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大纵横
每日一案例,天天有新知。创始人王璞携千位咨询师随时恭候,与您零距离答疑解惑各种管理问题、疑惑与纠结,速来互动吧。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北大纵横

商场一层的“温柔陷阱”,专坑年轻人

北大纵横  · 公众号  ·  · 2025-02-06 07:58

正文

作者 | 宸希

来源 | 金错刀

3800字 阅读时间6 分钟


养猫的年轻人,不仅要在小红书给老外交“猫税”,还要在现实中还 “猫贷”


所谓猫贷,是指宠物行业一种最新的销售手段。

在各大商场的一层,常能看到领养市集,不少猫狗幼崽都被关在笼子里,供过往的人们挑选。


如果有看上的小猫小狗,消费者甚至不用现场掏钱就能把它们带回家,中庸遵循以下协议: 为期1~3年, 每个月支付固定费用购买宠物用品即可。


年轻人原本以为遇见了心仪爱宠,却发现自己一脚踩进了深坑。


前不久,央视就曝光了 一起猫贷案件。


一位女生在号称“免费领养馆”的地方签署类似协议,领养了一只小猫回家,猫咪本身免费,但每月需要花费389元购买指定的猫粮、猫砂。


但没过一周,带回家的小猫就开始不停犯病,经过检查后,发现小猫罹患猫瘟、猫细小,最终不治身亡。


痛失爱宠的女生还没来得及为小猫哀悼,就发现自己和宠物店协议中的“猫粮费”竟然变成了每个月必须偿还的贷款, 就算猫不在了,贷款还是要还。


去找宠物店理论后,她还是因为“已过承诺期”且“合同已签”,落了个猫财两空。



这位女生不明白,自己一片善心领养猫咪,但最终却成为任人收割的韭菜。


殊不知,“猫贷”的镰刀,早就盯上了爱心泛滥的年轻人们。



“猫死了,但猫贷还得还”

不怪猫贷套路深,只是 “免费” 二字太诱人。


之所以猫贩子想到“猫贷”这么个损招,就是看中了消费者爱心泛滥,又想省钱的心理。


要晋升成铲屎官有不少条路可以走,但可以确认的是,每条路都不便宜。


一只品相不错的品种猫往往价格不菲,比如网红布偶猫价格往往在6000~15000元之间;银渐层也得3000元起售。


高昂的价格,让不少想要品种猫却囊中羞涩的铲屎官望尘莫及,而养猫需要消费的方方面面也让他们十分头疼。


而“猫贷”瞄准的就是这些人。


在猫贷经常出没的商场一层和宠物店中,“免费领养”四个大字十分显眼,再配合下面喵喵叫的昂贵品种猫,很难不让铲屎官心动。


根据猫贷的算法,领养一只猫确实非常划算。


有一位猫贷的受害者,曾经在某宠物店以“零元领养”的方式领养了一只英短银渐层,他所签署的合同是398元/月,共计缴纳36个月。


按照市场价,品相好的英短银渐层售价少说也得大几千上万元,再算上每个月需要支出的猫粮、猫砂、体检和疫苗等,每月400元根本不算贵。


铲屎官也不用费心每个月需要买什么东西,宠物店都会给你包圆了,对新手很友好。


万万没想到,刚把小猫领回家的铲屎官就碰到了第一个坑:“星期猫”。


所谓“星期猫”,就是指过去经常出没在学校门口、步行街上猫贩子,经常会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品种幼猫。


但是一旦小猫买到手,回家之后就会发现这些是天生罹患疾病,或者根本活不了多久的病猫,经常不出一周就会死亡。



免费领养到“星期猫”的概率很大,在开头央视曝光的案件中,领养人就是领到了一只罹患猫传染病的病猫。


既然是病猫,为何商家不提前说明?如果有所说明,消费者为何还会签单?


