雅韵 ·  昨天  
舜网  ·  探寻济南府学文庙的新春雅韵 ·  昨天  
涵江时讯  ·  全到涵江闹元宵 | ... ·  3 天前  
涵江时讯  ·  全到涵江闹元宵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德慧智

忘却了的‘另一半教育’——西方教育研究唯利性应用的弊病

德慧智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8-18 19:00

正文

干支纪年:丁酉年 戊申月 丁丑日


德育的缺失,必定导致人才的奇缺;德育的缺失,必然造成创造力的丧失。


从《伤仲永》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条真理:每个孩子都具有先天禀赋,只是强弱的不同。强者可能自然透发,这是极为稀少的现象,弱者占大多数。大多数的弱者,更需要德育能量的滋养,从而由弱转强,利于透发。少数强者,也离不开德育能量的扶生,使其稳定地持续发展。婴幼儿德育和智育是婴幼儿禀赋慧识的助产婆。德育能使婴幼儿的禀赋发育完整,先天充足。智育及时而又正确地展开,能使禀赋慧识顺利地诞生和成长。


分析此例,我们可以看到:德慧智教育,是一个完美的整体,是“三生人才”的科学方法。只有将“德慧智”这个“三”的整体把握住,并且及时善加应用,才是最佳的人才培养之法、幼儿教育之法。


分析这个故事后,我们在把握住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再来借鉴一下西方相关的对外因研究的成果,就能够做到不迷不惑,不会被成年人的功利性智识阴我心所左右而盲从。这个盲从,当然主要是跟着国外的科学研究成果片面地去追求智力的提升,而没有注意到西方整个教育的土壤和背景。这是我们近代国内研究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难以成功的根本原因,片面地模仿而不是整体地从中发现别人教育的背景和需求。


西方世界正在全力研究如何开发超常的智识,充分提升人们的后天智识,培养自己的天才。仔细研究他们的成果后,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严重不足,包括研究指导思想上的缺陷。他们的教育理念,被“有之以为利”的功利思想所封闭,没有全面深刻地关注生命的深层现象,对于生命中客观存在的“无之以为用”所知太少。整体上,这个“无”还是他们研究的盲区,对于“无之以为用”的运用,并没有良好的对应之策。


德慧智教育理念,始终把握住以德育主宰、指导超常智识的开发。西方学者中的部分智者,也逐步注意到西方教育研究开发的这一缺失。日本早期教育家井深大曾经说:“我强烈地感到,迄今的教育仅把焦点集中在智力方面,只追求了‘一半的教育’,而忘却了培养精神或树人的‘另一半教育’,如果从早期开始进行智力教育,肯定会培养出英才。但是,对‘幼儿教育’最重要之处,并非培养以知识为中心的智力,而应以培养精神、培养品德开始。要把忘却了的‘另一半的教育’置于首位,而可以把智力教育放在第二位。”


井深大的这些见解,真可谓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西方教育研究唯利性应用的弊病。世界各国的教育家,都在全力以赴地寻找正确的教育之路。但是,由于功利主义的影响,“有之以为利”的诱惑,使人们难以寻找到一条万全之策。


选自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国学道德经典导读》第197页



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简述

赏罚应春秋  昏明顺寒暑——立秋之义

“秋”字和蟋蟀有关系吗?—— “秋”的字源与字义

人类将信念改变为崇信大道就是立——立秋的寻根探源

睡久了会伤肺——肺臟秋旺论

朝立秋 冷飕飕 夜立秋 热到头——立秋民俗

秋不食辛辣——口识养生

秋季 ,以养收为原则——立秋的正善治养生

秋,揫也,万物揫敛成就也!——故谓立秋

立秋之日凉风至  ——立秋物候与天文古籍

帛书《德道经》与通行本《道德经》诵读效果的天壤之别——启动先天肾气!

为什么古人说“修道者多如牛毛,成功者凤毛麟角”——揭秘帛书《德道经》与通行本《道德经》的能量差异

《德道经》是无上瑰宝

大人都读不懂经典 为何要让孩子诵读?

经典诵读是中国古代教育学习的根本方法

“可”字,在古代就是开口诵——老子德道经中的“可”

“国学” 这么热!你选对了吗?——学“国学”要寻根

帛书《德道经》,是当仁不让的首选慧性经典诵读教材

何谓“健康”?

黄帝内经中的作息与人们的健康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就像我们吃中西餐一样

老中医告诉我们该什么时候起床和睡觉——一日之四时与生命健康

原来“经典”是有层级之分的——哪我读的是经典吗?

孔子问道于老子——是对道德文化的实践与求索

古代教师节是哪一天

“教师”的古今称谓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修身明德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如此逼着孩子们辛苦……真是有点悲哀!——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用经典中丰富的精神营养,滋养孩子们久已饥渴的慧识和智识——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引导孩子掌握全面而准确的诵读方法

如何解决诵读与学习冲突?

赚钱别忘了身体要健康——伏羲黄老思想的养生方法

传统文化是国家的命脉

真诚的孝心是做人的根基(吴致知)

“孝”与“老”——析“孝”字,寻孝道文化之根

孝不孝是次要的问题吗?——孝道思想的根本

抛弃德的孝道,是无根之木———如何立体式的践行孝道文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