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从目标侧来看,何谓“零售转型”?如何达到“零售转型”?怎么评估“转型”成败?这些和近年来诸多流行概念一样,行业或许正在做,但还真是说不出:第一缺乏客观性,更多地是商业想象、逻辑推演;第二缺乏可验证性,难以证实或证伪;第三缺乏公认性,很多时候沦为自说自话的自嗨,成果无法复制。要之,“零售转型”本身就不是科学的概念、目标抑或工具,在本质上与“心灵鸡汤”相去不远。
而从工具端来看,的确,金融科技是提升效率、缓释风险的“利器”:一般认为,其在渠道建设可以提升线下网点和线上渠道的智能升级并优化渠道协同、获客活客能力,实现渠道布放的智能化、移动化、轻型化、定制化;在产品设计既可提升客户体验和用户黏性,又采取智能化、标准化、参数化、模块化设计,在飞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中实现产品快速投放和业务定制组合;在流程再造上课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治理和应用,辅之以智能决策工具,重塑客户本位、创新开放、智能高效的决策机制、运营机制和风控机制。
不过,效果千般好,无奈成本高。准确应用金融科技不仅是对银行资金-时间成本的考验,也是对运营-执行能力的挑战,另外对其研究-战略方面也有很高的要求,这三者恰是地方中小银行眼下所缺乏、未来即便烧钱也很难储备的资源,更不要说金融科技刚刚兴起,尚未走过一个完整周期,许多理念、方法并未得到全面验证和试错。
如此,地方中小银行是“进亦忧,退亦忧”,那还要不要发展、要不要转型了?当然要发展,只是,这种发展应该是尊重自身历史经验、现实环境和行业规律的渐进变革,不应是人为预设目标、追逐热点的根本转型。落实到执行层面,也应该是“一行一策”,大体方向可以集中在以下方面:
首先,保持战略和业务的连续性,即使从被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被冠以“零售之王”的各家典范的所谓“转型”经验看,更多是历史优势和时间铺垫的水到渠成,着力的重点在战术策略而非顶层设计,这既保证了业务的平稳发展,也减轻了战略压力,还便于外部智力资源的精准支持。
落实到具体业务上,地方中小银行更多还是应立足自己对公优势“守正用奇”,守正上,对公业务是现阶段无可争辩的利润基石,中小银行的各方面比较资源优势也集中于此,不宁唯是,即使是向零售业务的迁移,也需要对公的交叉营销助力;用奇上,在消费互联网之后,产业互联网的行业机会渐行渐近,中小银行与其在劣势领域被动跟随,不如在优势领域主动布局。
说到主动布局自然少不了金融科技的助力,其中的重点在于产品设计和流程改造:一方面,投资理财领域打通内外关联系统,形成线上线下全链条交易闭环;信贷融资领域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定价、计量、风控的全流程智能管理,在个人消费贷和供应链融资等关键领域实现成本与利率的最佳结合;支付结算领域合作引入二维码、近场支付、生物识别等新兴技术,结合具体应用场景有的放矢地匹配安全策略,在保障客户体验基础上形成便捷和安全的双赢,最终构建覆盖线上线下的全产品体系。另一方面,与产品“物”的智能升级相适应,还要围绕流程改造努力实现“人”的智能升级,将新理念、新能力、新知识的应用内嵌到业务和管理流程的方方面面,并在信息系统支持下基于数据分析不断调优。
最后再回到“零售转型”的话题,其实,如果能挖潜自身传统优势,借助金融科技磨砺产品、优化流程,所谓的自身转型事实上已渐入佳境,对于一些时新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尚未验证的前沿科技确有兴趣的,不妨从经营的“心理账户”中匹配一定资源与伙伴合作探索。另外,而对于以“零售转型”为名,行“全国获客”之实,在机构资本扩张被监管叫停后试图另辟蹊径、“曲线救国”的部分银行来说也最好安于“小而美”的现状:这不但有悖外部政策要求,虚耗成本资源,更重要的是即使涉险成功,其对发展逻辑的剧烈改变也是机构上下不可承受之“重”,须知,三十年来虽有少数逆袭传奇,可惜时间窗口已然紧闭。
作者为商业银行网络银行部高级经理,央行观察专栏作家
车宁的其他文章
玩转智能投顾,银行需要先了解这些事
唠唠阿里建行的再牵手
新常态政策框架下的银监风暴 ——背景、体系和趋势分析
蚂蚁“聚”舰再出发 ——基于财富号的PEST分析
走上前台的影舞者:地方金融监管的演进及影响
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体系、要求及对策
对接雄安新区,金融科技可以做什么?
数据安全群言汹汹,金融机构如何满足合规要求?
渡劫后的聚合支付:飞升还是沉沦
金融消费者保护破题之难及Fintech的解决进路
现代货币理论 L 兰德尔 雷著 著
点击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