其实,猫贷商家在让消费者签下贷款合同,带猫回家的过程中, 狠狠利用了新手铲屎官的知识盲区。


而领养人促签下的合同,则是猫贷的第二个大坑。


比如说,在央视曝光的猫贷案件中,宠物店就向消费者承诺了“一周以内若猫出现异常,则合同作废”的条款。



但不少“星期猫”的发病时间往往都在一周以上,这就让原本的避坑条款完全失效。


有时候店家还会玩一招瞒天过海,比如有消费者的猫贷合同中写道:若猫咪罹患“猫瘟、猫传腹”等传染疾病,店家会负责治疗。


但回头却发现,领养小猫患上了没有在合同内规定的疾病“猫疱疹”,这也成了店家拒不治疗的根据。


于是,已经发现自己上套的消费者不得不带着病猫东奔西跑,一面还着猫贷,一面还得花费巨额费用给猫治病。


如果猫不幸死亡,由于合同限制, 领养人 必须继续还款,否则会面临征信上的问题。


也有人选择和店家硬刚到底,但最终会得到一种“一次性买断”的解决方式,也就是一次性把日后的贷款结清,直接结束服务关系。


由于合同限制,不少领养人和猫贷方对簿公堂,但最终没收获好的结果。


一位 领养人 在断供猫贷后,还收到了宠物店家的起诉,最终被判处赔偿店家数千元。


尽管 领养人 有着千种算计,但仍然比不过猫贩子的万道心机。



一把镰刀,专割善良打工人

有道是互联网的尽头是网贷,但如今,养宠物的尽头也成了猫贷。


据悉,猫贷的模式也不止出现在领养猫的范畴中,诸如猫、狗、观赏鸟之外,还有不少小众宠物也都有类似做法的商家出现。


其实,大部分猫贷都很难直接领养到病猫,他们更多是在宠物用品上下文章。


选择猫贷模式领养猫的铲屎官,大多是没有足够时间去调查市场的养猫新手,往往特别容易轻信店家所谓的“优惠政策”反而不自觉地掉入商家的陷阱。


猫贷背后的第一把刀,往往从猫粮开始。


猫粮、猫砂、猫罐头,这些养猫的日常开销,其实里面的门道不少。


有不少铲屎官养了数年猫,还是没能找到一款物美价廉且靠谱的猫粮。


到了猫贷贩子手中,猫粮、猫砂的水分就被狠狠放大。


在一起猫贷案件中,消费者之所以和猫贷方对簿公堂,就是发现猫贷指定购买的猫粮,在电商平台上标价78元,但猫贷方案中却卖到了200多元。


有业内人士曝光过这一产业链,不少宠物食品、宠物用品代理公司会和猫贷商家合作,视销售情况进行返点。


数据统计,一个猫贷订单的净利润能高达50%左右,如果在形成了规模的连锁猫贷机构,利润率甚至能高达60%~70%。


上面那位花钱买到天价猫粮的铲屎官,在和店家对峙无果后,只能接受结束合同,但却必须将猫归还给商家的结果。


先不说消费者失去了和小猫刚刚建立的感情,这只被送回去的无辜小猫,可能也会成为下一个猫贷受害人的鱼饵。


更有业内人士爆出过黑料,在猫贷项目中,宠物店向消费者提供的猫粮档次有三种:


五元成本的,猫吃了会罹患各种慢性病,慢慢走向死亡;


十元成本的,猫吃了虽然不会出现健康问题,但也只是凑合活着;


十五元成本的,猫吃了则会活蹦乱跳,健康成长。


为了后续消费,不少无良宠物店都会在猫贷合作中,给不明事理的新手铲屎官提供最低档次的猫粮。


而当领养的猫一旦不幸去世,他们的贷款也不会停止,无奈之下消费者只能再次进店消费,领养新的猫咪,惨遭“循环折磨”。


讽刺的是,最狠的镰刀,往往包着最温情的外壳。


不少领养人被猫贷困住,其实就是在逛街时无意中走进了一家宠物店。


在看到病恹恹的小猫冲着自己喵喵叫,再加上导购“你一来它就有精神了,说明你俩有缘。”的话术劝导,消费欲望很容易上头。


而后续的免费领养+分期付款+包圆一切的三板斧下来,让每个中套的人都有一种“自己能当好铲屎官”的错觉。


但恶魔总是藏在细节里,一旦签名落下,猫贷这个坑,那就是踩定了。


被善意冲昏头脑之前,先好好保护一下自身的权益。


一本万利的“它经济”,危机四伏

2024年,中国现存的宠物数量首次超过了4岁以下孩童的数量。


数据显示,到了2030年,宠物数量将会是儿童数量的两倍。


“它经济”正在成为目前最火热的经济风口之一 ,数据统计,我国宠物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3311亿元。


而根据《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3年,我国城镇饲养宠物人数已突破7510万大关。


越来越多的“铲屎官”入坑,他们也愿意为了给自己的毛孩子花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