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既要保障安全,又要完成订单,还有保证效率、控制成本等要求,运作涉及面很广,而要判断这些运作结果好或是不好,口说无凭,要有指标去衡量。于是物流各式各样的KPI就迎面而来,光看就头晕,还要孜孜不倦地填报,结果到后来就常常把物流的运作指标变成了数字游戏。
其实物流KPI是衡量运作水平非常重要的工具,但如果统计了结果却不去回顾,或者回顾流于形式的话,KPI工具的作用就发挥不出来。怎样才能让KPI回顾起作用呢?
很多人都了解目标的设定要符合SMART原则,即(Specific、Measurable、Achievable、Relevant、Time-limited),但是SMART原则并非只在KPI设定时才用的,它是目标管理需要一直坚持的原则,包括产生差异要解释和改善行动时。
比如,“叉车利用率”这个指标当月没有达到预定目标时,分析原因和列出行动不能写类似“叉车排班不够合理,加强排班科学性”这种即不明确(S)也不可衡量(M),又不知道做了能不能变好(A),还看不出来什么时候改善(T)的文字。
好的解释和行动应该是基于数据分析,写清楚哪几台叉车的有效运转时间低于多少小时,如何调整排班方法能停驶几台叉车,然后在运转的所有叉车利用率测算能够达到多少(符合S、M、A),行动完成时间放一周能不能在下个月底前改善到目标值以上(T),仅仅用排班这个行动提升叉车利用率会不会影响其他KPI如“物流导致停产时间”(R)。
KPI的解释和行动应该要有完整的报告来管理,不能单打独斗,只在出现差异和问题时才做,那样管理不系统化,结果也不会好。
所有KPI的原因分析和措施都进行系统化归档和管理有什么好处呢?一是作为信息共享的平台让所有人都能知道,而不需要临时去找,有时还不一定找得回前几个月的解释;二是提高指标管理的重视程度,相应KPI的负责人对有明确记录的行动会更关注,而在会议上提到或者口头下达的改善任务则更容易不去重视。
把明确、可衡量、有时限的差异解释和行动措施放在系统化的报告中持续去跟进,仍然不代表KPI就一定会向好,还需要定期做的事情是检查行动的有效性。比如某个指标连续两个月都是同样的原因,采取同样的措施,改善效果不明显,那就要重新制定别的措施了;如果同一个指标连续几个月采用各种措施都没转绿(达标),则要再去深挖根本原因是否分析透了,行动是否完全针对根本原因去解决的,或者有无必要启动项目等别的更大力度的改善方法,反正不能让指标一直红下去。
总之,物流运作指标可以不是数字游戏,物流KPI的差异解释和行动方案制定也可以不是走过场。遵守SMART原则、保持报告的连续性、定期检查行动有效性,才能真正使物流KPI用于指导和改善物流运作。
好了,本次就先分享到这里,前面44节内容可查询历史消息进行阅读,其余55节内容,请持续关注非红物流圈公众号。如果希望直观生动、快速全面地掌握整套100分管理方法,建议参加每月一次的非红物流公开课。
更多原创文章|物流招聘机会|公开课培训
尽在非红物流圈公众号
微信号:NotRed_Logistics
小提示:不少朋友在后台留言,邀请我到北京、成都甚至哈尔滨举办公开课,因非红本职工作很忙,目前每月只能在广州或上海开一场培训课,外地出差行程紧也不易增加培训安排,因此决定以连载的形式,将培训课程公开,更好地满足大家的求知欲。
课程:全面物流管理100分
声明:本课程是非红从多年管理工厂物流积累的实战素材中,总结其中较好的实践经验,并在咨询公司任职时通过对比不同公司物流管理的重点,精选出100个通用且优先的问题,形成用于指导公司物流管理人员的实践武器——全面物流管理100分评测工具,并归类形成4个层级、16个模块的知识架构,本节讲解第六个模块——运作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