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挣扎在各路吃瓜一线的八八,自以为对噶粉圈韭菜的心理防线已经提高到百毒不侵的地步,通常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嘛。然鹅事实证明,还是太年轻!
总有层出不穷的商业鬼才们分分钟击溃你的认知。
提前高亮声明,对以下涉及的所有艺人并无任何意见,谁要骂人必被反弹,理性吃瓜粉丝冷静,么么哒。
著名一线杂志Vogue中国旗下的VogueFilm在今天发布了2020年的唯一一本秋冬刊,一共有AB两版双人封面,分别是周迅+王一博,李冰冰+朱一龙。
voguefilm虽然比不上窝瓜本体,但根据以往封面人物来看也算逼格不错。对周迅李冰冰两位大花而言是锦上添花,尤其周迅已经连续四年坐镇,可以说铁打的周迅流水的搭档。
这一封对王一博朱一龙而言意义相对更为重要一些。
voguefilm创刊时自称以国际团队打造一线明星时装电影,封面人选以电影演员颇多。路人or带粉籍的路人也有质疑王一博/朱一龙的作品是否值得搭档影后们上封面。
但不管怎样,上杂志总归是值得庆贺的。两天前放出了封面预告,不得不说,这次算是比较有品位的一次封面。
周迅王一博这张故事感很足。
而且大花不愧是大花,从预告构图来看,王一博/朱一龙颇有几分挂件的感觉
没有说他们不好的意思!
粉丝内部还是很喜悦的,和影后姐姐们合作即肯定嘛,都已摩拳擦掌准备好猛冲销量,一切就像平常一样。
然鹅,这注定是不平常的一次封面。
杂志开售前,官方店铺中明晃晃的写着,默认王一博/朱一龙销量,无需备注。但如需周迅/李冰冰销量,请特别备注。
emmm啊这?
为什么为女演员下单的步骤就要多一点呢?
为什么赠的六张明信片是两张双人+四张男星单人呢?
为什么微店给王一博/朱一龙都做了搜索弹幕,而女明星们没有呢?
为什么不干脆把王一博/朱一龙粉丝赶紧冲销量、韭菜们快快打钱的字样打在公屏上呢?
简单点,想噶韭菜的方式简单点。
合着两位女演员就是工具人呗。周迅&李冰冰:
顺藤摸瓜到窝瓜出品人的微博,他转发了周迅王一博封面预告的微博,表示“期待销量”,连编辑三次才堪堪压抑住了即将迎来销量大爆发的喜悦心情。
而两封同天开售,用脚指头想想都知道势必迎来一场销量battle,虽然大家远日无怨近日无仇(吧),但狭路相逢销量胜,voguefilm第一柜哥争夺战已然打响。
下面为大家发来实时播报,截至22点,单价40元的《voguefilm》,周迅and王一博封面销量24.5W,合计980W,李冰冰and朱一龙封面销量3.8W,合计152W。好多钱啊!
真的忍不住感慨,吃相会不会有点太过分?
这算不算撕下了时尚圈噶韭菜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当然也不好说,说不定之后的底线只会越降越低。毕竟时尚圈一次又一次的骚操作,让大家已经从最初的目瞪口呆到泰然处之。
时尚圈一直被当做高大上的代表,大家也以登上一线杂志为荣,具化到今天,就是可以列入艺人实绩,粉圈battle排面的存在。五大二小金九银十,应该多多少少都听说过。
杂志整体局面还是僧多粥少又需要时刻维持住高冷形象的,但他们应该也不想错过流量爆炸带来的真金白银收入,俗称要恰饭。
归国四子四大流量时期应该算是合理范畴,各家杂志瞄准了当下大红的炙手可热炸子鸡,粉丝也不负众望回赠了一个完美销售额。
虽然尝到甜头可也不方便一味地追捧流量,因此各式粉圈专供时尚实绩应运而生。这里,应有给各家鬼才策划的点赞。
第一个吃螃蟹的是谁呢?必须是号称“婚介所”的时尚芭莎,18年开创的电子刊内容体量实力缩水,但精准戳中追星一族的心,集中围绕流量艺人姑娘们的新晋老公展开。
电子刊就是给个兑换码,用手机看高清硬照,换言之,纯种无公害的韭菜田。
正好撞上了耽改元年,镇魂大红,朱一龙白宇的双人电子刊卖到程序瘫痪。此后的粉圈大热CP几乎无一例外登上了《时尚芭莎》。
以前出实体刊,不说收获时尚知识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好歹还有本沉甸甸的杂志。现在的电子刊就是一堆数据。
而流量粉圈买杂志,一本一本的买似乎是上个世纪的事了,现在动辄就是成千上万按斤买刷数据。实体刊买多了好歹还能卖废品,电子刊就……
而《时尚芭莎》非常贴心准备的优惠政策,一本6元,一百本588元,其实毫无意义。
但算是打响了噶韭菜的第一枪,而且非常成功。电子刊模式横行至今所向披靡,单人的双人的月月不停,粉圈列举实绩时总是榜上有名。
虽然路人理解不了罢了,但又不是花我的钱……
电子刊是韭菜的门类之一,纸质刊的市场也并未被完全抛弃。各一线杂志的姐妹刊纷纷冒出来,增刊别册四舍五入也算时尚杂志啊,背靠大树好乘凉嘛。
那大家犹豫的运费印刷成本怎么解决呢,不怕,可以只买不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