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
黄璞,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十二审查调查室
。
文章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转载用作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
不同谈话阶段的笔录制作要点
实践中,
审查调查谈话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即程序性谈话阶段、突破性谈话阶段、巩固性谈话阶段,以及深挖性谈话阶段、补充性谈话阶段
。与此相对应,审查调查谈话笔录的制作,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在内容要点和结构布局上亦有所差异。
一、程序性谈话阶段
首次谈话,主要是告知被谈话人权利义务,并询问其个人、家庭和社会关系等情况。这个阶段的谈话,因其为法律所规定的必不可少的程序,又称之为程序性谈话。与之相对应,
首次谈话笔录的主要内容与谈话内容基本一致
。从审查调查谈话的逻辑规律来看,
首次谈话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作为一个独立的阶段来加以区别和规范
。而首次谈话笔录,从个案笔录体系来说,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其所涉及的内容,一般也只问这一次,在以后的笔录内容中不会再次出现。因此,
这份笔录也必然会进入诉讼程序,因而必须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制作和完善
。
二、突破性谈话阶段
在谈话尚未取得突破前,主要以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主,重点在于端正其态度,破除其心理障碍,促使其配合调查工作。
记录的主要任务也即笔录的主要内容,在于如实反映谈话的过程和被谈话人的态度
。这个阶段的笔录,又称之为过程性笔录,可能是一份,也可能是若干份,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来说,
过程性笔录通常不会进入诉讼证据体系,主要是为调查工作本身服务的,但其对于精准判断情况、制定谈话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必须认真做好,来不得半点马虎。一旦谈话取得突破,则自然转入实质性谈话,也称之为主题谈话。这时,谈话的主要任务是促使被谈话人完全彻底交代有关问题。
记录的主要任务也即笔录的主要内容,在于从总体上客观全面反映被谈话人的供述情况及态度
。这个阶段的笔录,一般采用总述的方式,也就是从整体上进行概括记录,
至少应该有两份,一份为被谈话人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的记录;一份为被谈话人涉嫌违法犯罪问题的记录
。这个阶段的笔录,应当简明扼要,不纠缠细节,但与谈话的任务相一致,必须促使被谈话人完全彻底交代问题,并在笔录上反映出来。
三、巩固性谈话阶段
谈话的
主要任务在于一件一件地把事情抠细抠实
,以巩固第二阶段谈话成果。与之相对应,记录的主要任务也即笔录的主要内容,在于从细节上客观全面反映被谈话人的供述情况及态度。这个阶段的笔录,一般采用分述的方式,至少应有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为被谈话人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的记录,一事一记,可能形成若干份笔录;
第二部分
为被谈话人涉嫌违法犯罪问题的记录,一事一记,也可能形成若干份笔录
。这个阶段的笔录,事实更加详实,内容更加丰富,但必须紧扣主题,体现要素,详略得当,不得无限延伸。
四、深挖性谈话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