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
·阿什肯纳齐
,
令人敬仰的伟大古典艺术大师,他用
“指挥棒”将自己的艺术生涯延续,在与交响乐团的合作中,不断扩展个人的曲目库,在“琴键”之外,给予喜爱他的乐迷更多“
阿什肯纳齐
”式的音乐体验。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
生于俄罗斯的阿什肯纳齐,继承了父母的音乐天赋,在华沙肖邦钢琴比赛崭露头角。并在隔年获得了布鲁塞尔伊丽莎白女王钢琴比赛一等奖。这两次获奖开启了他辉煌的音乐生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阿什肯纳齐大师热衷站上“指挥台”,著名钢琴家身份让其迅速在指挥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敏锐的耳朵和优秀的音乐修养令其与世界众多著名交响乐团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本世纪以来,在他掌舵下,悉尼交响乐团、英国爱乐乐团、欧盟青年乐团都有机会访华奉上“历史级”现场,而令北京乐迷过耳不忘的一场演出当属阿什肯纳齐带来的柴科夫斯基《曼弗雷德交响曲》。那是2012年的一场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乐季音乐会,时隔数年,每每想起,都别有一番滋味回味。阿什肯纳齐的“琴声”,刚柔并济,温暖而不失力量。而他的“交响乐”更像一部“魔方”,在立体错综的外形下,总有一种“魔力”让你驻足并痴迷于打开它的途径,这正是阿什肯纳齐的独到“俄罗斯音乐”。阿什肯纳齐永远是俄罗斯音乐的最佳诠释者,从初出茅庐演奏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大获成功,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肖斯塔科维奇都是其引以为傲的音乐资产,近年正值指挥生涯旺年的大师带领英国爱乐乐团探索的“俄罗斯革命之声”系列更是大获成功。
恰巧,中国观众对俄罗斯艺术作品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从《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到托尔斯泰、普希金,以及那位伟大的柴科夫斯基,无论是《小提琴协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乃至芭蕾舞剧《睡美人》《天鹅湖》《胡桃夹子》,都是一代国人的记忆,他的最后三首交响曲堪称俄罗斯民族的音乐瑰宝。
即将到来的9月13日,阿什肯纳齐将再次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带来俄罗斯作曲家作品,哈恰图良和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将带领我们去感受一股欧洲民族主义的音乐之风。关于俄罗斯音乐风格流变与延续,在本场音乐会中观众将一探究竟。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的主题乐思源于俄罗斯民族乐派前辈格林卡歌剧《沙皇一生》中的旋律,用一种大幅度波动并略带忧伤的情绪,表达了他一种顺应天命的人生观,而创作了《马刀舞曲》的哈恰图良与柴科夫斯基一脉相承,代表着俄罗斯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向二十世纪音乐创作风格的转变,哈恰图良《小提琴协奏曲》中,我们能嗅到俄罗斯民族深入骨髓的浪漫诗意气质。 哈恰图良《小提琴协奏曲》也与柴科夫斯基密不可分,正是1940年由小提琴家奥依斯特拉赫在新落成的“柴科夫斯基音乐厅”世界首演。
不可否认,将以81岁高龄重返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阿什肯纳齐大师,已经来到艺术生涯每一次出场都弥足珍贵的阶段。对于大师本人,功成名就后的每一场邀约,每一场曲目设计也是深思熟虑的安排,也都势必会再次呈现“历史级”演出现场供后世膜拜,这样的历史机遇,不可不参与。期待大师在六年前那场磅礴激荡的《曼弗雷德交响曲》后,再度与大剧院管弦乐团合作,续写“阿什肯纳齐”式的“俄罗斯传奇”。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
国家大剧院“醇·萃古典”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会:
阿什肯纳齐与莫雷诺
演绎哈恰图良与柴科夫斯基
演出时间:9月13日 19:30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莱奥诺拉序曲第三号,Op.72b
贝多芬 曲
小提琴协奏曲
哈恰图良 曲
第一乐章:坚定的快板
第二乐章:舒缓的行板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
小提琴:莱蒂西亚·莫雷诺
——中场休息——
E小调第五交响曲,Op.64
柴科夫斯基 曲
第一乐章:行板—有活力的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